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77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所述防滑地垫外壳为包覆层,内部从上到下依次为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带蜂窝状凸起的改性石墨层和抗菌凝胶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防滑地垫,由硅藻土制备的包覆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能够保持环境干燥,具有显著的防滑作用,能够防止老年人跌倒;带蜂窝状凸起的改性石墨层和抗菌凝胶层之间,负载纳米氧化锌能够促进纳米二氧化钛在光照下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不仅能够从源头上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而且能够促进甲醛的分解,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22100412966,申请日为2022年1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

技术介绍

[0004]慢性疾病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都有重要影响,因慢性疾病所致的不适症状如身体虚弱、关节功能不全等均可使病人活动能力及应对环境中跌倒隐患的能力降低,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0005]对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其地面材质以木质地板、陶瓷地砖为主,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却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地面滑倒的安全隐患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28.5%,患有3种及3种以上慢性病是跌倒的重要因素,而且所患慢性病种类越多,跌倒的可能性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地垫,外壳为包覆层,内部从上到下依次为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和抗菌凝胶层;其中,所述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与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通过镶嵌结合;所述包覆层通过将所述的纤维层、石墨层和抗菌凝胶层包覆,即可得到防滑地垫。
[0008]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由80

100重量份的硅藻土、5

10重量份的黏合剂、40
‑<br/>60重量份的水制备而成。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黏合剂选自环氧树脂EP

20、环氧树脂EP

51、环氧树脂EP

44中的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由10

15重量份的竹炭纤维、3

5重量份的纳米陶晶、20

30重量份的聚酯纤维制备而成。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如上所述重量份的聚酯纤维加热到260℃使其熔融,加入竹炭纤维与纳米陶晶,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通过程序冷却,即可得到所述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其中程序冷却过程为260

200℃冷却15min,200

100℃冷却20min,并保持100℃5min,100

30℃冷却30min。
[0012]优选的,所述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由改性石墨制备而成;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改性石墨与0.3重量份的黏合剂混合,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在常温下风干,即可得到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石墨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石墨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40℃下超声15min,过滤,用水洗涤后烘干,随后将烘干的石墨分散到硫酸锌

醋酸锌溶液中,然后超声30min,过滤,后将石墨在200℃下进行煅烧,即可得到负载纳米氧化锌的改性石墨。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菌凝胶层由10

20重量份的海藻酸钠,3

5重量份是细孔硅胶、5

8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和20

30重量份的水制备而成。
[0015]其中,所述抗菌凝胶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海藻酸钠溶解在100℃的水中,然后加入细孔硅胶和纳米二氧化钛,超声4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混合物,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抗菌凝胶层。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地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将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与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进行镶嵌结合,得到嵌合层;
[0018]S2.将硅藻土与水按照所述配比混合,然后加入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0019]S3.将S2所得到的浆料的一半倒入模具,先用压力板压实,后依次放入抗菌凝胶层和S1所得到的嵌合层,将剩余浆料全部倒入模具中,再用压力板压实,得到地垫;
[0020]S4.将S3所得到的地垫用120

140℃的热风机进行风干,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防滑地垫。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防滑地垫,由硅藻土制备的包覆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能够保持环境干燥,具有显著的防滑作用,能够防止老年人跌倒;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和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通过竹炭纤维、纳米陶晶与负载纳米氧化锌的改性石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极大增强防滑地垫对臭味的吸附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使得老年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再者,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和抗菌凝胶层之间,负载纳米氧化锌能够促进纳米二氧化钛在光照下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不仅能够从源头上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而且能够促进甲醛的分解,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002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包覆层;2.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3.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4.抗菌凝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以下例子在此用于示范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会明白,下述例子中披露的技术代表专利技术人发现的可以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因此可以视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但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应该明白,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实
施例可以做很多修改,仍然能得到相同的或者类似的结果,而非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
[0029]除非另有定义,所有在此使用的技术和科学的术语,和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在此公开引用及他们引用的材料都将以引用的方式被并入。
[0030]那些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或者通过常规试验就能了解许多这里所描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的许多等同技术。这些等同将被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0031]实验一、
[0032]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的制备下:将聚酯纤维加热到260℃使其熔融,加入竹炭纤维与纳米陶晶,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通过程序冷却,即可得到所述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其中程序冷却过程为260

200℃冷却15min,200

100℃冷却20min,并保持100℃5min,100

30℃冷却30min;
[0033]带蜂窝状凸起的石墨层的制备;将1重量份改性石墨与0.3重量份的黏合剂混合,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在常温下风干,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地垫外壳为包覆层,内部从上到下依次为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带蜂窝状凸起的改性石墨层和抗菌凝胶层;其中,所述包覆层由80

100重量份的硅藻土、5

10重量份的黏合剂、40

60重量份的水制备而成;所述改性石墨层由改性石墨制备而成;所述改性石墨由以下方法制备:将石墨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40℃下超声15min,过滤,用水洗涤后烘干,随后将烘干的石墨分散到硫酸锌

醋酸锌溶液中,然后超声30min,过滤,后将石墨在200℃下进行煅烧,即可得到负载纳米氧化锌的改性石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由10

15重量份的竹炭纤维、3

5重量份的纳米陶晶、20

30重量份的聚酯纤维制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蜂窝状凹陷的纤维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酯纤维加热到260℃使其熔融,加入竹炭纤维与纳米陶晶,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倒入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