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605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包括光源模块、摄像模块、主控模块和显示模块;光源模块配置为发射照明光束;摄像模块包括内窥镜和操作部,内窥镜配置为传播照明光束及其反射光束,操作部配置为采集反射光束,以及将其所采集反射光束转换成荧光图像视频数据;主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和图像转换单元,控制单元配置为驱使光源模块发射照明光束,图像处理单元配置为逐帧处理荧光图像视频数据,图像转换单元配置为将荧光图像视频数据转换成3D视频数据;显示模块配置为播放荧光图像或3D视频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容特殊光和立体医用成像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组织表面以下组织的荧光图像,而且可以将2D荧光图像转化成3D影像。成3D影像。成3D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荧光内窥镜
,尤其是指一种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于人体组织固有光谱特征的内窥镜系统是一种可进入体内诊疗的新型医疗器械,其能够高灵敏、特异性地鉴别被测组织的良恶性病变,识别X射线无法显示的非正常组织,有利于提高早期癌的诊断率。
[0003]然而,因为现有荧光内窥镜系统多数只支持二维成像,并不具备三维立体成像功能,所以其无法在医生需要识别组织和病变的形状、结构和牵引方向时,提供更多对手术过程至关重要的高质量视觉信息。
[0004]因此,为帮助医生更好地感知深度、空间和位置,避免对血管、神经等细小物体造成伤害,亟需提供一种兼容特殊光和立体医用成像技术的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以适应需要空间视觉的使用场景,改善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深度感知和图像质量,从而提高手术任务的速度、准确性及精确度,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2D转3D功能的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使其能够应用于消化内科、腹腔镜外科、胸外科、妇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更多临床科室。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包括:
[0007]光源模块,其包括第一导光束,所述第一导光束被配置为用于引导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的照明光束;
[0008]摄像模块,其包括相连接的内窥镜和操作部,所述内窥镜被配置为传播经所述第一导光束引导的照明光束以及所述照明光束映射物体后形成的反射光束,所述操作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反射光束,以及将采集到的反射光束转换成荧光图像视频数据;
[0009]主控模块,其包括控制单元、图像处理单元以及图像转换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驱使所述光源模块发射所述照明光束,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逐帧处理所述荧光图像视频数据,所述图像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转换成3D视频数据;
[0010]显示模块,其被配置为播放所述荧光图像视频数据或所述3D视频数据。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图像缓存单元,所述图像缓存单元被配置为记录经图像处理单元处理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外部存储接口,所述图像缓存单元通过所述外部存储接口与所述主控模块外部的存储设备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块包括光学适配器,所述内窥镜通过所述光学适配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光学适配器被配置为聚焦所述反射光束。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适配器成型有腔道,所述腔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组透镜;所述光学适配器被配置为可绕其自身轴向转动以联带所述透镜在所述腔道内部往复位移。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手持主体,所述手持主体成型有前端面和腔体,所述前端面上设置有滤光片,所述光学适配器将所述反射光束聚焦在所述滤光片上;所述滤光片被配置为截断波长大于等于750nm且小于等于810nm的反射光束。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分光棱镜,所述分光棱镜被配置为分解穿透所述滤光片的反射光束。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内部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被所述分光棱镜分解的反射光束,以及将其采集到的反射光束转换成荧光图像视频数据。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包括物镜、导光结构、目镜、光源接口以及沿所述内窥镜轴向设置的第二导光束,所述第一导光束通过所述光源接口与所述第二导光束连接,所述第二导光束引导所述照明光束映射物体,所述照明光束遇到物体后,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光束,所述反射光束经所述物镜、所述导光结构、所述目镜进入所述操作部。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器,以及与所述显示器配合使用的3D眼镜。
[002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技术兼容特殊光和立体医用成像技术,不仅能够通过荧光成像提供组织表面以下组织的荧光图像,可视化并精确识别不易观察到的病变和前期病变,而且可以同步将2D荧光图像转化成3D影像,以此改善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深度感知和图像质量,在提供高质量视觉信息方面实现协同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摄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5]100、光源模块;200、摄像模块;210、内窥镜;211、物镜;212、导光结构;213、目镜;214、光源接口;215、第二导光束;220、操作部;221、手持主体;222、滤光片;223、分光棱镜;224、图像传感器;230、光学适配器;231、腔道;232、透镜;300、主控模块;310、控制单元;320、图像处理单元;330、图像缓存单元;340、外部存储接口;350、图像转换单元;40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包括光源模块100、摄像模块200、主控模块300和显示模块400。光源模块100包括第一导光束(图中未示
出),第一导光束被配置为用于引导光源模块100发射的照明光束。摄像模块200包括相连接的内窥镜210和操作部220,内窥镜210被配置为传播照明光束以及照明光束映射物体后形成的反射光束,操作部220被配置为采集反射光束,以及将采集到的反射光束转换成荧光图像视频数据。主控模块300包括控制单元310、图像处理单元320、图像缓存单元330、外部存储接口340,以及图像转换单元350;控制单元310被配置为驱使光源模块100发射照明光束;图像处理单元320被配置为逐帧处理荧光图像视频数据;图像缓存单元330被配置为记录经图像处理单元320处理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外部存储接口340被配置为连接主控模块300与外部存储设备;图像转换单元350被配置为将图像处理单元320处理后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转换成3D视频数据,以得到具有立体感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
[0028]具体地,上述照明光束被配置为包含窄带IR激发光的照明光束,该窄带IR激发光的波长为750nm至810nm。
[0029]请参阅图2所示,摄像模块200包括光学适配器230,内窥镜210通过光学适配器230与操作部220连接,光学适配器230被配置为聚焦反射光束。
[0030]上述光学适配器230成型有腔道231,腔道23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组透镜232;光学适配器230被配置为可绕其自身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其包括第一导光束,所述第一导光束被配置为用于引导所述光源模块发射的照明光束;摄像模块,其包括相连接的内窥镜和操作部,所述内窥镜被配置为传播经所述第一导光束引导的照明光束以及所述照明光束映射物体后形成的反射光束,所述操作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反射光束,以及将采集到的反射光束转换成荧光图像视频数据;主控模块,其包括控制单元、图像处理单元以及图像转换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驱使所述光源模块发射所述照明光束,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逐帧处理所述荧光图像视频数据,所述图像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转换成3D视频数据;显示模块,其被配置为播放所述荧光图像视频数据或所述3D视频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图像缓存单元,所述图像缓存单元被配置为记录经图像处理单元处理的荧光图像视频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外部存储接口,所述图像缓存单元通过所述外部存储接口与所述主控模块外部的存储设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包括光学适配器,所述内窥镜通过所述光学适配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光学适配器被配置为聚焦所述反射光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赵建王伟孙文龙戈占一薛寒姚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