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92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线芯、内护套以及外护套,所述线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内护套设置在线芯的外侧,所述内护套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绕包层,所述阻燃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铠装层、阻燃层、耐热层,所述铠装层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壁与外壁分别与屏蔽层、铠装层抵接,所述外护套套设在耐热层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护套、外护套之间设置阻燃绕包层、屏蔽层、填充层、阻燃薄膜套、铠装层、阻燃层、耐热层以及第二绝缘层,通过阻燃绕包层、填充层的阻燃颗粒、阻燃层以及耐热层,有效的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热阻燃性能。有效的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热阻燃性能。有效的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热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相关
,具体为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
‑ꢀ
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0003]现有的电力电缆,整体耐热性差,而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电缆的绝缘圈可能会冒烟,产生卤气,严重的甚至会燃烧,造成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线芯、内护套以及外护套,所述线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内护套设置在线芯的外侧,所述内护套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绕包层,所述阻燃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铠装层、阻燃层、耐热层,所述铠装层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壁与外壁分别与屏蔽层、铠装层抵接,所述外护套套设在耐热层的外侧。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屏蔽层采用屏蔽铜覆带在阻燃绕包层的外壁缠绕构成,所述屏蔽铜覆带的缠绕方向与所述阻燃绕包层的缠绕方向相反。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屏蔽铜覆带的外侧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金属丝,所述屏蔽铜覆带的表面通过黏附带包裹在金属丝的外侧。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填充层采用阻燃颗粒制成,所述填充层的内壁通过开设螺旋槽与金属丝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所述外护套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护套、外护套均采用绝缘丁腈橡胶材质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铠装层的内侧有阻燃薄膜套,所述阻燃薄膜套紧密包覆在填充层的外壁。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内护套、外护套之间设置阻燃绕包层、屏蔽层、填充层、阻燃
薄膜套、铠装层、阻燃层、耐热层以及第二绝缘层,通过阻燃绕包层、填充层的阻燃颗粒、阻燃层以及耐热层,有效的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热阻燃性能,并且通过将内护套、外护套均采用绝缘丁腈橡胶材质制成,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磨性、耐热性,有效的对内部线芯进行防护。
[0014](2)本技术通过在屏蔽层的屏蔽铜覆带的外壁设置金属丝,且通过黏附带连接固定,由于屏蔽铜覆带的缠绕方向与阻燃绕包层的缠绕方向相反,屏蔽铜覆带紧密包覆在阻燃绕包层的外侧,通过黏附带对金属丝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金属丝与屏蔽铜覆带发生相对位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外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屏蔽层与阻燃薄膜套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线芯;2、内护套;3、外护套;4、第一绝缘层;5、阻燃绕包层;6、屏蔽层;7、铠装层;8、阻燃层;9、耐热层;10、填充层;11、屏蔽铜覆带;12、金属丝;13、黏附带;14、防腐涂层;15、第二绝缘层;16、阻燃薄膜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线芯1、内护套2以及外护套3,所述线芯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所述内护套2设置在线芯1的外侧,所述内护套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绕包层5,所述阻燃绕包层5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6,所述屏蔽层6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铠装层7、阻燃层8、耐热层9,所述铠装层7与屏蔽层6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0,所述填充层10的内壁与外壁分别与屏蔽层6、铠装层7抵接,所述外护套3套设在耐热层9的外侧。
[00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屏蔽层6采用屏蔽铜覆带11在阻燃绕包层5的外壁缠绕构成,所述屏蔽铜覆带11的缠绕方向与所述阻燃绕包层5的缠绕方向相反,确保屏蔽铜覆带11、阻燃绕包层5能够紧密缠绕。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屏蔽铜覆带11的外侧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金属丝12,所述屏蔽铜覆带11的表面通过黏附带13包裹在金属丝12的外侧,通过在屏蔽铜覆带11的外侧设置金属丝12,通过金属丝12的缠绕能够有有效的使屏蔽铜覆带11紧密包覆在阻燃绕包层5的外侧,通过黏附带13对金属丝12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金属丝12与屏蔽铜覆带11发生相对位移。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填充层10采用阻燃颗粒制成,所述填充层10的内壁通过开设螺旋槽与金属丝12配合。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外护套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14,所述外护套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5,提高电缆的防腐性能以及绝缘性能。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内护套2、外护套3均采用绝缘丁腈橡胶材质制成,提高
电缆整体的耐磨性、耐热性。
[00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铠装层7的内侧有阻燃薄膜套16,所述阻燃薄膜套16紧密包覆在填充层10的外壁,通过设置阻燃薄膜套16对填充层10的阻燃颗粒进行包覆固定。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内护套2、外护套3设置在线芯1的外部,并在内护套2、外护套3之间设置阻燃绕包层5、屏蔽层6、填充层10、阻燃薄膜套16、铠装层7、阻燃层8、耐热层9以及第二绝缘层15,通过阻燃绕包层5、填充层10的阻燃颗粒、阻燃层8以及耐热层9,有效的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热阻燃性能,并且通过将内护套2、外护套3均采用绝缘丁腈橡胶材质制成,提高电缆整体的耐磨性、耐热性,有效的对内部线芯1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在屏蔽层6的屏蔽铜覆带11的外壁设置金属丝12,且通过黏附带13连接固定,由于屏蔽铜覆带11的缠绕方向与阻燃绕包层5的缠绕方向相反,屏蔽铜覆带11紧密包覆在阻燃绕包层5的外侧,通过黏附带13对金属丝12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金属丝12与屏蔽铜覆带11发生相对位移。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1)、内护套(2)以及外护套(3),所述线芯(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所述内护套(2)设置在线芯(1)的外侧,所述内护套(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阻燃绕包层(5),所述阻燃绕包层(5)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6),所述屏蔽层(6)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铠装层(7)、阻燃层(8)、耐热层(9),所述铠装层(7)与屏蔽层(6)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0),所述填充层(10)的内壁与外壁分别与屏蔽层(6)、铠装层(7)抵接,所述外护套(3)套设在耐热层(9)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6)采用屏蔽铜覆带(11)在阻燃绕包层(5)的外壁缠绕构成,所述屏蔽铜覆带(11)的缠绕方向与所述阻燃绕包层(5)的缠绕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物绝缘复合芯丁腈护套阻燃电力电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琪孙迪郑辉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