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66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包括外壳、盖板、惯性轮、嵌入板。外壳构造为圆柱状壳体,且具有沿外壳的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槽,环形槽内填充有硅油;嵌入板与环形槽相连并沿外壳的轴向方向和/或外壳的径向方向延伸;惯性轮位于环形槽内,且能够相对于外壳旋转,惯性轮具有与嵌入板对应的容纳部;盖板连接至外壳,以封闭环形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硅油减振器,通过在其环形槽内连接嵌入板,嵌入板与环形槽相连并沿外壳的轴向方向和/或外壳的径向方向延伸,惯性轮具有与嵌入板对应的容纳部,增大了惯性轮与硅油的摩擦面积,增加振动能量的消耗,增强了减振效果。增强了减振效果。增强了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由于其先天不足,在其工作时,必然会产生扭转振动激励,使得动力轴系发生扭转振动。硅油减振器的应用,可有效衰减共振的峰值,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调节系统的共振频率,改善轴系的扭转振动特性。目前常用的硅油减振器具有结构简单、减振效果较好、工作可靠的特点,但存在阻尼受限、散热性不好、体积较大等缺点。
[0003]因此,需要一种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中本硅油减振器中的散热片与外壳一体成型,可相对减小本硅油减振器的体积和重量,使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000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包括:
[0007]外壳,所述外壳构造为圆柱体,且具有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填充有硅油;
[0008]嵌入板,所述嵌入板与所述环形槽相连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和/或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延伸;
[0009]惯性轮,所述惯性轮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所述惯性轮具有与所述嵌入板对应的容纳部;以及
[0010]盖板,所述盖板连接至所述外壳,以封闭所述环形槽。
[0011]根据本技术的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环形槽内具有嵌入板,嵌入板与环形槽相连并沿外壳的轴向方向和/或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延伸,惯性轮具有与嵌入板对应的容纳部,上述结构增大了惯性轮与硅油的摩擦面积,增加振动能量的消耗,进一步增强减振效果。
[0012]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周面处。外壳的外侧周面处设置散热片,可以增大本硅油减振器散热面积,加强散热效果,避免硅油因高温产生变性而使得减振器失去作用。
[0013]可选地,多个所述散热片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或者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不相等。
[0014]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壳的轴向端面处。外壳的轴向端面处设置散热片,也可以增大本硅油减振器散热面积,加强散热效果。
[0015]可选地,多个所述散热片构造为半径不等的同心圆环。并且/或者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尺寸不相等。
[0016]可选地,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其中,相比常用的散热片,上述设计一方面减少了零件和紧固件数目,方便安装与拆卸;同时也增强了同等厚度下外壳的强度,即同等强度下外壳壁厚可以更薄,可相对减小体积和重量。
[0017]可选地,在所述外壳的纵截面中:
[0018]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壳相接的端部的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外壳的端部的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并且/或者所述散热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
[0019]可选地,进一步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于所述环形槽的内侧槽壁处,以支撑所述惯性轮。其中轴承优选自润滑轴承,其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良好,薄壁结构,质量轻,能够延长产品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小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安装方便,经济可靠。
[0020]可选地,进一步包括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位于所述盖板、所述惯性轮和所述轴承之间。
[0021]可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盖板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连接,并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盖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硅油减振器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外壳2:环形槽
[0026]3:硅油4:盖板
[0027]5:嵌入板6:惯性轮
[0028]7:容纳部8:散热片
[0029]9:轴承10:储油槽
[0030]11:外侧周面12:轴向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2]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
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嵌合式惯性轮6的硅油减振器。参考图1,本技术的硅油减振器包括外壳1、盖板4、惯性轮6和嵌入板5。外壳1构造为圆柱体,且具有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槽2,环形槽2内填充有硅油3。盖板4连接至外壳1,以封闭环形槽2。惯性轮6位于环形槽2内,且能够相对于外壳1旋转。
[0034]根据本技术的硅油减振器,其安装在内燃机曲轴(未示出)的自由端。当内燃机曲轴转动时,外壳1随曲轴一起转动,惯性轮6由硅油3带动与外壳1同速转动。当轴系(内燃机曲轴)中发生扭转振动时,外壳1随曲轴也一起产生扭转振动,但是惯性轮6由于惯量较大,仍作匀速转动,此时外壳1与惯性轮6之间就产生了相对运动,使惯性轮6与硅油3之间发生摩擦,从而消耗振动能量,起到减振作用。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嵌入板5与环形槽2相连并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延伸,惯性轮6具有与嵌入板5对应的容纳部7。这样增大了惯性轮6与硅油3的摩擦面积,增加了振动能量的消耗,进一步增强减振效果。
[0035]虽然图1中仅显示出了嵌入板5与环形槽2相连并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延伸,然而嵌入板5也可以设置为与环形槽2相连并沿外壳1的径向方向延伸,也可以设置为嵌入板5与环形槽2相连并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和外壳1的径向方向上均延伸。
[0036]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本技术的硅油减振器的散热性能,避免硅油3因高温产生变性而使得本硅油减振器失去作用。外壳1的外侧周面11处和外壳1的轴向端面12可以分别设置散热片8。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外壳1的外侧周面11处沿轴向方向可以间隔设置散热片8。外侧周面11处的至少两个散热片8沿外壳1的径向方向的尺寸可以不相等。
[0037]此外,外壳1的轴向端面12处也可以布置散热片8。轴向端面12处的散热片8被构造为半径不等的同心圆环。轴向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构造为圆柱状壳体,且具有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填充有硅油;嵌入板,所述嵌入板与所述环形槽相连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和/或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延伸;惯性轮,所述惯性轮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所述惯性轮具有与所述嵌入板对应的容纳部;以及盖板,所述盖板连接至所述外壳,以封闭所述环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周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或者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不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壳的轴向端面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花褚洪森何永慧谭晓星刘逸斐张力孔曼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