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2-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663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工中间体的合成
,特别是涉及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噻吩乙酸作为一种医药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在头孢类药物的合成,如先锋霉素I、先锋霉素II、头孢西丁、头孢三唑等20余种抗菌素中都含有2

噻吩乙酸的结构。
[0003]目前,关于2

噻吩乙酸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报道:
[0004]方案1,
[0005][0006]此方案在反应过程中使用了氰化钠剧毒化学品,且在氯甲基化反应收率不高,容易发生偶联反应,导致总反应收率不高。在工业上的应用有很多弊端。
[0007]方案2,
[0008][0009]此方案在反应中使用的硫磺等对环境污染严重,且反应收率仅为20.9%,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0010]方案3,
[0011][0012]此方案在反应中使用了醋酸铅,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0013]针对以上合成路线的缺点,目前还没有发现一条合适的合成路线。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收率较高、且适合放大生产的2

噻吩乙酸合成工艺,对于医药化工中间体的合成
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14]基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以噻吩为原料,通过在Lewis酸的催化下与三氯乙酰氯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然后在碱金属四氢硼酸盐(NaBH4或KBH4)和NaOH作用下一锅法合成得到2

噻吩乙酸。具有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收率较高、且适合放大生产的特点。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碱金属四氢硼酸盐和碱溶解到溶剂中进行反应,
得到所述2

噻吩乙酸;反应式为:
[0018][0019]所述碱金属四氢硼酸盐为NaBH4或KBH4。
[0020]反应可能经过的机理:
[0021][0022]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溶剂为叔丁醇和/或四氢呋喃,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9:542

930。
[0023]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

84℃,且最优反应温度为40℃反应5h。反应温度降低会大幅度延长反应时间,收率变化不大;反应温度升高则反应时间缩短,收率略有降低。
[0024]进一步地,当碱金属四氢硼酸盐为NaBH4时,所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与NaBH4和碱的质量比为229:45

57:120

180;
[0025]当碱金属四氢硼酸盐为KBH4时,所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与KBH4和碱的质量比为229:64

81:120

180。
[0026]进一步地,所述碱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0027]进一步地,所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向Lewis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三氯乙酰氯,搅拌后加入噻吩进行反应,根据噻吩亲电取代作用位点,仅得到所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产物;反应式为:
[0029][0030]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

25℃。最优反应温度为0℃。升高反应温度会降低反应收率。
[0031]进一步地,所述噻吩、Lewis酸和三氯乙酰氯的质量比为84:160

200:218

273。
[0032]进一步地,所述Lewis酸为AlCl3。对于其它Lewis酸,比如ZnCl2没有反应

[003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步反应制备得到2

噻吩乙酸,操作简单,且收率较高,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剧毒化学品,对环境无污染,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37]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2

噻吩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39]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40]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41]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42]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碱金属四氢硼酸盐和碱溶解到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2

噻吩乙酸;反应式为:所述碱金属四氢硼酸盐为NaBH4或KBH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

8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碱金属四氢硼酸盐为NaBH4时,所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与NaBH4和碱的质量比为229:45

57:120

180;当碱金属四氢硼酸盐为KBH4时,所述2,2,2

三氯
‑1‑
(2

噻吩)乙酮与KBH4和碱的质量比为229:64

81: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升卫鑫宝刘旭江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