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医学电极用的界面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6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电极用的界面部件(10B),与该电极相对独立,并适合于安置在一侧的电极接触面和另一侧的病人皮肤之间并与它们接合,以便在皮肤和电极之间形成高导电率的导电连接。该界面部件(10B)包括一个可以透过空气的薄片形衬底(11),该衬底可以容易地膨胀成圆顶形或圆环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电极,也就是用于检查或治疗的电极,其中将一个电极部件导电连接在病人的皮肤上。此类电极的例子是ECG(心电图)和EEG(脑电图)电极。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生物医学电极最好是所谓抽吸电极。此类电极通过内腔中的真空保持在皮肤上,该内腔是由一个类似抽吸杯的密封器件在皮肤上形成的,该密封器件内安置了电极部件。因此,将特别参考本专利技术与抽吸电极有关的用途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医学电极特别是真空电极的接触部件或界面部件,该部件属于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描述部分中叙述的那种类型的部件。从GB-A-2240928已知这种类型的接触部件或界面部件。这种已知部件预定仅与粘性电极一起使用,而并不与抽吸电极一起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抽吸电极进行生物医学测量的方法。尤其当使用生物医学电极进行测量时,在皮肤和电极部件之间的低电阻导电连接是重要的,但甚至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测量过程期间这种连接就电学性能而言是稳定的。如果电学性能发生变化,它们将对测量信号产生坏影响。当使用抽吸电极时这种变化特别难以避免。这是因为信号不仅是从被电极部件接触表面接合的皮肤区域取出,而且还从周围区域取出,特别是如果汗水和电解质在电极部件下面和周围形成一层的话。当使用抽吸电极时,几乎不可能避免防止空气在皮肤和密封器件边缘之间向内泄漏。向内泄漏的空气可能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从密封器件周边向内沿皮肤向着在中心安置的电极部件移动并造成导电性能的变化,而如果电极部件周围存在静电场的话也可能造成偶极子变化。对上述变化造成的问题提出的一个解决办法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的特殊设计。本专利技术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涉及在电极部件和皮肤之间安置一种高导电率的导电部件,以下称之为界面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界面部件是这样构造的,使得在使用抽吸电极时,该界面部件易于在环形的电解质衬底区内变形为圆顶形或圆环形(朝上的双曲率面),该环形的电解质衬底区位于一侧的衬底边缘区(衬底的适合于安置在密封器件的环形密封边缘下面并被密封边缘压靠皮肤的部分)和另一侧的衬底中心区(衬底的适合位于电极部件下面的部分)之间。此外,该中间区可以透过空气,因此它可以将密封器件(抽吸杯)内的真空状态传递到下面的皮肤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界面部件结构保证该部件的与电极部件和密封器件密封边缘之间的皮肤相接合的部分与密封器件的圆顶形或内部中凹的形状一致。因此,当密封器件内的真空将下面的皮肤区域吸高时,该部件中间部分可以被扩展或被伸展,或者换句话说是被膨胀或被扩大。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界面部件的使用中衬底和电解质是结合成整体的,因而联合形成一个导电层,其衬底材料可以是导电的或非导电的,可以例如是一种纤维材料形式,完全润湿或浸透了电解质,使得电解质润湿材料的所有部分,并可以因此被看作是形成一个粘合层。在某些其它实施例中,该衬底可以是一种例如密集穿孔的导电或非导电薄层材料形式的“网络基体’,其穿孔充满电解质材料,使得电解质材料暴露在衬底的两侧面上。该电解质材料可以是分立体,但它也可以被这样敷贴,使得它在衬底的每一侧面上形成一个粘合层,两个粘合层通过穿孔中的电解质材料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衬底和电解质材料在功能上也可以被看作是导电层。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衬底可以是在一侧或两侧上有一层电解质材料的导电层。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衬底和电解质在功能上同样可以被看作是导电层或各单层的层状组体。因此,上述三种范畴的实施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衬底和准备使用的界面部件的电解质在皮肤和电极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导电层。电解质材料或者可以在界面部件制造期间或者在界面部件使用之前的紧接时刻与衬底结合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界面部件可以在病人皮肤和电极部件接触面之间容易地安置一层足够量的电解质,后者在整个测量操作期间保持稳定的电学性能并由此促进信号的稳定性。在优选实施例中,界面部件衬底对空气的可透过性能对该层电学稳定性的贡献在于,密封器件处从界面部件下来的空气直接通过界面部件逸走,而不会沿皮肤向着电极部件的接触面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电解质不是液体而是固体或近似固体,最好是橡胶形式并对皮肤有稍许的粘度或胶粘性。在该实施例中电解质加在界面部件衬底的两侧上并通过衬底延伸。电解质层因而保持在界面部件上的预定位置中。在该实施例中该衬底可以用一种可以透过空气的吸收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够吸收在测量操作期间在皮肤上渗出的汗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界面部件同时具有卫生的优点,因为抽吸电极没有一部分是直接接触皮肤的。虽然电极部件和密封器件可以被电解质润温,但它们与皮肤和皮肤上的污染物质是分开的。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下面对附图中所示的多个不同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的举例说明。附图说明图1-6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用作一次性的界面部件的六个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平面图;图7同样是一个表示界面部件的平面图,该界面部件预定被用于以隔开的排列安置在同一个病人身上的一组电极,用圆圈围绕的区域表示一部分界面部件的放大图;图8是图2的界面部件的透视图,看到的一个侧面是适合于接合皮肤的那个侧面;图9是一个截面图,表示图2和图8的界面部件与抽吸电极一起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界面部件为薄片状,也就是,制成界面部件的材料或材料组合件的厚度比该界面部件的其它尺寸(长度、宽度、直径)小得多。图1-6表示界面部件的示范实施例,所有这些部件的外形轮廓都有同一形状,即梨形。当然,这种形状同样只是示范性的,许多其它外形轮廓也可以是适用的。此外,界面部件可以预成形为具有不同于图中所示的最初是平面形的形状。例如它可以稍许硬化而预成形为圆顶形或某些呈现双曲平面的形状。在图1-6中示出的所有实施例中,用标号10加一个对应于不同实施例的后缀字母A-F标示的界面部件可以看作是具有一个圆形主体和一个指形夹持片12,该圆形主体形成一个挠性的或可以以其它方式符合皮肤表面的电解质衬底11,而指形夹持片12从该主体上凸出并与其形成整体。在图1、2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衬底11和夹持片12之间没有直接可见的界限,但是在图1和2中用虚线表示一根想象的边界线。在图2-5中衬底11具有一个或多或少明显的形成界限的圆形边界区13。在图1中边界区13的想象的内部边界线用虚线圆圈表示。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界面部件预定独立地外加到皮肤上,也就是在将电极外加到界面部件上面之前。虽然界面部件适合于与抽吸电极一起使用,但它因此实际上没有电极部分。即使有的话,它在被使用前也被看作是一个与抽吸电极无关而与其分开的部件。最好是,界面部件做成这样的尺寸,使得衬底11的周边内能够装入抽吸电极的密封器件或至少是电极部件。图1的界面部件是用一种能够吸收或以别的方式吸取或保留液体的单独的或多层的材料例如纤维材料(如薄棉纸或其它未定尺寸的纸)制成的。可以使用除纤维素纤维材料以外的材料,如织造的或非织造的纺织材料,同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并以适当方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来制造衬底11和夹持片12。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电解质衬底11必须能够在使用中(也就是当它被贴在皮肤上时)使空气通过它流过。这个要求适用于位于衬底边缘部分和衬底中心部分之间的衬底中间部分,衬底边缘部分也就是其上面安置密封器件密封边缘的那部分衬底,衬底中心部分是在使用中位于抽吸电极的电极部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生物医学电极一起使用的界面部件,该部件包括一个电解质用的薄片衬底,并适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外加在一侧的电极接触面和另一侧的病人皮肤之间并与它们接合,以形成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衬底(11)包括一个中心部分(14)、一个配置在中心部分周围的边缘部分(13)及一个设置在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可以透过空气并可以膨胀成圆顶形或圆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蒂格伦德贝克
申请(专利权)人:人类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