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567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的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靠压力成型,即施加外部压力使造型材料流动的压延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判定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并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件离群率,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件离群率将目标压延机分成两类,对于任一类别,根据该类目标压延机中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二目标时间段内的适配次数均值和适配次数方差判定该类中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将该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的控制参数作为该类中所有目标压延机的目标控制参数。本实施例优化了各目标压延机的生产过程。过程。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的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延是高分子材料加工中重要的基本工艺过程之一,也是某些高分子材料(如橡胶、热塑性塑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重要加工成型方法之一。压延机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加热方式可分为冷压和热压两种,无论是冷压还是热压,压延机都可在一定温度下,将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胶片。压延机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与生产过程中压延机相关控制参数的设置息息相关,而有些相对规模较大的压延产品生产厂家用于生产的压延机较多,它们之间的性能可能存在差异,有的性能相对较好,有的性能相对较差,性能不同的压延机在同一控制参数下生产的压延产品在质量上有所差异,如何实现对压延机相关控制参数的优化是现有压延产品生产厂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所述第一目标时间段包括多个工件生产周期,不同目标压延机对应的控制参数不同;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对于任一目标压延机,根据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和对应的压延机辊筒线速度计算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差异指标,根据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差异指标判定该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的数量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件离群率,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件离群率将目标压延机分成两类,对于任一类别,根据该类目标压延机中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二目标时间段内的适配次数均值和适配次数方差判定该类中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将该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的控制参数作为该类中所有目标压延机的目标控制参数;所述适配的判断方法包括:若某目标压延机生产的某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大于等于该工件对应的质量优秀程度预测值,则判定该目标压延机生产的该工件适配。
[0005]进一步的,所述质量优秀程度预测值通过LSTM网络神经网络得到。
[0006]进一步的,利用LOF算法判定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
[0007]进一步的,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
其中,U为某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为求均值,为求绝对值,为求最大值,为求最小值,为双曲正切函数,为反正切函数,为规定温度,为该工件对应的上辊筒的温度指标序列,为该工件对应的下辊筒的温度指标序列,为该工件生产周期中第i个采集时刻对应的上辊筒的温度指标值,为该工件生产周期中第i个采集时刻对应的下辊筒的温度指标值,V为该工件生产周期对应的辊筒线速度序列。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和对应的压延机辊筒线速度计算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差异指标,包括:对于任一目标压延机,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相似性指标:其中,A,B分别表示某目标压延机对应的两个不同的工件,为该目标压延机对应于工件A的工件生产周期对应的辊筒线速度序列,为该目标压延机对应于工件B的工件生产周期对应的辊筒线速度序列,为该压延机生产出的工件A的质量优秀程度,为该压延机生产出的工件B的质量优秀程度,为该目标压延机生产出的工件A和工件B之间的相似性指标;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差异指标,公式如下:其中,为某目标压延机生产出的工件A和工件B之间的差异指标。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该类目标压延机中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二目标时间段内的适配次数均值和适配次数方差判定该类中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包括:将第一目标时间段后的设定数量的工作流程对应的时间段记为第二目标时间段,对于任一目标压延机,当该目标压延机生产的某工件的实际质量优秀程度小于对应的质量
优秀程度预测值时,判定该目标压延机需要停机休息,将该判定需要停机休息的时间点与本次开始生产时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记为1个工作流程;统计该目标压延机在第二目标时间段内的生产过程中各工作流程对应的生产的工件的实际质量优秀程度大于等于对应的质量优秀程度预测值的次数,将该次数记为对应工作流程对应的适配次数;对于任一目标压延机类别,比较该目标压延机类别内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作流程对应的适配次数的均值,将均值最大的目标压延机判定为该类别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若存在两目标压延机对应的适配次数的均值相同的情况,则比较这两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作流程对应的适配次数的方差,将方差较小的目标压延机判定为该类别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过程中的辊筒温度和辊筒线速度实现了对不同目标压延机的分类,分类后为不同类别的目标压延机分配不同的目标控制参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的目标压延机控制参数的针对性调节,优化了各目标压延机的生产过程。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0013]为了实现对压延机相关控制参数的优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所述第一目标时间段包括多个工件生产周期,不同目标压延机对应的控制参数不同;本实施例的研究对象包括多个压延机,将这些压延机称为目标压延机,这些目标压延机的性能存在差异,有的性能相对较好,有的性能相对较差,若使用同一控制参数进行控制,那么会存在控制参数不能较好地适用所有压延机的情况。为了实现对这些目标压延机相关控制参数的优化,本实施例中给不同目标压延机设置不同的控制参数(如辊筒速比),以通过分析各目标压延机在对应的生产参数下生产出来的工件质量来选出最优的生产参数,进而在后期利用最优的生产参数控制各目标压延机进行生产。
[0014]为了实现对各目标压延机在对应的生产参数下生产出来的工件质量的分析,本实施例采集了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上述第一目标时间段包括多个工件生产周期,一个工件生产周期对应一个工件被生产出来的时间。接下来对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的采集过程进行说明:

压延机辊筒温度适宜的辊筒温度是保障压延工艺正常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过高的辊温会引起物料温度不适当的上升,从而导致粘辊;而过低的辊温则会使制品表面毛糙,有气泡,甚至出现空洞。压延机辊筒规定温度为220℃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所述第一目标时间段包括多个工件生产周期,不同目标压延机对应的控制参数不同;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的压延机辊筒温度和压延机辊筒线速度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对于任一目标压延机,根据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和对应的压延机辊筒线速度计算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差异指标,根据该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之间的差异指标判定该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的数量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件离群率,根据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工件离群率将目标压延机分成两类,对于任一类别,根据该类目标压延机中各目标压延机在第二目标时间段内的适配次数均值和适配次数方差判定该类中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将该控制参数最优的目标压延机的控制参数作为该类中所有目标压延机的目标控制参数;所述适配的判断方法包括:若某目标压延机生产的某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大于等于该工件对应的质量优秀程度预测值,则判定该目标压延机生产的该工件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优秀程度预测值通过LSTM网络神经网络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LOF算法判定各目标压延机对应的离群工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各目标压延机在各工件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其中,U为某工件的质量优秀程度,为求均值,为求绝对值,为求最大值,为求最小值,为双曲正切函数,为反正切函数,为规定温度,为该工件对应的上辊筒的温度指标序列,为该工件对应的下辊筒的温度指标序列,为该工件生产周期中第i个采集时刻对应的上辊筒的温度指标值,为该工件生产周期中第i个采集时刻对应的下辊筒的温度指标值,V为该工件生产周期对应的辊筒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凯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