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及其应用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28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及其应用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只能对轴承脂润滑,造成电机转速较低、轴承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车辆包括车体以及装配在车体上的车辆组件、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及装配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两端的端盖上均设有油润滑槽以及与油润滑槽连通的供油通道,端盖上的轴承处于轴承所在端盖上的油润滑槽内;所述端盖和电机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与电机内腔连通,所述回油口设置在电机内腔的底部;所述润滑油经所述油润滑槽溢出后经电机内腔进入回油通道的回油口中,经回油通道流通至电机内腔外。通道流通至电机内腔外。通道流通至电机内腔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机及其应用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及其应用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动力领域的快速发展,车辆上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针对新能源车辆设计的驱动电机,其最高转速通常能够达到每分钟12000转,驱动电机在使用时可匹配变速箱或减速器。驱动电机通常包括电机壳体和密封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电机壳体中设有转轴,围绕转轴设有定子和转子,转轴通过两端的端盖中设置的轴承转动装配在电机壳体中。
[0003]现有的高速驱动电机在运行时通常采用润滑脂来对电机的转轴及其两端的轴承进行脂润滑。但脂润滑的驱动电机在运行和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在于,随着电机长时间的运行,轴承的温度会逐渐升高使润滑脂很容易溢出,且脂润滑轴承的最高允许转速相对较低,在润滑脂溢出后无法补充润滑脂,进而影响转轴和轴承的运行情况,使电机不能满足新能源车用高速驱动电机的使用要求,也无法满足高速电机的轴承设计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只能对轴承脂润滑,造成电机转速较低、轴承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满足新能源车辆的驱动电机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机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及装配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和端盖连接后在电机壳体中形成电机内腔;所述电机内腔中设有转轴,围绕转轴在电机内腔中设有定子和转子,转轴通过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置的轴承转动装配在电机内腔中,两端的端盖上均设有油润滑槽以及与油润滑槽连通的供油通道,所述油润滑槽用于储存润滑油,两端盖上的轴承处于轴承所在端盖上的油润滑槽内;所述端盖和电机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与电机内腔连通,所述回油口设置在电机内腔的底部;所述润滑油经所述油润滑槽溢出后经电机内腔进入回油通道的回油口中,经回油通道流通至电机内腔外。
[0007]有益效果:在电机的端盖上开设供油管道以及和供油管道相连的油润滑槽,将润滑油经供油管道泵入电机端盖中,以对端盖中设置的轴承进行油润滑,油润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轴承和润滑油充分接触,避免出现润滑不充分的情况。而润滑后的润滑油向下回落至电机内腔中,经回油管道的回油口落入电机内腔外的回油通道中,最终经回油通道的出油口流通至电机外。通过整个油润滑油路的设置,使电机轴承能够得到充分的油润滑,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润滑油为流动闭环,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带走电机转轴和轴承上的热量,间接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使电机能够进行高速转动,提升了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0008]优选地,所述回油通道包括设于电机壳体底部的缓存腔,所述缓存腔用于容纳经回油通道的回油口流出电机内腔的润滑油。缓存腔的设置供电机内腔中的润滑油经回油口回落,利于润滑工作完成后润滑油的收集。
[0009]优选地,所述缓存腔内设有除杂装置。除杂装置能够将流经转轴、轴承及电机内腔中的润滑油中的杂质去除,利于润滑油的流通。
[0010]优选地,所述除杂装置为电磁铁。电磁铁的吸附效果好,能够去除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
[0011]优选地,所述端盖上设有回油通道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在端盖的底部;所述出油口中设有过滤网,用于对电机内腔中排出的润滑油进行过滤。过滤网不仅能进一步地对润滑工作完成后的润滑油进行过滤而且能够防止倒灌回流的润滑液中的杂质进入电机内腔。
[0012]优选地,所述定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油润滑槽的下方,以使油润滑槽中溢出下落的润滑油落在定子上后流向回油通道。润滑液流经定子,也能同时对定子进行有效地降温。
[0013]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体下端设有缓存腔封板,所述缓存腔封板和电机壳体的底部连接密封形成了所述缓存腔;所述缓存腔封板上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设置能够对回落至缓存腔中的润滑油快速散热,以使润滑油温度快速降低后继续使用。
[0014]优选地,所述缓存腔封板通过螺栓可拆地设置在电机壳体下方。螺栓为常用连接部件,使缓存腔封板的连接和拆卸都很方便,利于对回油通道中的各部件进行维修或检查。
[0015]优选地,定义电机转轴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电机壳体上两端的所述端盖为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中设置的轴承为前端盖轴承,所述后端盖中设置的轴承为后端盖轴承;所述前端盖上设有前挡板,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后挡板;前挡板位于前端盖轴承的后方,前挡板和前端盖间围成了位于前端盖上的油润滑槽;后挡板位于后端盖轴承的前方,后挡板和后端盖间围成了位于后端盖上的油润滑槽;所述前挡板与前端盖轴承的外圈顶紧,将前端盖轴承在前端盖上固定。前后挡板的设置使润滑油能够在轴承两端积存较多的润滑油,进一步增加润滑效果。而前挡板将前端盖轴承的外圈固定,使轴承的连接紧固,配合紧密,保证转轴的平稳运行。
[001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0017]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及装配在电机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和端盖连接后在电机壳体中形成电机内腔;所述电机内腔中设有转轴,围绕转轴在电机内腔中设有定子和转子,转轴通过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置的轴承转动装配在电机内腔中,两端的端盖上均设有油润滑槽以及与油润滑槽连通的供油通道,所述油润滑槽用于储存润滑油,两端盖上的轴承处于轴承所在端盖上的油润滑槽内;所述端盖和电机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与电机内腔连通,所述回油口设置在电机内腔的底部;所述润滑油经所述油润滑槽溢出后经电机内腔进入回油通道的回油口中,经回油通道流通至电机内腔外。
[0018]有益效果:通过将具有油润滑结构的驱动电机设置在车体中,使驱动电机转速提升,性能提高,车辆的性能也同时提高。在电机的端盖上开设供油管道以及和供油管道相连的油润滑槽,将润滑油经供油管道泵入电机端盖中,以对端盖中设置的轴承进行油润滑,油润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轴承和润滑油充分接触,避免出现润滑不充分的情况。而润滑后的润
滑油向下回落至电机内腔中,经回油管道的回油口落入电机内腔外的回油通道中,最终经回油通道的出油口流通至电机外。通过整个油润滑油路的设置,使电机轴承能够得到充分的油润滑,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润滑油为流动闭环,润滑油在流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带走电机转轴和轴承上的热量,间接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使电机能够进行高速转动,提升了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0019]优选地,所述回油通道包括设于电机壳体底部的缓存腔,所述缓存腔用于容纳经回油通道的回油口流出电机内腔的润滑油。缓存腔的设置供电机内腔中的润滑油经回油口回落,利于润滑工作完成后润滑油的收集。
[0020]优选地,所述缓存腔内设有除杂装置。除杂装置能够将流经转轴、轴承及电机内腔中的润滑油中的杂质去除,利于润滑油的流通。
[0021]优选地,所述除杂装置为电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3)及装配在电机壳体(3)两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3)和端盖连接后在电机壳体(3)中形成电机内腔(16);所述电机内腔(16)中设有转轴(4),围绕转轴(4)在电机内腔(16)中设有定子(11)和转子(12),转轴(4)通过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置的轴承转动装配在电机内腔(16)中,其特征在于:两端的端盖上均设有油润滑槽(9)以及与油润滑槽(9)连通的供油通道,所述油润滑槽(9)用于储存润滑油,两端盖上的轴承处于轴承所在端盖上的油润滑槽(9)内;所述端盖和电机壳体(3)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回油口(26)与电机内腔(16)连通,所述回油口(26)设置在电机内腔(16)的底部;所述润滑油经所述油润滑槽溢出后经电机内腔(16)进入回油通道的回油口(26)中,经回油通道流通至电机内腔(16)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包括设于电机壳体(3)底部的缓存腔(15),所述缓存腔(15)用于容纳经回油通道的回油口(26)流出电机内腔(16)的润滑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腔(15)内设有除杂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为电磁铁(31)。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回油通道的出油口(30),所述出油口(30)设置在端盖的底部;所述出油口(30)中设有过滤网(24),用于对电机内腔(16)中排出的润滑油进行过滤。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亮郑涛康娟裴东旭纪秉男
申请(专利权)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