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33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体能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床,所述训练床的底面四角位置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训练床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对床垫的一端进行让位的让位槽;所述训练床的底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板在训练床的底面上滑动;所述滑动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填充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无需完全抽出床垫,也无需挪动患者,便能将病床切换成康复训练装置,操作简单便捷,进而有利于体质较弱的患者进行使用。于体质较弱的患者进行使用。于体质较弱的患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能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关体能康复训练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212163210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重症科用体能康复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弯腿器,所述第一弯腿器包括滑槽柱,所述滑槽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内壁转动连接有大腿板,所述大腿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小腿板。
[0004]现有技术中的重症患者在术后,长期卧床,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一般需要训练装置对患者进行体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辅助运动,进而维持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但是对于部分体质较弱的患者,下床困难,难以移动至训练装置上进行康复训练,现有技术中床式的康复训练装置,虽然既能当病床使用,又能当康复训练装置使用,但每次训练都需要将患者身体下方的床垫抽出,抽出和放回床垫都需要对患者进行移动,操作麻烦,并且反复挪动患者,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床,所述训练床的底面四角位置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训练床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对床垫的一端进行让位的让位槽;所述训练床的底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板在训练床的底面上滑动;所述滑动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填充机构,当滑动板移动至让位槽位置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联动填充机构对让位槽进行填充遮挡;靠近所述让位槽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转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康复训练机构,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辅助训练;所述翻转板和滑动板上共同设置有传动机构,当滑动板向远离让位槽的一侧移动时,所述传动机构用于联动翻转板向靠近让位槽的一侧翻转;当滑动板向靠近让位槽的一侧移动时,所述传动机构用于联动翻转板向远离让位槽的一侧翻转。
[0007]优选的,所述填充机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滑动板的顶面上,所述凹槽内部竖直滑动连接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的顶面边缘处均开设有斜面,所述填充板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一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方槽,所述方槽开设在凹槽的侧壁
上,所述方槽内部插设有方杆,所述方杆的一侧和填充板相接触,并且所述方杆和填充板的接触处均开设斜面,所述方槽远离填充板的一侧开设有插设槽,所述插设槽贯穿滑动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训练床的底面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贯穿插设槽并固定在方杆的外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板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的外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康复训练机构包括两个训练板,每个所述训练板均由小腿支撑板和踏板组成,所述踏板固定在小腿支撑板端部的顶面上,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两端顶面上均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小腿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下方的所述翻转板上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面与滑动条相固定,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面共同固定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两侧分别贯穿插设有往复丝杆和限位杆,所述驱动板和往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板和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和限位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的定位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定位板后与往复丝杆相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顶动机构,当驱动板向靠近滑动板的一侧移动时,所述顶动机构用于向上顶动小腿支撑板对患者的小腿进行支撑,所述顶动机构包括支撑条、齿条、移动槽,所述支撑条固定在驱动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条顶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贯穿支撑条并延伸出去,所述支撑条上固定于限位条,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条插设在限位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翻转板的顶面上,所述螺杆的顶部贯穿移动槽并延伸出去,并且所述螺杆的顶部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和翻转板的底面相接触,所述螺纹套的外壁上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齿条固定在翻转板的底面上,所述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小腿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按摩机构,当小腿支撑板向上翻转后,所述按摩机构用于对患者小腿进行按摩,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安装槽和引导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小腿支撑板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顶动槽,所述顶动槽的顶面边缘处固定有弹性橡胶套,每个所述顶动槽内部滑动插设有顶动块,所有的所述顶动块底面上共同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引导销,所述引导槽开设在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引导销插设在引导槽内部,所述引导销远离踏板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和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片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多个牵引绳,多个所述牵引绳的末端共同缠绕固定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两端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转动柱上。
[0013]优选的,所述滑动板靠近让位槽的一端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内部设置有夹持条,所述夹持条的内部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贯穿夹持槽的侧壁,所述夹持条的侧壁上开设有夹持口,所述夹持口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夹持条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贯穿夹持条并延伸固定在夹持板上,所述夹持条的两端设置有翻转让位机构,当滑动板向远离让位槽一侧移动时,所述翻转让位机构用于联动夹持条翻转让位。
[0014]优选的,所述翻转让位机构包括扭簧、拨动片、推动条,所述扭簧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夹持槽的内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持条的侧壁上,所述拨动片固定在转动轴端部,所述推动条固定在训练床的侧壁上,当滑动板向远离让位槽的一侧移动时,所述推动条和拨动片相接触。
[0015]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病床状态:将床垫铺在训练床上,通过填充机构对让位槽进行填充遮挡,患者躺在训练床上;
[0017]步骤二、切换训练状态: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向远离让位槽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填充机构脱离让位槽,露出让位槽,医护人员将患者腿部下方的床垫塞入让位槽内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床(1)的底面四角位置均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训练床(1)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对床垫(3)的一端进行让位的让位槽(4);所述训练床(1)的底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板(5)在训练床(1)的底面上滑动;所述滑动板(5)的顶面上设置有填充机构,当滑动板(5)移动至让位槽(4)位置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联动填充机构对让位槽(4)进行填充遮挡;靠近所述让位槽(4)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腿(2)之间转动连接有翻转板(6),所述翻转板(6)上设置有康复训练机构,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辅助训练;所述翻转板(6)和滑动板(5)上共同设置有传动机构,当滑动板(5)向远离让位槽(4)的一侧移动时,所述传动机构用于联动翻转板(6)向靠近让位槽(4)的一侧翻转;当滑动板(5)向靠近让位槽(4)的一侧移动时,所述传动机构用于联动翻转板(6)向远离让位槽(4)的一侧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机构包括凹槽(7),所述凹槽(7)开设在滑动板(5)的顶面上,所述凹槽(7)内部竖直滑动连接有填充板(8),所述填充板(8)的顶面边缘处均开设有斜面,所述填充板(8)和凹槽(7)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一弹簧(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10)、方槽(11),所述方槽(11)开设在凹槽(7)的侧壁上,所述方槽(11)内部插设有方杆(12),所述方杆(12)的一侧和填充板(8)相接触,并且所述方杆(12)和填充板(8)的接触处均开设斜面,所述方槽(11)远离填充板(8)的一侧开设有插设槽(13),所述插设槽(13)贯穿滑动板(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的固定端固定在训练床(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的活塞杆贯穿插设槽(13)并固定在方杆(12)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板(5)上,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翻转板(6)的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机构包括两个训练板(15),每个所述训练板(15)均由小腿支撑板(16)和踏板(17)组成,所述踏板(17)固定在小腿支撑板(16)端部的顶面上,所述小腿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条(18),所述滑动条(18)的两端顶面上均固定有连接板(19),两个所述连接板(19)之间共同固定有转动柱(20),所述转动柱(20)与小腿支撑板(16)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16)下方的所述翻转板(6)上开设有两个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顶面与滑动条(18)相固定,两个所述滑块(22)的底面共同固定有驱动板(23),所述驱动板(23)的两侧分别贯穿插设有往复丝杆(24)和限位杆(25),所述驱动板(23)和往复丝杆(24)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板(23)和限位杆(25)滑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24)和限位杆(2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板(26),所述往复丝杆(24)的一端的定位板(26)上固定有第一电机(27),所述第一电机(27)的输出轴贯穿定位板(26)后与往复丝杆(24)相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体能康复用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
支撑板(16)的下方设置有顶动机构,当驱动板(23)向靠近滑动板(5)的一侧移动时,所述顶动机构用于向上顶动小腿支撑板(16)对患者的小腿进行支撑,所述顶动机构包括支撑条(28)、齿条(29)、移动槽(30),所述支撑条(28)固定在驱动板(23)的一侧,所述支撑条(28)顶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套(31),所述螺纹套(3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底部贯穿支撑条(28)并延伸出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群刘涵王若晖王广军王龙丛迪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