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52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包括:底盘;行进装置,行进装置设置在底盘上;钻土装置,钻土装置设置在底盘上;抓手装置,抓手装置包括抓手动力机构、驱动件、引导件、第一滑程件、第二滑程件和滑程轴,抓手动力机构设置在底盘上,并与驱动件相连接,驱动件上设置有驱动滑槽,引导件设置在底盘上,引导件上设置有引导滑槽,第一滑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上,第一滑程件设置有滑程滑槽,压紧件的下端通过第一滑槽滑块组件设置在第一滑程件上,第二滑程件和第一滑程件之间为直线滑动连接,压紧件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程件的上端,第二滑程件的下端套设在滑程轴上。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巧妙,抓手装置可连续性作业,成本低廉。低廉。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土地荒漠化,使土地失去生物生产能力,沙土侵占农田、草地和林地,威胁交通与村镇。它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的总和,并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较广的国家,已经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另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据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资料,我国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速度为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从70~80年代,其速度已为每年增加2100平方公里;目前则扩展至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亩农田处在荒漠化威胁之中。虽然有些局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的遏制或改善,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荒漠化仍在加速扩展和蔓延。若将其与沙漠和戈壁合计,则有153.3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
[0003]鉴于目前国内植树造林的工作依然靠人力完成,尤其是钻孔深栽造林,使用人工方式进行造林,不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而且效率低下,极大降低了植树造林的速度。
[0004]市面上涌现自动植树设备,如申请号CN202111373634.8,名称为一种用于毛白杨深栽造林的全自动植树装的专利采用机械手将树苗夹起栽入挖坑机构挖好的树坑内,机械手需要较多的原动件来驱动,制造、组装工艺复杂,成本高,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节约成本的自动植树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解决市面上涌现自动植树设备,它采用机械手将树苗夹起栽入挖坑机构挖好的树坑内,机械手需要较多的原动件来驱动,制造、组装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包括:
[0007]底盘;
[0008]行进装置,所述行进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驱动智能小车行进;
[0009]钻土装置,所述钻土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钻土;
[0010]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灌溉树苗;
[0011]抓手装置,所述抓手装置包括抓手动力机构、驱动件、引导件、第一滑程件、第二滑程件和滑程轴,所述抓手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驱动滑槽,所述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引导件上设置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弧形,所述第一滑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滑程件设置有滑程滑槽,所述压紧件的下端通过第一滑槽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程件上,所述第一滑槽滑块组件中
的滑槽倾斜于水平面,所述第二滑程件和所述第一滑程件之间为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压紧件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程件的上端,所述第二滑程件的下端套设在所述滑程轴上,所述滑程轴还滑动设置在所述滑程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和所述驱动滑槽中,所述抓手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滑程件跟随滑程轴转动,驱动压紧件将树苗压紧在第二滑程件上,以及驱动压紧件松开第二滑程件上的树苗。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程件和所述第二滑程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滑块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滑程件和所述第二滑程件之间进行直线移动,所述第二滑槽滑块组件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程件上,所述第二滑槽滑块组件的滑槽为滑程滑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为笔直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相垂直以使得第二滑程件跟随滑程轴转动90
°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所述引导件、所述第一滑程件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程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滑程件,且两个所述第一滑程件之间相互固定,两个所述引导件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滑程件,两个所述驱动件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引导件,两个所述驱动件之间通过联动轴固定在一起,所述联动轴与所述抓手动力机构通过齿轮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填土装置,所述填土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压实土壤。
[0016]进一步地:所述填土装置包括填土单元,所述填土单元均包括填土动力机构、动力连杆、填土连杆和压片,所述填土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推动动力连杆,所述动力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填土动力机构上,所述动力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填土连杆上,所述填土连杆的顶部通过第三滑槽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三滑槽滑块组件中的滑槽倾斜于水平方向使得填土连杆倾斜于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填土连杆的底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压片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填土动力机构包括减速电机、链条和第四滑槽滑块组件,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链条相连接,所述链条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动力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填土动力机构的第四滑槽滑块组件的滑块上,所述第四滑槽滑块组件的滑块还设置在所述链条上,第四滑槽滑块组件中的滑槽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0018]进一步地:填土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填土单元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二者之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填土单元中的压片相对运动以压实土壤。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送苗装置,所述送苗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抓手装置的上方。
[0020]进一步地: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蓄水瓶、泵和阀门,所述蓄水瓶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泵的输入端连接蓄水瓶,所述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管道。
[0021]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抓手装置依靠驱动件推动滑程轴在滑程滑槽、引导滑槽和驱动滑槽中移动,使得抓手装置实现抓紧、松开和上下摆动的功能,抓手装置可连续性作业,且结构设计巧妙,运作可靠,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施例中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施例中抓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施例中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施例中填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施例中送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底盘;
[0029]11、上层;12、下层;
[0030]2、行进装置;
[0031]3、抓手装置;
[0032]31、抓手动力机构;311、抓手电机;312、伞齿轮;313、联动轴;
[0033]32、驱动件;321、驱动滑槽;
[0034]33、引导件;331、引导滑槽;332、第一段;333、第二段;334、第三段;
[0035]34、第一滑程件;341、压紧件;
[0036]35、第二滑程件;351、承载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行进装置,所述行进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驱动智能小车行进;钻土装置,所述钻土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钻土;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用于灌溉树苗;抓手装置,所述抓手装置包括抓手动力机构、驱动件、引导件、第一滑程件、第二滑程件和滑程轴,所述抓手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驱动滑槽,所述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引导件上设置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为弧形,所述第一滑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滑程件设置有滑程滑槽,所述压紧件的下端通过第一滑槽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程件上,所述第一滑槽滑块组件中的滑槽倾斜于水平面,所述第二滑程件和所述第一滑程件之间为直线滑动连接,所述压紧件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程件的上端,所述第二滑程件的下端套设在所述滑程轴上,所述滑程轴还滑动设置在所述滑程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和所述驱动滑槽中,所述抓手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滑程件跟随滑程轴转动,驱动压紧件将树苗压紧在第二滑程件上,以及驱动压紧件松开第二滑程件上的树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程件和所述第二滑程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滑块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滑程件和所述第二滑程件之间进行直线移动,所述第二滑槽滑块组件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程件上,所述第二滑槽滑块组件的滑槽为滑程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为笔直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相垂直以使得第二滑程件跟随滑程轴转动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植树灌溉一体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所述引导件、所述第一滑程件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程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滑程件,且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海滔肖顺根纪贤优郭霖彬刘潇刘续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