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504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涉及沉降槽技术领域,包括沉降槽电机和沉降槽机体,所述沉降槽电机安装固定在沉降槽机体的上端位置上,所述沉降槽机体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清液电磁排放管,所述沉降槽机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侧电磁排放管,所述沉降槽电机的外侧位于沉降槽机体上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外端设置有主管输送控制管,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的外端设置有三通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系统控制柜结构,从而便于自动控制更换,主管输送控制管在发生堵塞时,系统控制柜关闭主管输送控制管的内部输送,从而打开备用输送控制管的输送,从而便于控制替换输送回路,这样整体在输送时不会停顿,使得不会影响整体的处理效率。处理效率。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沉降槽
,尤其涉及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沉降槽是固液分离用的重力沉降设备,也称增稠器或澄清器,用来提高悬浮液浓度并同时得到澄清液。当沉降分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澄清液时,所用设备称为澄清器;若分离目的是得到含固体粒子的沉淀物时,所用设备为增稠器。沉降槽在控制的时候,从而就需要用到控制系统设备,使得便于控制操作使用。
[0003]目前,现有沉降槽控制系统在控制输送的时候,因没有备用输送管道设备结构,从而当主管发生堵塞时,整体输送发生停止,这样容易影响整体处理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主管输送控制管在发生堵塞时,系统控制柜关闭主管输送控制管的内部输送,从而打开备用输送控制管的输送,从而便于控制替换输送回路,这样整体在输送时不会停顿,使得不会影响整体的处理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包括沉降槽电机和沉降槽机体,所述沉降槽电机安装固定在沉降槽机体的上端位置上,所述沉降槽机体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清液电磁排放管,所述沉降槽机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侧电磁排放管,所述沉降槽电机的外侧位于沉降槽机体上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外端设置有主管输送控制管,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的外端设置有三通输送管,所述三通输送管的内端位于进料管道上设置有备用输送控制管,所述三通输送管的外端设置有进料泵机,所述进料泵机、备用输送控制管、主管输送控制管、沉降槽电机、清液电磁排放管和底侧电磁排放管通过连接线与系统控制柜电性连接。
[000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沉降槽机体因清液电磁排放管和底侧电磁排放管便于控制排放使用,而沉降槽电机通过系统控制柜便于控制驱动,进料管道通过备用输送控制管或主管输送控制管,从而便于输送三通输送管外端进料泵机的进料,主管输送控制管在发生堵塞时,系统控制柜关闭主管输送控制管的内部输送,从而打开备用输送控制管的输送,从而便于控制替换输送回路,这样整体在输送时不会停顿,使得不会影响整体的处理效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备用输送控制管包括备用管电磁阀、备用压力表、备用流量计和备用输送管,所述备用输送管的内侧设置有备用管电磁阀,所述备用管电磁阀的外侧设置有备用压力表,所述备用压力表的外侧设置有备用流量计,所述备用管电磁阀和备用流量计通过连接线与系统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备用输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输送管上,所述备用输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道上。
[000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备用输送控制管结构,从而便于备用输送使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包括主管电磁阀、主管压力表、主
管流量计和主管输送管,所述主管输送管的内侧设置有主管电磁阀,所述主管电磁阀的外侧位于主管输送管上设置有主管压力表,所述主管压力表的外侧位于主管输送管上设置有主管流量计,所述主管输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道上,所述主管输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输送管上,所述主管流量计和主管电磁阀通过连接线与系统控制柜电性连接。
[00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主管输送控制管结构,从而便于主体输送使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输送管包括泵机固定法兰、三通管道、主管法兰环和备用管法兰环,所述三通管道的内端设置有备用管法兰环,所述三通管道的上端设置有主管法兰环,所述三通管道的下端设置有泵机固定法兰,所述泵机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在进料泵机上,所述备用管法兰环固定连接在备用输送控制管上,所述主管法兰环固定连接在主管输送控制管上。
[00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三通输送管结构,这样便于三项输送使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备用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所述备用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的连接处贯通。
[00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备用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从而备用输送控制管便于固定住,而备用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的连接处贯通,使得便于输送使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输送管和进料泵机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三通输送管和进料泵机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三通输送管和进料泵机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并且通过螺钉固定,这样三通输送管和进料泵机固定时更加紧密牢固。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主管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在使用时不会发生阻碍,而主管输送控制管和进料管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便于拆卸。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和三通输送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和三通输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002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主管输送控制管和三通输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并且通过螺钉固定,使得主管输送控制管和三通输送管便于安装拆卸,而且整体在固定时更加紧密牢固。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通过设置有系统控制柜结构,从而便于自动控制更换,主管输送控制管在发生堵塞时,系统控制柜关闭主管输送控制管的内部输送,从而打开备用输送控制管的输送,从而便于控制替换输送回路,这样整体在输送时不会停顿,使得不会影响整体的处理效率。
[0024]2、通过设置有备用输送控制管结构,从而便于备用输送使用,备用输送控制管的备用输送管下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输送管上,而备用输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道上,从而备用输送管便于稳定输送使用,因备用输送管的备用压力表,使得便于查看压力状态,备用管电磁阀便于控制输送使用,备用流量计便于检测整体输送状态,从而辨别是否发生堵塞,这样便于控制排放输送使用。
[0025]3、通过设置有主管输送控制管结构,这样便于主体输送使用,主管输送控制管的主管输送管上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道上,而主管输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输送管上,
从而主管输送管便于稳定放置使用,因主管输送管内侧的主管电磁阀,使得便于控制排放使用,通过主管压力表便于查看整体的输送压力,因主管流量计便于查看输送流量,并且通过主管流量计的变化,这样在堵塞时,流量输送小,使得系统控制柜控制主管电磁阀关闭,从而打开备用输送,这样不会影响整体的输送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的备用输送控制管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的主管输送控制管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包括沉降槽电机(5)和沉降槽机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电机(5)安装固定在沉降槽机体(6)的上端位置上,所述沉降槽机体(6)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清液电磁排放管(7),所述沉降槽机体(6)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底侧电磁排放管(8),所述沉降槽电机(5)的外侧位于沉降槽机体(6)上设置有进料管道(4),所述进料管道(4)的外端设置有主管输送控制管(3),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3)的外端设置有三通输送管(10),所述三通输送管(10)的内端位于进料管道(4)上设置有备用输送控制管(2),所述三通输送管(10)的外端设置有进料泵机(9),所述进料泵机(9)、备用输送控制管(2)、主管输送控制管(3)、沉降槽电机(5)、清液电磁排放管(7)和底侧电磁排放管(8)通过连接线与系统控制柜(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输送控制管(2)包括备用管电磁阀(21)、备用压力表(22)、备用流量计(23)和备用输送管(24),所述备用输送管(24)的内侧设置有备用管电磁阀(21),所述备用管电磁阀(21)的外侧设置有备用压力表(22),所述备用压力表(22)的外侧设置有备用流量计(23),所述备用管电磁阀(21)和备用流量计(23)通过连接线与系统控制柜(1)电性连接,所述备用输送管(2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三通输送管(10)上,所述备用输送管(2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进料管道(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输送控制管(3)包括主管电磁阀(31)、主管压力表(32)、主管流量计(33)和主管输送管(34),所述主管输送管(34)的内侧设置有主管电磁阀(31),所述主管电磁阀(31)的外侧位于主管输送管(34)上设置有主管压力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加峰刘延庆郭然然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岳能源交口肥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