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90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包括服装本体,服装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插袋,且服装本体的上方连接有帽体,服装本体的两侧缝合有袖体,且服装本体的下方连接有底摆,服装本体一侧缝接有门襟,服装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服装的内部填充聚酰亚胺纺织絮片,在聚酯纤维与聚酰亚胺的结合作用下,则使服装的保暖效果提升,实现了服装的蓄热效果,并且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具有天然的拒水性,则使服装在提供保暖性能的同时具有阻燃性能,而且由于聚酰亚胺纺织絮片的填充,在聚酰亚胺的多孔结构的作用下,则使服装内部可以形成空气隔热层,从而提高了隔热和抗菌效果。从而提高了隔热和抗菌效果。从而提高了隔热和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
,尤其涉及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

技术介绍

[0002]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人类最初的衣服多用兽皮,而裹身的最早织物是用麻和草等纤维制成,对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
[0003]现有的填充服装,通过是在内部填充羽绒、棉或聚酯纤维,在使用时,由于体表出汗排热,内部填充物遇冷后会凝结成水汽汇集在保暖层,导致服装的保暖性下降迅速,并且由于需要对羽绒、棉等材料做拒水处理,导致服装在处理后的的拒水性能会随着洗涤次数衰减,使用寿命较短,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填充服装的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填充服装,通过是在内部填充羽绒、棉或聚酯纤维,在使用时,由于体表出汗排热,内部填充物遇冷后会凝结成水汽汇集在保暖层,导致服装的保暖性下降迅速,并且由于需要对羽绒、棉等材料做拒水处理,导致服装在处理后的的拒水性能会随着洗涤次数衰减,使用寿命较短,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填充服装的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插袋,且服装本体的上方连接有帽体,所述服装本体的两侧缝合有袖体,且服装本体的下方连接有底摆,所述服装本体一侧缝接有门襟;
[0007]所述服装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拉链,且拉链的另一侧连接有开合片,所述开合片的内侧设置有暗扣母扣,且暗扣母扣的另一侧卡合连接有暗扣子扣,所述暗扣子扣的外侧设置有里料,且里料的外壁连接有外料;
[0008]所述开合片与里料之间填充有聚酰亚胺纺织絮片。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聚酰亚胺纺织絮片为85%的聚酯纤维+15%聚酰亚胺做成60

300gsm克重的絮片。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里料与外料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且缝合线在外料的表面间隔缝制。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外料为尼丝纺、涤塔夫和春亚纺中的任一种,所述里料为涤丝纺、塔丝隆、涤塔夫中的任意一种。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开合片通过拉链与服装本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开合片通过暗扣母扣、暗扣子扣与里料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0017]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通过在服装的内部填充聚酰亚胺纺织絮片,在聚酯纤维与聚酰亚胺的结合作用下,则使服装的保暖效果提升,实现了服装的蓄热效果,并且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具有天然的拒水性,则使服装在提供保暖性能的同时具有阻燃性能,而且由于聚酰亚胺纺织絮片的填充,在聚酰亚胺的多孔结构的作用下,则使服装内部可以形成空气隔热层,从而提高了隔热和抗菌效果。
[0019]2、本技术中,通过在服装本体与开合片之间设置拉链,则使用户可以通过拉链对开合片进行拆卸,提高了开合片的使用灵活性,并且通过在开合片与里料之间设置暗扣母扣与暗扣子扣,则使聚酰亚胺纺织絮片可以在开合片与里料之间进行分区填充,通过这样的设置,则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聚酰亚胺纺织絮片的填充量进行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填充服装的使用灵活性,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服装本体与开合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开合片与外料的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服装本体;2、插袋;3、帽体;4、袖体;5、底摆;6、门襟;7、拉链;8、开合片;9、聚酰亚胺纺织絮片;10、暗扣子扣;11、暗扣母扣;12、里料;13、外料;14、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图1

图3,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插袋2、帽体3、袖体4、底摆5、门襟6、拉链7、开合片8、聚酰亚胺纺织絮片9、暗扣子扣10、暗扣母扣11、里料12、外料13和缝合线14,服装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插袋2,且服装本体1的上方连接有帽体3,服装本体1的两侧缝合有袖体4,且服装本体1的下方连接有底摆5,服装本体1一侧缝接有门襟6,聚酰亚胺纺织絮片9是由聚酯纤维与与多孔聚酰亚胺纤维混纺构成的保温絮片,多孔聚酰亚胺纤维能将温暖的空气包在纤维中,保持身体温度,隔绝外界冷空气,则使聚酰亚胺纺织絮片9具有永久性的保暖性能,且较同等轻质絮片暖和,是极佳的功能保暖面料;
[0027]服装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拉链7,且拉链7的另一侧连接有开合片8,开合片8的内侧设置有暗扣母扣11,且暗扣母扣11的另一侧卡合连接有暗扣子扣10,暗扣子扣10的外侧设置有里料12,且里料12的外壁连接有外料13,在拉链7的作用下,则使用户可以通过拉链7对开合片8进行拆卸,提高了开合片8的使用灵活性,并且便于用户对服装内部进行清洗;
[0028]开合片8与里料12之间填充有聚酰亚胺纺织絮片9,通过调节聚酰亚胺纺织絮片9的填充量,则使服装的保暖性实现精准控制,使服装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0029]进一步的,聚酰亚胺纺织絮片9为85%的聚酯纤维+15%聚酰亚胺做成300gsm克重的絮片,聚酰亚胺纤维为多孔聚酰亚胺纤维,多孔聚酰亚胺纤维的内部及表面分布着很多孔状空间,由于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在其纤维内部形成空气隔热层,具有更小的密度,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纤维的数量更多,形成的内部空间结构更密,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便于填充服装保持身体温度,隔绝外界冷空气。
[0030]进一步的,里料12与外料13之间通过缝合线14缝合,且缝合线14在外料13的表面间隔缝制,通过缝合线14在外料13的表面对外料13进行分区,便于用户精准的对里料12与开合片8之间进行填充,并且提高了服装的美观性和视觉效果,同时保证了里料12与外料13的稳定性。
[0031]进一步的,外料13为尼丝纺、涤塔夫和春亚纺中的任一种,里料12为涤丝纺、塔丝隆、涤塔夫中的任意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远红外抗菌蓄热絮片填充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插袋(2),且服装本体(1)的上方连接有帽体(3),所述服装本体(1)的两侧缝合有袖体(4),且服装本体(1)的下方连接有底摆(5),所述服装本体(1)一侧缝接有门襟(6);所述服装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拉链(7),且拉链(7)的另一侧连接有开合片(8),所述开合片(8)的内侧设置有暗扣母扣(11),且暗扣母扣(11)的另一侧卡合连接有暗扣子扣(10),所述暗扣子扣(10)的外侧设置有里料(12),且里料(12)的外壁连接有外料(13);所述开合片(8)与里料(12)之间填充有聚酰亚胺纺织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明张亚洲严杰张雪徐容华
申请(专利权)人:素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