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基层墙体和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安装在基层墙体的外侧;所述保温模板包括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所述有机保温层位于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的一侧,所述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与有机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网格布,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网格布、有机保温层为一体,所述有机保温层贴近于基层墙体。改善了墙体结构,施工效率高,满足标准的同时能够使墙体更薄,得房率高。得房率高。得房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节能标准以及建筑防火规范等相关要求的实施,推动了墙体保温材料的快速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又满足GB50016
‑
2014消防规范,现行的现浇保温外模板广泛采用的方式为B级防火保温材料外侧刮涂5cm的不燃防火防护层,目前几乎全部采用2
‑
3cm聚苯颗粒胶浆或玻化微珠胶浆作为过渡层,外加3
‑
2cm砂浆防护层来满足5cm的不燃防火防护层要求。过渡层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增加了外模板的机械强度和减少了抹面找平层的开裂程度。
[0003]但是,当聚苯颗粒胶浆或玻化微珠胶浆作为过渡层时,形成的结构透气性和透水性很强,保温效果很差,导热系数普遍在0.07
‑
0.10W/(m
·
K)之间,大幅增加了外模板整体厚度和单位面积重量;如果作为保温层使用会大幅增加外模板整体厚度,聚苯颗粒胶浆含有的水泥胶浆成分也会大幅增加外模板的单位面积重量,因此不宜单独作为保温层使用。随着保温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外模板整体厚度会越来越厚,重量越来越重,导致施工越来越受限并且安全隐患严重升高。
[0004]申请号为201520727791.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防火型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由两外侧的防护层和中间的无机材料包裹聚苯颗粒/有机保温材料复合板构成,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和强度高的效果。但是,由于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中主要是无机材料(约占90%),以无机材料为主的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材料层属于两种性质差异非常大的材料层,致使它们的收缩性不同,结合到一块时由于有机保温材料层的收缩性更大,会把整个复合模板拉弯,出现弯曲变形,与墙体之间产生空鼓现象,发生脱落,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对此,常常会加厚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和防护层的厚度,这样也就会出现与上述记载的“外模板整体厚度会越来越厚,重量越来越重,导致施工越来越受限并且安全隐患严重升高”同样的问题。
[0005]因此,现有墙体一般在满足国家标准后墙体较厚,得房率小,且由于墙体中使用的保温板较重,施工困难,工人搬抬时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解决了目前墙体结构厚、施工慢、得房率低的问题。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基层墙体和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安装在基层墙体的外侧;所述保温模板包括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所述有机保温层位于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的一侧,所述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与有机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网格布,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网格布、有机保温层为一体,所述有机保温层贴近于基层墙体。通过在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之间复合
上网格布,在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间形成加强层,改善了两者复合面间的力学性能,减轻了有机保温层收缩将其另一侧的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拉弯的现象,也使得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粘接更加牢固,避免了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收缩不同步引起的空鼓剥离坠落隐患,还增加了整体机械强度,进而保障了整个模板板体性能的稳定性。同时,生产过程中能够保证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完美复合在一块,层与层之间对齐。整体来说,该保温外模板保温好、厚度小、重量轻、尺寸稳定,易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达到A级防火无火灾安全隐患,安全系数更高;由于该保温模板厚度小、重量轻、具有高容重性能,易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且会使墙体更薄化,增加房内面积,得房率提高。
[0008]更重要的是,本方案中的保温模板可堆叠生产,即先放置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涂上粘接材料,铺上网格布,然后再放置上有机保温层,然后再在有机保温层上放置上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涂上粘接材料,铺上网格布,放置上有机保温层
……
,周而复始,最后压实,生产效率高;如果网格布在外侧(无论是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还是有机保温层的外侧)则无法层叠生产,使用粘接材料粘网格布的同时,也会将上面一层粘住,最后都粘在一块,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之间复合网格布,具备上述功能的同时能够进行层叠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克服了传统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必须单块放置,占地方大且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当该保温模板用于现浇筑墙体上时,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之间的网格布将是位于远离现浇墙体的一侧,也即位于有机保温层的外侧,形成的吃力效果大幅增加,浇注混凝土时,由于吃力效果好能够使抗冲击性增强,防止对有机保温层的冲击变形和破碎解体。因此,实现生产效率高的同时满足大批量生产,压低了保温模板的成本,进而使得墙体建筑成本大幅降低。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有机保温层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咬合在基层墙体上。通过现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层墙体,直接灌入到沟槽中,使得有机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咬合在一起。所述所述沟槽为单向沟槽,所述沟槽为横向沟槽或纵向沟槽,所述沟槽具有多条。本方案优选为横向沟槽,横向沟槽在有机保温层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
[0010]或者不设置沟槽,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案,为:所述有机保温层上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位于远离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的一侧。取代沟槽,易于与混凝土结构成一体,牢固地与墙体结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有机保温层上设置有若干条应力消除缝。有机保温层两侧均设置应力消除缝,应力消除缝在有机保温层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两侧的应力消除缝交错排布,应力消除缝之间相互平行,应力消除缝的宽度为0.1
‑
1mm,优选为0.3
‑
0.8mm;有机保温层两侧均设置应力消除缝,有效消除应力集聚,使有机保温层变形的力就会变得很小,起到两侧应力抵消的功能,进一步防止有机保温层收缩弯曲的状况。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模板通过锚固件与基层墙体连接。
[00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改善了两者复合面间的力学性能,减轻了有机保温层收缩将其另一侧的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拉弯的现象,也使得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粘接更加牢固,避免了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收缩不同步引起的空
鼓剥离坠落隐患,还增加了整体机械强度,进而保障了整个模板板体性能的稳定性。同时,生产过程中能够保证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完美复合在一块,层与层之间对齐。整体来说,该保温外模板保温好、厚度小、重量轻、尺寸稳定,易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达到A级防火无火灾安全隐患,安全系数更高;由于该保温模板厚度小、重量轻、具有高容重性能,易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且会使墙体更薄化,增加房内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墙体(100)和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安装在基层墙体(100)的外侧;所述保温模板包括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1)和有机保温层(2),所述有机保温层(2)位于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1)的内侧,所述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1)与有机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网格布(3),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1)、网格布(3)、有机保温层(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有机保温层(2)贴近于基层墙体(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保温层(2)上设置有沟槽(5),所述沟槽(5)咬合在基层墙体(100)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5)为单向沟槽,所述沟槽(5)开设有多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5)为单向沟槽,所述沟槽(5)为横向沟槽,所述沟槽(5)具有多条,所述沟槽(5)在有机保温层(2)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杰,崔伟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