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625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属于生物滤池技术领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过滤件,过滤件的下方设置有进气管道和输水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将加湿后的气体排送到池体内,有效对气体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上升速度变慢,增加气体与过滤件接触时间,提高吸附过滤效果,可通过输送管进行收集,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便于对废水进行收集,通过间接性驱动保证加湿时间,提高加湿效果,内杆体带动刮杆对喷头喷板内壁进行刮壁清理,有效防止杂质堵塞喷头,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恶臭物质降解,有效对气体进行过滤,提高气体处理效率。体处理效率。体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生物滤池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臭气通过臭气收集系统中排出,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导入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先进行增湿预处理,经过温度调节、除尘及增湿后,进入生物滤池,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填料层接触,被微生物捕获降解。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5379796U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生物滤池,包括过滤池、填料和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微生物液体循环池和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一端伸入微生物液体循环池内的进液管和一端伸入过滤池内的喷淋管以及连接进液管与喷淋管的泵,喷淋管包括输液主管和与输液主管连接并伸入过滤池内的第一喷淋支管和第二喷淋支管,填料设于过滤池内,填料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填料和第二层填料,过滤池的下部设有废气进口;第一喷淋支管位于第一层填料与第二层填料之间,第二喷淋支管设于第二层填料的上方。
[0004]但是在臭气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陷:
[0005]1、在废气处理前无法在输送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加湿,导致加湿效率差,,影响废气处理的问题;
[0006]2、无法在控制输气的同时对喷淋件进行清理,导致喷孔堵塞,影响加湿效果,增加处理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将加湿后的气体排送到池体内,有效对气体进行加湿,提高气体密度,加湿后的气体上升速度变慢,增加气体与过滤件接触时间,提高吸附过滤效果,可通过输送管进行收集,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便于对废水进行收集,使分隔扇叶之间的气体与喷头喷出的水气更好的融合,通过间接性驱动保证加湿时间,提高加湿效果,内杆体带动刮杆对喷头喷板内壁进行刮壁清理,有效防止杂质堵塞喷头,避免影响加湿效果,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恶臭物质降解,有效对气体进行过滤,提高气体处理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过滤件,过滤件的下方设置有进气管道和输水管道,进气管道与输水管道之间设置有气体预处理装置;
[0010]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包括管体、上接孔、下接孔、排气孔和导气组件,管体的上方开设有上接孔,管体的下方开设有下接孔,管体的侧端开设有排气孔,管体的中心设置有导气组件,输水管道的内部设置有防堵塞组件,输水管道的下方安装有多个输水分管,每个输水分管的下方均安装有喷头。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孔、下接孔和排气孔均设置多个,且排列开设在管体上,管体的内壁上包覆有一封密封膜。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方连接有多个排气分管,排气分管的排气端安装在管体的下接孔内,喷头固定在管体的上接孔内,管体的侧端开设有条形孔槽,条形孔槽外侧的管体上设置有积水箱,积水箱一端连接有输送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内轴杆、分隔扇叶、驱动杆、主齿轮和联动齿轮,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池体的侧端,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连接,驱动杆上套接有主齿轮,内轴杆设置在管体的中心处,内轴杆上环形安装有多组分隔扇叶,分隔扇叶与的外侧与管体内壁贴合连接,内轴杆一端穿透管体和池体与联动齿轮套接,主齿轮和联动齿轮啮合,分隔扇叶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与管体的内壁贴合,内轴杆的上方与防堵塞组件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管体设置有四根,且每根管体内的内轴杆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四根内轴杆上的皮带轮上安装有联动皮带。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竖向支杆、横向杆、内杆体、刮杆、横向锥形齿轮和竖向锥形齿轮,竖向支杆通过支板固定在池体的侧端,竖向支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内轴杆一端设置有横向锥形齿轮,内轴杆上的横向锥形齿轮与竖向支杆下方的竖向锥形齿轮啮合,横向杆上套接有多组横向锥形齿轮,内杆体设置在输水分管内,内杆体的上方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内杆体上的竖向锥形齿轮与横向杆上的横向锥形齿轮啮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内杆体和刮杆设置多组,且刮杆固定在内杆体底端,刮杆底端与喷头上喷孔内壁贴合。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生物过滤网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外边缘固定在池体内壁上,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生物过滤网板,生物过滤网板上安装有生物填料,且生物填料上种植有微生物菌株。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待处理的废气通过进气管道进行输送,由排气分管输送到管体内,气体通过下接孔进入到管体内两组分隔扇叶之间,驱动电机带动内轴杆和分隔扇叶转动,分隔扇叶转动时,带动间隔内的气体上移移动到下接孔的下方;
[0020]步骤二:下接孔内的喷头将输水管道内的水喷洒到管体内,对管体内两组分隔扇叶之间的气体进行加湿,分隔扇叶持续转动,将加湿后的气体移动到排气孔处,将加湿后的气体排送到池体内;
[0021]步骤三:在驱动电机带动内轴杆转动的同时,内轴杆一端通过锥形齿轮带动竖向支杆转动,竖向支杆上端通过锥形齿轮带动横向杆转动,横向杆上通过多个锥形齿轮分别带动多个内杆体转动,内杆体带动刮杆对喷头喷板内壁进行刮壁清理;
[0022]步骤四:气体进入到池体内向上移动,在经过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时,生物过滤网板上生物填料种植的微生物菌株对气体内有害杂质进行生物吸附,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恶臭物质降解。
[0023]进一步地,针对步骤二中,驱动电机通过主齿轮带动联动齿轮转动,主齿轮的齿槽
上开设有环形的空槽,主齿轮转动时,当两组分隔扇叶转到下接孔下方时,联动齿轮与主齿轮的齿槽上之间的空槽对接,使分隔扇叶之间的气体与喷头喷出的水气更好的融合。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及其实施方法,内轴杆上环形安装有多组分隔扇叶,分隔扇叶与的外侧与管体内壁贴合连接,分隔扇叶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与管体的内壁贴合,管体设置有四根,且每根管体内的内轴杆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四根内轴杆上的皮带轮上安装有联动皮带,待处理的废气通过进气管道进行输送,由排气分管输送到管体内,气体通过下接孔进入到管体内两组分隔扇叶之间,驱动电机带动内轴杆和分隔扇叶转动,分隔扇叶转动时,带动间隔内的气体上移移动到下接孔的下方,下接孔内的喷头将输水管道内的水喷洒到管体内,对管体内两组分隔扇叶之间的气体进行加湿,分隔扇叶持续转动,将加湿后的气体移动到排气孔处,将加湿后的气体排送到池体内,有效对气体进行加湿,提高气体密度,加湿后的气体上升速度变慢,增加气体与过滤件接触时间,提高吸附过滤效果。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内部设置过滤件(2),过滤件(2)的下方设置有进气管道(3)和输水管道(4),进气管道(3)与输水管道(4)之间设置有气体预处理装置(5);所述气体预处理装置(5)包括管体(51)、上接孔(52)、下接孔(53)、排气孔(54)和导气组件(55),管体(51)的上方开设有上接孔(52),管体(51)的下方开设有下接孔(53),管体(51)的侧端开设有排气孔(54),管体(51)的中心设置有导气组件(55),输水管道(4)的内部设置有防堵塞组件(41),输水管道(4)的下方安装有多个输水分管(42),每个输水分管(42)的下方均安装有喷头(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孔(52)、下接孔(53)和排气孔(54)均设置多个,且排列开设在管体(51)上,管体(51)的内壁上包覆有一封密封膜(5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的上方连接有多个排气分管(31),排气分管(31)的排气端安装在管体(51)的下接孔(53)内,喷头(421)固定在管体(51)的上接孔(52)内,管体(51)的侧端开设有条形孔槽(512),条形孔槽(512)外侧的管体(51)上设置有积水箱(513),积水箱(513)一端连接有输送管(5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55)包括驱动电机(551)、内轴杆(552)、分隔扇叶(553)、驱动杆(554)、主齿轮(556)和联动齿轮(557),驱动电机(551)通过支架固定在池体(1)的侧端,驱动电机(551)的输出端与驱动杆(554)连接,驱动杆(554)上套接有主齿轮(556),内轴杆(552)设置在管体(51)的中心处,内轴杆(552)上环形安装有多组分隔扇叶(553),分隔扇叶(553)与的外侧与管体(51)内壁贴合连接,内轴杆(552)一端穿透管体(51)和池体(1)与联动齿轮(557)套接,主齿轮(556)和联动齿轮(557)啮合,分隔扇叶(553)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密封垫(5531),密封垫(5531)与管体(51)的内壁贴合,内轴杆(552)的上方与防堵塞组件(4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1)设置有四根,且每根管体(51)内的内轴杆(552)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四根内轴杆(552)上的皮带轮上安装有联动皮带(55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增湿机构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组件(41)包括竖向支杆(411)、横向杆(412)、内杆体(413)、刮杆(414)、横向锥形齿轮(415)和竖向锥形齿轮(416),竖向支杆(411)通过支板固定在池体(1)的侧端,竖向支杆(41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竖向锥形齿轮(416),内轴杆(552)一端设置有横向锥形齿轮(415),内轴杆(552)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王玮王乐刘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伊迈炭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