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69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包括鞋底主体、防滑组件和耐磨组件,所述防滑组件设置在所述鞋底的防滑底面上,其中,所述鞋底的凹槽内设有一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箱体、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和承载板,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容纳在所述支撑箱体的空腔内;所述承载板通过下端固定的压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设有减震机构,当使用者将力作用于鞋底本体时,为鞋底本体内部提供良好的减震性,达到缓冲力的效果,并且在鞋底设置的防滑组件和耐磨组件,能够有效提升鞋底的防滑性和耐磨性。能够有效提升鞋底的防滑性和耐磨性。能够有效提升鞋底的防滑性和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减震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球场
,具体涉及一种防滑减震鞋底。

技术介绍

[0002]按现有鞋底组成材料分类,第一种为只有单层的发泡体构成的鞋底;第二种为发泡体和粘贴于发泡体底部数个片状的橡胶片构成的鞋底;第三种为及发泡体和橡胶层构成的上下两层的鞋底。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和易吸收湿气等。但现有的鞋底在使用时,鞋底的减震效果不佳,不便于使用者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滑减震鞋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包括:
[0006]一鞋底主体;
[0007]一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设置在所述鞋底主体的防滑底面上,且所述防滑组件位于所述防滑底面的脚掌处;
[0008]一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设置在所述防滑底面上,且所述耐磨组件位于所述防滑底面的脚心处和脚跟处;
[0009]其中,所述鞋底主体的凹槽内设有一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0010]一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底壁上;
[0011]一对第一减震组件,一对第一减震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底壁上,且一对第一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箱体外端的两侧壁铰接在一起;
[0012]一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的上端开口处,且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容纳在所述支撑箱体的空腔内;
[0013]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通过下端固定的压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的上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
[0015]一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与所述支撑箱体的外侧壁铰接在一起;
[0016]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弧形压板一体连接;
[0017]一对压缩弹簧,一对压缩弹簧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底壁上,且一对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凹槽的内底壁与所述弧形压板之间。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能够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抵压。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
[0020]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的上端开口处;
[0021]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压杆的外周上;
[0022]一对连杆机构,一对连杆机构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端,且一对连杆机构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端。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0024]一第一摇杆,所述第一摇杆与所述安装板的外端铰接;
[0025]一第二摇杆,所述第二摇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摇杆的下端;
[0026]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摇杆与所述第二摇杆的连接处。
[0027]更进一步地,一对第二摇杆之间设置有一拉簧。
[0028]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组件包括若干个曲线防滑凸条和若干个防滑凸钉,若干个曲线防滑凸条和若干个防滑凸钉均设置在所述防滑底面的脚掌处,且若干个曲线防滑凸条均位于若干个防滑凸钉的左端。
[0029]进一步地,所述耐磨组件包括若干个弹性耐磨条和若干个TPU耐磨块,若干个弹性耐磨条均设置在所述防滑底面的脚心处,若干个TPU耐磨块均设置在所述防滑底面的脚跟处。
[003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内部设有减震机构,当使用者将力作用于鞋底本体时,为鞋底本体内部提供良好的减震性,达到缓冲力的效果,并且在鞋底设置的防滑组件和耐磨组件,能够有效提升鞋底的防滑性和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3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34]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5]附图标记列表:鞋底主体1、防滑底面11、凹槽12、鞋底下层13、鞋底中层14、鞋底上层15、曲线防滑凸条2、防滑凸钉3、弹性耐磨条4、TPU耐磨块5、支撑箱体6、减震机构7、弧形压板71、折弯部711、压缩弹簧72、承载板73、压杆731、螺帽732、安装板74、第一摇杆75、第二摇杆751、连杆76、拉簧77、固定块78。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7]参考图1至图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包括一鞋底主体1、一防滑组件和一耐磨组件,所述防滑组件设置在所述鞋底主体1的防滑底面11上,且所述防滑组件位于所述防滑底面11的脚掌处;所述耐磨组件设置在所述防滑底面11上,且所述耐磨组件位于所述防滑底面11的脚心处和脚跟处;其中,所述鞋底主体1的凹槽12内设有一减震机构7,具体地,鞋底主体1包括鞋底下层13、鞋底中层14、鞋底上层15,凹槽12设置在鞋底下层13内。
[0038]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一支撑箱体6、一对第一减震组件、一第二减震组件和一承载板73,所述支撑箱体6固定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上;一对第一减震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上,且一对第一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箱体6外端的两侧壁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6的上端开口处,且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容纳在所述支撑箱体6的空腔内;所述承载板73通过下端固定的压杆731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的上端。
[0039]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一弧形压板71、一折弯部711和一对压缩弹簧72,所述弧形压板71与所述支撑箱体6的外侧壁铰接在一起,所述折弯部711与所述弧形压板71一体连接,一对压缩弹簧72均设置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上,且一对压缩弹簧7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与所述弧形压板71之间。
[0040]优选的,所述折弯部711能够与所述凹槽12的内侧壁相抵压。
[0041]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一安装板74、一对连杆机构和一固定块78,所述安装板74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6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块78安装在所述压杆731的外周上,一对连杆机构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块78的左右两端,且一对连杆机构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板74的左右两端。
[0042]如图3所示,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一摇杆75、一第二摇杆751和一连杆76,所述第一摇杆75与所述安装板74的外端铰接,所述第二摇杆751固定在所述第一摇杆75的下端,所述连杆7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78铰接,所述连杆76的另一端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鞋底主体(1);一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设置在所述鞋底主体(1)的防滑底面(11)上,且所述防滑组件位于所述防滑底面(11)的脚掌处;一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设置在所述防滑底面(11)上,且所述耐磨组件位于所述防滑底面(11)的脚心处和脚跟处;其中,所述鞋底主体(1)的凹槽(12)内设有一减震机构(7),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一支撑箱体(6),所述支撑箱体(6)固定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上;一对第一减震组件,一对第一减震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上,且一对第一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箱体(6)外端的两侧壁铰接在一起;一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6)的上端开口处,且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容纳在所述支撑箱体(6)的空腔内;一承载板(73),所述承载板(73)通过下端固定的压杆(731)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一弧形压板(71),所述弧形压板(71)与所述支撑箱体(6)的外侧壁铰接在一起;一折弯部(711),所述折弯部(711)与所述弧形压板(71)一体连接;一对压缩弹簧(72),一对压缩弹簧(72)均设置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上,且一对压缩弹簧(7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凹槽(12)的内底壁与所述弧形压板(7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711)能够与所述凹槽(12)的内侧壁相抵压。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顺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绅翔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