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1579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由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将D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标准已广泛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用于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传输可靠度。下一代高频WLAN的峰值速率高达176Gbps,可以应用于高清传输、无线投屏、无线回传等场景。为了在支持多用户频分复用的同时降低系统的峰均比,可考虑在下一代高频WLAN中引入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FDM,DFT

S

OFDM)传输技术。但是,目前的高频通信系统DFT

S

OFDM传输模式下,数据帧中的符号无法准确地进行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有利于对数据帧中的符号进行更准确的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由第一通信设备所执行。第一通信设备为DFT

S

OFDM符号的发送端。第一通信设备将DFT

S

OFDM符号中数据序列和保护间隔序列分别划分为多个子数据序列和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一通信设备令每个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且第n+1个子数据序列与第n个子保护间隔序列首尾相邻。可见,子数据序列能够有效利用子数据序列前后的子保护间隔序列,进行更准确的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0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包括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一致。一个符号中数据序列包括第一子数据序列和第二子数据序列。可见,第一通信设备将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均分为两份,在不增加保护间隔序列开销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保护间隔序列的间距,从而有利于提高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的准确性。
[000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数据序列位于第二子数据序列之前。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尾部,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二子数据序列的尾部。可见,每个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使得子数据序列能够有效利用前后的子保护间隔序列进行更准确的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包括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一致。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为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之和。一个符号中数据序列包括第一子数据序列和第二子数据序列。可见,为了兼顾符号中首个子数据序列和最后一个子数据序列,第一通信设备将最后一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均分为两个子保护间隔序列。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子数据序列位于第二子数据序列之前。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头部,且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尾部。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二子数据序列的尾部。可见,两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分别位于首个子数据序列的头部,以及最后一个子数据序列的尾部。符号按照该顺序排列,有利于首个子数据序列以及最后一个子数据序列利用前后的子保护间隔序列进行更准确的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通信设备存在两个数据流时,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第一数据流中符号的第一保护间隔序列包括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一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第二数据流中符号的第二保护间隔序列包括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四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四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一致。其中,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与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为不同的保护间隔序列,和/或,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与第四子保护间隔序列为不同的保护间隔序列。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第一数据流中符号的第一数据序列包括第一子数据序列和第二子数据序列。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第二数据流中符号的第二数据序列包括第三子数据序列和第四子数据序列。可见,在多个数据流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分别将多个数据流中符号的保护间隔序列均分为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该方式针对每一个数据流都能够有效降低保护间隔序列的间距。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流中子保护间隔序列中的多个保护间隔符号按照第一顺序排列。第二数据流中子保护间隔序列的多个保护间隔符号按照第二顺序排列。第二顺序为第一顺序按照一个或多个保护间隔符号进行循环移位后的顺序。可见,在多个数据流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设备基于同一保护间隔序列的不同保护间隔符号的顺序,能够避免有害波束赋型效应。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流中符号的第一子数据序列位于第二子数据序列之前。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尾部。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二子数据序列的尾部。第二数据流中符号的第三子数据序列位于第四子数据序列之前。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三子数据序列的尾部。第四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第四子数据序列的尾部。可见,在多个数据流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个数据流,每个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使得子数据序列能够有效利用前后的子保护间隔序列进行更准确的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由第二通信设备所执行。第二通信设备为DFT

S

OFDM符号的接收端。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设备的数据帧。该数据帧的一个DFT

S

OFDM符号中数据序列和保护间隔序列分别划分为多个子数据序列和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每个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且第n+1个子数据序列与第n个子保护间隔序列首尾相邻。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子数据序列和子保护间隔序列的排列顺序,对子数据序列进行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可见,第二通信设备能够有效利用子数据序列首尾分别的子保护间隔序列,对子数据序列进行更准确的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通信设备获取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分别对应的多个相位。针对每个子数据序列,第二通信设备根据该子数据序列首尾分别的子保护间隔序列对应的相位,对该子数据序列进行相位估计和相位补偿。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数据帧承载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

S

OFDM符号。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和数据序列的排列顺序为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分别位于多个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且第n+1个子数据序列与第n个子保护间隔序列首尾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数据帧承载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

S

OFDM符号,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和数据序列的排列顺序为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分别位于多个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且第n+1个子数据序列与第n个子保护间隔序列首尾相邻;所述n满足0≤n≤N,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数据帧进行变换处理,并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变换处理后的数据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包括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所述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所述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一致;一个符号中数据序列包括第一子数据序列和第二子数据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和数据序列的排列顺序为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分别位于多个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且第n+1个子数据序列与第n个子保护间隔序列首尾相邻,包括:所述第一子数据序列位于所述第二子数据序列之前,所述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所述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尾部,所述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所述第二子数据序列的尾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包括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和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所述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所述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和所述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的长度之和,一个符号中数据序列包括第一子数据序列和第二子数据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符号中保护间隔序列和数据序列的排列顺序为多个子保护间隔序列分别位于多个子数据序列的尾部,且第n+1个子数据序列与第n个子保护间隔序列首尾相邻,包括:所述第一子数据序列位于所述第二子数据序列之前,所述第一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所述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头部,且所述第二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所述第一子数据序列的尾部,所述第三子保护间隔序列位于所述第二子数据序列的尾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数据帧承载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戴胜辰刘鹏杨讯颜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