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467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绒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拨动装置、出料管、热风管、第二拨动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备料室,备料室顶端设有进料阀门,备料室内设有第一拨动装置、第二拨动装置,箱体外底设有出料管、热风管,出料管、热风管均和备料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拨动装置实现对羽绒实现破碎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充绒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羽绒制品的整体质量。有利于提高羽绒制品的整体质量。有利于提高羽绒制品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绒装置的
,特别是一种充绒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服down coat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羽绒服作为一种冬季常用的防寒服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羽绒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充绒工序,当前充绒过程中羽绒容易结团结块,进而影响羽绒服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充绒装置,能够使充绒过程中羽绒不容易结团结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充绒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拨动装置、出料管、热风管、第二拨动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备料室,备料室顶端设有进料阀门,备料室内设有第一拨动装置、第二拨动装置,箱体外底设有出料管、热风管,出料管、热风管均和备料室连通。
[0005]作为优选,所述备料室顶端呈拱形。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拨动装置设在备料室中心部位,第一拨动装置包含电控转轴、T形圆杆,电控转轴前后方向设置,电控转轴前后两端与箱体铰接,电控转轴侧壁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T形圆杆,T形圆杆包含第一圆杆、第二圆杆,第一圆杆径向设置在电控转轴侧壁,第二圆杆设在第一圆杆上,第二圆杆远离电控转轴且第二圆杆与电控转轴平行。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拨动装置设在备料室底部,第二拨动装置设在第一拨动装置下方,第二拨动装置包含刮板、驱动轴、电机,所述电机设在备料室下方的箱体上,电机上端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向上伸入备料室内部,驱动轴上端侧壁设有刮板。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备料室内底设有进风通孔、出料通孔,进风通孔设在电控转轴、驱动轴左侧,出料通孔设在电控转轴、驱动轴右侧,进风通孔、出料通孔均与刮板相适应,箱体右端面设有盲孔,盲孔向左延伸,出料通孔设在盲孔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热风管与进风通孔适应相连,热风管中部设有热风机,热风管进风口设有过滤网。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与出料通孔适应相连,出料管出料口设有充绒泵,充绒泵出料端设有充绒管。
[0011]作为优选,所述盲孔内设有筛选板,筛选板上端面设有若干个筛选通孔,若干个筛选通孔均设在出料通孔内侧,筛选通孔与筛选板上端面、下端面之间均倒圆角,筛选板右端面与箱体右端面之间连有搭扣锁,筛选板右端面设有拉环。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拨动装置实现对的羽绒实现破碎的效
果,有效的提高了充绒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羽绒制品的整体质量;热风管向备料室吹热风,适当温度的热风烘烤羽绒,使羽绒更加蓬松,同时方便羽绒团被打散;筛选通孔能够允许合适尺寸的羽绒团通过,防止大型羽绒团进入羽绒服内胆;第二拨动装置的刮板能够将堵住筛选通孔的大型羽绒团刮走,避免筛选通孔被长时间堵住,大型的型羽绒团被刮到进风通孔时会被热风吹向上方,进而使大型的型羽绒团接触第一拨动装置并且被第一拨动装置打散,防止备料室底部大型羽绒团被遗漏;备料室顶端呈拱形,方便热风在备料室内循环,同时使羽绒不易积攒在备料室顶端。
[0013]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充绒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充绒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拨动装置2、出料管4、热风管5、第二拨动装置6,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备料室10,备料室10顶端设有进料阀门11,备料室10内设有第一拨动装置2、第二拨动装置6,箱体1外底设有出料管4、热风管5,出料管4、热风管5均和备料室10连通。
[0016]其中,所述备料室10顶端呈拱形。
[0017]其中,所述第一拨动装置2设在备料室10中心部位,第一拨动装置2包含电控转轴21、T形圆杆22,电控转轴21前后方向设置,电控转轴21前后两端与箱体1铰接,电控转轴21侧壁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T形圆杆22,T形圆杆22包含第一圆杆、第二圆杆,第一圆杆径向设置在电控转轴21侧壁,第二圆杆设在第一圆杆上,第二圆杆远离电控转轴21且第二圆杆与电控转轴21平行。
[0018]其中,所述第二拨动装置6设在备料室10底部,第二拨动装置6设在第一拨动装置2下方,第二拨动装置6包含刮板61、驱动轴62、电机63,所述电机63设在备料室10下方的箱体1上,电机63上端设有驱动轴62,驱动轴62向上伸入备料室10内部,驱动轴62上端侧壁设有刮板61。
[0019]其中,所述备料室10内底设有进风通孔14、出料通孔13,进风通孔14设在电控转轴21、驱动轴62左侧,出料通孔13设在电控转轴21、驱动轴62右侧,进风通孔14、出料通孔13均与刮板61相适应,箱体1右端面设有盲孔12,盲孔12向左延伸,出料通孔13设在盲孔12内。
[0020]其中,所述热风管5与进风通孔14适应相连,热风管5中部设有热风机51,热风管5进风口设有过滤网52。
[0021]其中,所述出料管4与出料通孔13适应相连,出料管4出料口设有充绒泵42,充绒泵42出料端设有充绒管41。
[0022]其中,所述盲孔12内设有筛选板3,筛选板3上端面设有若干个筛选通孔31,若干个筛选通孔31均设在出料通孔13内侧,筛选通孔31与筛选板3上端面、下端面之间均倒圆角,筛选板3右端面与箱体1右端面之间连有搭扣锁32,筛选板3右端面设有拉环33。
[0023]本技术工作过程:
[0024]本技术一种充绒装置在工作过程中;
[0025]第一步:进料阀门11打开,通过进料阀门11向备料室10内倒入羽绒,然后进料阀门11关闭;
[0026]第二步:启动第一拨动装置2、热风机51,羽绒被翻滚打散,适当温度的热风烘烤羽绒,使羽绒更加蓬松;
[0027]第三步:启动第二拨动装置6、充绒泵42,羽绒依次经过出料通孔13上端口、筛选通孔31、出料通孔13下端口、出料管4、充绒泵42、充绒管41后,羽绒进入羽绒服内胆,筛选通孔31能够允许合适尺寸的羽绒团通过,第二拨动装置6的刮板61能够将堵住筛选通孔31的大型羽绒团刮走,大型的型羽绒团被刮到进风通孔14时会被热风吹向上方,进而使大型的型羽绒团接触第一拨动装置2并且被第一拨动装置2打散。
[0028]本技术,利用拨动装置实现对的羽绒实现破碎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充绒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羽绒制品的整体质量;热风管5向备料室10吹热风,适当温度的热风烘烤羽绒,使羽绒更加蓬松,同时方便羽绒团被打散;筛选通孔31能够允许合适尺寸的羽绒团通过,防止大型羽绒团进入羽绒服内胆;第二拨动装置6的刮板61能够将堵住筛选通孔31的大型羽绒团刮走,避免筛选通孔31被长时间堵住,大型的型羽绒团被刮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拨动装置(2)、出料管(4)、热风管(5)、第二拨动装置(6),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备料室(10),备料室(10)顶端设有进料阀门(11),备料室(10)内设有第一拨动装置(2)、第二拨动装置(6),箱体(1)外底设有出料管(4)、热风管(5),出料管(4)、热风管(5)均和备料室(10)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料室(10)顶端呈拱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装置(2)设在备料室(10)中心部位,第一拨动装置(2)包含电控转轴(21)、T形圆杆(22),电控转轴(21)前后方向设置,电控转轴(21)前后两端与箱体(1)铰接,电控转轴(21)侧壁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T形圆杆(22),T形圆杆(22)包含第一圆杆、第二圆杆,第一圆杆径向设置在电控转轴(21)侧壁,第二圆杆设在第一圆杆上,第二圆杆远离电控转轴(21)且第二圆杆与电控转轴(21)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动装置(6)设在备料室(10)底部,第二拨动装置(6)设在第一拨动装置(2)下方,第二拨动装置(6)包含刮板(61)、驱动轴(62)、电机(63),所述电机(63)设在备料室(10)下方的箱体(1)上,电机(63)上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莹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宏威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