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28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系统和输送系统;氧气系统包括空气罐、制氧机和过滤器;空气罐通过进气管与制氧机相连;空气罐内填充有压缩空气,制氧机内设置有吸附剂;进气管内设置有过滤器;输送系统包括双向射流风机、输送风管和通风管道;双向射流风机的一端通过输送风管与制氧机的出气口相连,双向射流风机的另一端与通风管道相连,通风管道沿隧道的路径延伸设置,且通风管道背离双向射流风机的一端延伸至隧道的掌子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通风管道为轴线,利用风带风压将混合着氧气的新鲜空气压入掌子面施工处,提高隧道洞内氧含量,进一步地减少由高原缺氧造成的人员不良反应。少由高原缺氧造成的人员不良反应。少由高原缺氧造成的人员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原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原隧道施工是指人工在高原隧道内从事生产活动。目前,隧道内通风供氧多是由风机压入自然空气送至掌子面,该方法应用在海拔相对低的平原地区,但是,在海拔达到23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氧气稀缺,该方法氧气浓度无法达到掌子面施工处,施工作业面更为缺氧,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呼吸困难、头痛、大脑缺氧及出现肺水肿现象,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包括:
[0004]氧气系统,包括空气罐、制氧机和过滤器;所述空气罐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制氧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罐内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制氧机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过滤器;
[0005]输送系统,包括双向射流风机、输送风管和通风管道;所述双向射流风机的一端通过输送风管与制氧机的出气口相连,双向射流风机的另一端与通风管道相连,通风管道沿隧道的路径延伸设置,且通风管道背离双向射流风机的一端延伸至隧道的掌子面。
[0006]作为优化,所述过滤器包括固接于进气管内壁且靠近进气管两侧开口处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安装有滤网。
[0007]作为优化,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滤网清洗装置,所述滤网清洗装置包括清洁支臂、洗涤水管、洗涤液管道、刮片和连接器;
[0008]所述刮片固定在清洁支臂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器固定安装在清洁支臂的中间位置;
[0009]所述洗涤液管道包括:第一洗涤液管道和第二洗涤液管道;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和第二洗涤液管道均安装于清洁支臂的前表面;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和第二洗涤液管道均中空设置,且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和第二洗涤液管道的一端为开口,用以接通洗涤水管;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有开口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洗涤液管道有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化,所述连接器上设有入水接口,内部设有接通管道;洗涤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入水接口连接至连接器,另一端连接穿出进气管外并与喷洗机构。
[0011]作为优化,所述清洁支臂与一安装在固定框上的摆动气缸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通过运转空气罐和制氧机,将压缩过滤后的高浓度氧气通过输送风管运输至双向射流风机,由双向射流风机通过通风管道将氧气输送至隧道掌子面;这样,以通风管道为轴线,利用风带风压将混合着氧气的新鲜空气压入掌子面施工处,提高隧道洞内氧含量,进一步地减少由高原缺氧造成的人员不良反应。
[0014]2、该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通过设置有过滤器对输送至制氧机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通过摆动气缸可驱动清洁支臂来清洁滤网,并通过洗涤水管和洗涤液管道可对滤网进行清洗,便于对滤网上截流杂质清理和排出,有效防止滤网堵塞,保证进气畅通。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氧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滤网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在隧道掌子面的通风效果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
空气罐;2

制氧机;
[0022]3‑
过滤器,31

固定框,32

滤网,33

滤网清洗装置,332

刮片,333

洗涤水管,334

洗涤液管道,3341

第一洗涤液管道,3342

第二洗涤液管道,335

连接器,34

摆动气缸;
[0023]4‑
双向射流风机;5

输送风管;6

通风管道;7

进气管,8

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包括:
[0026]氧气系统,包括空气罐1、制氧机2和过滤器3;所述空气罐1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7与制氧机2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罐1内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制氧机2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进气管7内设置有过滤器3。
[0027]在本申请中,制氧机2可以采用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的原理从空气中吸附氮气,从而分离出氧气。制氧机2的具体结构设置属于公知常识,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0028]输送系统,包括双向射流风机4、输送风管5和通风管道6;所述双向射流风机4的一端通过输送风管5与制氧机2的出气口相连,双向射流风机4的另一端与通风管道6相连,通风管道6沿隧道8的路径延伸设置,且通风管道6背离双向射流风机4的一端延伸至隧道8的掌子面。
[0029]实施时,双向射流风机的额定功率可以配置为35KW。
[0030]实施时,输送风管5和通风管道6可以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管,风管的百米漏风率不大于2%。其中,通风管道6的出风口到掌子面的距离小于20m。
[0031]具体地,所述过滤器3包括固接于进气管7内壁且靠近进气管7两侧开口处的固定框31,所述固定框31上安装有滤网32。
[0032]具体地,所述固定框31上设置有滤网清洗装置33,所述滤网清洗装置33包括清洁支臂331、刮片332、洗涤水管333、洗涤液管道334和连接器335。
[0033]所述刮片332固定在清洁支臂331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器335固定安装在清洁支臂331的中间位置。
[0034]所述洗涤液管道334包括:第一洗涤液管道3341和第二洗涤液管道3342;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3341和第二洗涤液管道3342均安装于清洁支臂331的前表面;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3341和第二洗涤液管道3342均中空设置,且开设有多个喷水孔3343;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3341和第二洗涤液管道3342的一端为开口,用以接通洗涤水管333;所述第一洗涤液管道3341有开口的一端通过连接器335与所述第二洗涤液管道3342有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
[0035]这样,本申请将洗涤液的喷水孔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系统,包括空气罐、制氧机和过滤器;所述空气罐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制氧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罐内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制氧机内设置有吸附剂;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过滤器;输送系统,包括双向射流风机、输送风管和通风管道;所述双向射流风机的一端通过输送风管与制氧机的出气口相连,双向射流风机的另一端与通风管道相连,通风管道沿隧道的路径延伸设置,且通风管道背离双向射流风机的一端延伸至隧道的掌子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固接于进气管内壁且靠近进气管两侧开口处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安装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原隧道施工的通风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滤网清洗装置,所述滤网清洗装置包括清洁支臂、洗涤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飞曹广飞潘继超张宝登杨世可程发财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