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2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细菌检测模块,与所述细菌检测模块连通的溶液储放腔,以及与所述细菌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的阻抗分析仪;所述溶液储放腔包括用于向细菌检测模块供液的第一储液腔室,以及用于回收废液的第二储液腔室;所述第一储液腔室包括与细菌检测模块连通且用于储放细菌溶液的第一供液腔,与细菌检测模块连通且用于储放高导电率溶液的第二供液腔;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放置溶液;S2、流速的匹配调节;S3、微流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微流通道内部液体流速的稳定性,确保对细菌溶液进行精准的检测。确保对细菌溶液进行精准的检测。确保对细菌溶液进行精准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检测
,具体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菌的常规检测方法以培养鉴定为主,具体是采用培养皿对细菌样本进行培养,然后采用电子仪器进行鉴定;此方法周期长,培养条件苛刻,难以做到快速检测,并且安全性低,对环境极易造成污染,不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0003]对于动物细菌的检测,一般是进行病原学的检测,选取动物血液、分泌物等标本后进行细菌培养或者是涂片在显微镜下找细菌,因此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不能够进行快速检测。
[0004]因此现有技术发展出多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检测方法;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在微米级通道内操控微量流体,通过微进样技术对微通道内流体的进行控制,实施细菌检测的技术;其中细菌液经负压吸引通过检测段时,因细菌体积大小、表面性质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脉冲信号,经放大、分选后累加记录,可将脉冲信号转化为细菌数量和种类等相关信息。
[0005]现有技术并不能对微流通道内的流体实施较好的控制,因此现有微流控制技术所提供的微流通道其内部流速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检测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细菌检测的微流控制装置,改善微流通道内部液体流速的稳定性,确保对细菌进行精准的检测。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包括细菌检测模块,与所述细菌检测模块连通的溶液储放腔,以及与所述细菌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的阻抗分析仪;
[0008]所述溶液储放腔包括用于向细菌检测模块供液的第一储液腔室,以及用于回收废液的第二储液腔室;
[0009]所述第一储液腔室包括与细菌检测模块连通且用于储放细菌溶液的第一供液腔,与细菌检测模块连通且用于储放高导电率溶液的第二供液腔;
[0010]所述细菌检测模块包括与第一供液腔、第二供液腔连通的流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流速调节器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连通所述流速调节器与第二储液腔室的多通道检测器;
[0011]所述流速调节器包括第一主板,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上且与第一供液腔、第二供液腔连通的一阶调节器,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上且一端与一阶调节器连通的二阶调节器;
[0012]所述多通道检测器包括第二主板,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板上且与二阶调节器另一端分别对应连通的微流检测通道;
[0013]所述一阶调节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上的保护盒,设置在所述保护盒内且连
通第一供液腔与检测通道的第一负压器,设置在所述保护盒内且连通第二供液腔与微流检测通道的第二负压器;
[0014]所述二阶调节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上且一端与第一负压器、第二负压器同时连通的输送带,活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的夹持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主板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的动力装置;
[0015]所述输送带包括形状为扁平状的柔性输送带本体,两个分别对应铺设在所述柔性输送带本体表面上的耐磨金属片;
[0016]所述柔性输送带本体内设有三条并排设置的管路;中心管路用于输送细菌溶液,中心管路两侧管路用于输送高导电率溶液;
[0017]所述夹持组件对耐磨金属片进行夹持,并能够在耐磨金属片上沿柔性输送带本体延伸方向滑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微流检测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二主板上的安装盒,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中部的检测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且分别位于检测段端部的进液组件、排液组件;
[0019]所述安装盒一端设置有连通进液组件与输送带的进液卡接插口;所述安装盒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排液组件与第二储液腔室的排液卡接插口;
[0020]所述进液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液卡接插口连通、另一端与检测段连通的进液微管,以及用于固定进液微管的管路支撑件;
[0021]所述进液微管包括两根通过进液卡接插口与柔性输送带本体两侧管路连通的导电溶液微管,以及设置在两根所述导电溶液微管之间且与柔性输送带本体内中心管路连通的细菌溶液微管。
[0022]通过两个导电溶液微管能够有效对导电溶液进行导流,通过细菌溶液微管能够有效对细菌溶液进行导流;通过两种管道的导流实现两种溶液流速的单独调节,便于进行流速控制。
[002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段包括检测槽,设置在所述检测槽一端与导电溶液微管、细菌溶液微管连通的阳极检测口,设置在所述检测槽另一端且与排液组件连通的阴极检测口。
[0024]通过阳极检测口、阴极检测口的设置能够便于阻抗分析仪进行检测。
[002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槽靠近阳极检测口一端设置内部设置有两个分流隔板;所述检测槽通过分流隔板形成三个通道分别与导电溶液微管、细菌溶液微管连通的预混合缓冲通道;
[0026]所述检测槽靠近阴极检测口一端为连通预混合缓冲通道与排液组件的层流混合通道。
[0027]通过层流混合通道的设置能够使流速相同的高导电溶液、细菌溶液形成层流体,也即是在高导电溶液、细菌溶液的接触面上形成稳定的分界面,在保证稳定导电的情况下,避免高导电溶液对细菌溶液进行干扰;确保对细菌溶液进行稳定的检测。
[0028]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检测口上设有与阻抗分析仪阳极电性连接的阳极探针;
[0029]所述阴极检测口上设置有与阻抗分析仪阴极电性连接的阴极探针。
[0030]阳极探针、阴极探针的设置能够直接与阻抗分析仪连接实施准确的电阻抗检测。
[00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压器、第二负压器包括均设置保护盒内的负压腔,设置在所述负压腔内的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负压腔进液口上的进液泵,以及设置在负压腔进液口
上的单向阀。
[0032]通过单向阀切断进液泵对负压腔压力的干扰,避免进液泵造成的压力失稳问题,通过活塞组件控制负压腔的大小调整液体压力的大小,确保细菌溶液、高导电溶液压力的稳定性。
[0033]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腔出液口设有流量流速传感器。
[0034]流量流速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细菌溶液、高导电溶液进行精准的检测,便于分别对细菌溶液、高导电溶液的流量流速进行控制。
[003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线性输送装置;
[0036]所述线性输送装置包括与所述输送带平行的条形支架,均匀设置在所述条形支架上的滚轴,设置在所述滚轴上的输送链条,以及用于驱动滚轴的伺服电机;
[003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输送带且与分别与输送链条连接的夹板。
[0038]通过输送链条能够对夹板进形驱动,确保夹板在输送带上平稳的滑动,从而通过夹板的滑动推进输送带内液体的平稳流动。
[0039]采用上述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放置溶液
[0041]向第一供液腔内放入待检测的细菌溶液;向第二供液腔内放入高导电率溶液;
[0042]S2、流速的匹配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检测模块(1),与所述细菌检测模块(1)连通的溶液储放腔(2),以及与所述细菌检测模块(1)电性连接的阻抗分析仪(3);所述溶液储放腔(2)包括用于向细菌检测模块(1)供液的第一储液腔室(20),以及用于回收废液的第二储液腔室(21);所述第一储液腔室(20)包括与细菌检测模块(1)连通且用于储放细菌溶液的第一供液腔(200),与细菌检测模块(1)连通且用于储放高导电率溶液的第二供液腔(201);所述细菌检测模块(1)包括与第一供液腔(200)、第二供液腔(201)连通的流速调节器(4),设置在所述流速调节器(4)上的支撑架(5),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上且连通所述流速调节器(4)与第二储液腔室(21)的多通道检测器(6);所述流速调节器(4)包括第一主板(40),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40)上且与第一供液腔(200)、第二供液腔(201)连通的一阶调节器(41),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40)上且一端与一阶调节器(41)连通的二阶调节器(42);所述多通道检测器(6)包括第二主板(60),多个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板(60)上且与二阶调节器(42)另一端分别对应连通的微流检测通道(61);所述一阶调节器(4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40)上的保护盒(410),设置在所述保护盒(410)内且连通第一供液腔(200)与检测通道(61)的第一负压器(411),设置在所述保护盒(410)内且连通第二供液腔(201)与微流检测通道(61)的第二负压器(412);所述二阶调节器(4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板(40)上且一端与第一负压器(411)、第二负压器(412)同时连通的输送带(420),活动设置在所述输送带(420)上的夹持组件(421),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主板(40)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421)的动力装置(43);所述输送带(420)包括形状为扁平状的柔性输送带本体(422),两个分别对应铺设在所述柔性输送带本体(422)表面上的耐磨金属片(423);所述柔性输送带本体(422)内设有三条并排设置的管路;中心管路用于输送细菌溶液,中心管路两侧管路用于输送高导电率溶液;所述夹持组件(421)对耐磨金属片(423)进行夹持,并能够在耐磨金属片(423)上沿柔性输送带本体(422)延伸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动物细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检测通道(61)包括设置在第二主板(60)上的安装盒(610),设置在所述安装盒(610)中部的检测段(6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盒(610)内且分别位于检测段(62)端部的进液组件(63)、排液组件(64);所述安装盒(610)一端设置有连通进液组件(63)与输送带(420)的进液卡接插口(611);所述安装盒(610)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排液组件(64)与第二储液腔室(21)的排液卡接插口(612);所述进液组件(63)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液卡接插口(611)连通、另一端与检测段(62)连通的进液微管(630),以及用于固定进液微管(630)的管路支撑件(631);所述进液微管(630)包括两根通过进液卡接插口(611)与柔性输送带本体(422)两侧管路连通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兰英李玉保王志伟祝希辉李艳兰庞喆羽司振书刘成曹胜亮路建彪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