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463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和分离器内筒,分离器外筒的下端连接有集水槽,分离器内筒的上下两端贯通,分离器内筒的下端伸入分离器外筒内,且伸入部分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套设有若干喷淋环,每个喷淋环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喷嘴,每个喷淋环的进水口与喷淋水箱连接;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伸出分离器外筒,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与烟囱连接;分离器内筒外壁与分离器外筒内壁形成用于烟气循环的空腔;分离器外筒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脱硫塔烟气出口的第一烟气入口,控制器用于控制喷淋水箱向喷淋环供应冷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高效的将湿法脱硫后净烟气中的水蒸气收集,同时有效稀释降低了冷凝水中酸性浓度。了冷凝水中酸性浓度。了冷凝水中酸性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火电发电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湿法脱硫系统会消耗大量的水,而用于湿法脱硫的水主要是以水蒸汽的形式随着净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对空冷机组而言,湿法脱硫系统用水量占机组总用水量的50%以上,而以水蒸气形式流失的部分则占湿法脱硫系统用水量的80%及以上。又鉴于煤燃烧过程也会产生大量水蒸汽进入烟气,因此如果能将脱硫后净烟气中的水蒸气收集并加以利用,足以满足脱硫系统的用水需求,进而大幅降低燃煤机组水耗。
[0003]采用在旋风分离器的内筒上布设冷却水管的方式对进入分离器烟气循环空腔的烟气进行冷却,可以将净烟气中的水蒸气进行有效的冷凝,但是因为净烟气中仍然含有硫分,当烟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后,硫分也会溶于冷凝水中,导致冷凝水腐蚀性增加,强腐蚀性的冷凝水附着在旋风分离器内壁向下进入集水槽的过程中,容易对旋风分离器造成腐蚀破坏,且进入集水槽的水酸性浓度高,导致后续电化学处理冷凝水时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能够高效的将湿法脱硫后净烟气中的水蒸气进行收集,同时有效的稀释降低了冷凝水中酸性浓度,大大减缓了冷凝水对设备的腐蚀破坏,降低了电化学处理冷凝水时的成本。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包括控制器、旋风分离器和喷淋水箱,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外筒和分离器内筒,所述分离器外筒的下端连接有集水槽,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下两端贯通,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下端伸入所述分离器外筒内,且伸入部分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套设有若干喷淋环,每个所述喷淋环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喷嘴,每个所述喷淋环的进水口与所述喷淋水箱连接;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伸出所述分离器外筒,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与烟囱连接;所述分离器内筒外壁与所述分离器外筒内壁形成用于烟气循环的空腔;所述分离器外筒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脱硫塔烟气出口的第一烟气入口,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喷淋水箱向所述喷淋环供应冷水。
[0007]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喷淋环沿竖直方向均布套设在所述分离器内筒上,所述若干喷嘴沿所述喷淋环的周向均布开设。
[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喷嘴为机械雾化喷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伸出部分上布设有测温模块,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端还与所述分离器外筒的第二烟气入口连接,且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与所述分离器外筒的第二烟气入口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风机;所述测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分离器内筒上端
出口处的烟气温度,当所述烟气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烟气再循环风机将所述分离器内筒上端出口的烟气送入所述分离器外筒的第二烟气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再循环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风机入口电动挡板,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烟气再循环风机入口电动挡板的开度大小。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再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离器外筒的烟气入口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风机出口电动挡板,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烟气再循环风机出口电动挡板的开度大小;所述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与烟囱之间设置有烟囱入口电动挡板,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烟囱入口电动挡板的开度大小。
[0012]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淋环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喷淋水箱中的冷却水送入所述喷淋环。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喷淋水箱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水泵入口手动阀。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淋环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水泵出口手动阀和水泵出口止逆阀,每个所述喷淋环的入口设置有喷淋环入口手动阀。
[0015]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方法,应用所述的系统,包括:
[0016]将所述脱硫塔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分离器外筒的第一烟气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淋水箱向每个所述喷淋环供应冷水,所述脱硫塔的烟气出口排出的含水蒸气的净烟气进入所述分离器内筒外壁与所述分离器外筒内壁形成的烟气循环空腔,并与从所述喷淋环的喷嘴喷出的冷水接触,将净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冷凝后的水进入所述集水槽,净烟气经过所述分离器内筒后从所述烟囱排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使用时,将脱硫塔的烟气出口与冷却器外筒的第一烟气入口连接,喷淋水箱向每个喷淋环供应冷水,从锅炉出来的烟气经过脱硫塔处理后,通过冷却器外筒上的第一烟气入口进入旋风分离器,即脱硫塔的烟气出口排出的含水蒸气的净烟气进入分离器内筒外壁与分离器外筒内壁形成的烟气循环空腔,与从喷淋环的喷嘴喷出的冷水接触,降低了烟气温度同时将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下来,冷凝后的水进入集水槽,再通过水泵将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电厂化学水处理。因为利用喷淋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烟气含硫成分溶解在冷凝水后的浓度,降低了冷凝水的酸性,有效的降低了冷凝水的腐蚀性,同时有效的实现了对烟气中水分的回收。综上,本技术能够高效的将湿法脱硫后净烟气中的水蒸气进行收集,同时有效的稀释降低了冷凝水中酸性浓度,大大减缓了冷凝水对设备的腐蚀破坏,降低了电化学处理冷凝水时的成本。
[0019]进一步地,在分离器内筒上沿竖直方向均布套设安装有多个喷淋环,每个喷淋环上沿周向均布开设多个喷嘴,使得喷淋水更加均匀,确保对烟气中水分的充分冷凝收集。
[0020]进一步地,本技术采用的喷嘴为机械雾化喷嘴,喷淋效果更好。
[0021]进一步地,分离器内筒的伸出部分上布设有测温模块,通过测温模块获取分离器内筒上端出口处的烟气温度,当烟气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说明喷淋环喷出的冷水对从脱硫塔出来的烟气没有冷却充分,导致未将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充分,通过控制器控制烟气
再循环风机将分离器内筒上端出口的烟气送入分离器外筒的第二烟气入口进行再次冷凝,实现更好的烟气水分收集。
[0022]进一步地,在烟气再循环风机的输入端与分离器内筒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风机入口电动挡板,根据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大小,按照预设的比例关系调节控制烟气再循环风机入口电动挡板的开度大小,以便于更好对净烟气中水蒸气的进行冷凝。
[0023]进一步地,同样的,在烟气再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分离器外筒的烟气入口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风机出口电动挡板,根据测温模块测得的温度大小,按照预设的比例关系调节控制烟气再循环风机出口电动挡板的开度大小,以便于更好对净烟气中水蒸气的进行冷凝。
[0024]进一步地,本技术在喷淋水箱的出水口与喷淋环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水泵,便于将喷淋水箱中的冷却水提供给喷淋环。
[0025]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旋风分离器(1)和喷淋水箱(2),所述旋风分离器(1)包括分离器外筒(101)和分离器内筒(102),所述分离器外筒(101)的下端连接有集水槽(103),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上下两端贯通,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下端伸入所述分离器外筒(101)内,且伸入部分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套设有若干喷淋环(104),每个所述喷淋环(104)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喷嘴(105),每个所述喷淋环(104)的进水口与所述喷淋水箱(2)连接;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上端伸出所述分离器外筒(101),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上端与烟囱连接;所述分离器内筒(102)外壁与所述分离器外筒(101)内壁形成用于烟气循环的空腔;所述分离器外筒(1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脱硫塔(3)烟气出口的第一烟气入口,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喷淋水箱(2)向所述喷淋环(104)供应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喷淋环(104)沿竖直方向均布套设在所述分离器内筒(102)上,所述若干喷嘴(105)沿所述喷淋环(104)的周向均布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嘴(105)为机械雾化喷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式提取湿法脱硫后净烟气水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伸出部分上布设有测温模块(4),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上端还与所述分离器外筒(101)的第二烟气入口连接,且所述分离器内筒(102)的上端与所述分离器外筒(101)的第二烟气入口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风机(5);所述测温模块(4)用于获取所述分离器内筒(102)上端出口处的烟气温度,当所述烟气温度超过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才周平王志刚车得福张凯黄笑乐靳晓灵邓磊于胜利江连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