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440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包括芯片基座,还包括转子,所述转子以自身轴线为转动轴在芯片基座上转动;固定件,适用于保证转子转动的同时,对转子压紧并密封;所述转子朝向芯片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沟槽,所述沟槽连通,当所述转子转动,所述沟槽和芯片基座上的流道口对应时,微滴在转子内流通;所述转子内还设置有富集腔,所述富集腔和沟槽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微滴生成时实现对微滴的富集,从而来保证PCR管内的微滴体积分数高,避免收集到的微滴内伴随过量的油相,影响扩增效果,同时实现在旋转阀上富集,赋予旋转阀额外的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了旋转阀,无需另外在芯片上设置,减少了微流控芯片的尺寸的效果。减少了微流控芯片的尺寸的效果。减少了微流控芯片的尺寸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的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是以微机电加工技术为基础,由微管路在芯片上形成网络,以可控微流路贯穿整个系统并完成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的一种技术。在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早期,芯片毛细管电泳是其主流技术,所用芯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开始向功能化、集成化方向飞速发展,诸如核酸扩增反应、免疫反应、细胞裂解等重要的生物和化学过程成为新的热点。
[0003]随着微流控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微流控芯片设计、开发和试验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小型化体外诊断设备中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以微流控芯片作为检测载体,通过微流控实现样品片上的加样、转移、混合等操作,最终完成测试指标的检测。微流控芯片检测,所使用的试剂耗材的量少,容易实便携式、小型化、家庭化的。
[0004]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应用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涉及试剂的混合、反应、前处理等复杂流程,芯片结构上就要满足多种流路的切换、通闭等控制,这都需要精密可靠的通断阀或者旋转阀来实现。
[0005]公告号为CN1070965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旋转阀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包括阀芯、基片和底片,所述基片的一个面与底片贴合,所述基片的另一个面设有阀腔室和流道,所述阀腔室内设有至少两个阀腔室通孔,所述各阀腔室通孔分别与流道连接,所述基片上还设有分别与流道连接的进口、出口;所述阀芯包括密封层和支撑层,所述密封层设在所述阀腔室内,所述支撑层设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密封层设有转换通道;所述支撑层旋转时,带动所述密封层旋转,使所述转换通道与至少两个阀腔室通孔连通。
[0006]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上述的旋转阀能够实现微流控芯片的通断控制和换向控制,但是旋转阀内部的专利仅作为单一的通路结构,功能比较单一,而微流控芯片在微滴生成的时候,需要对微滴济宁富集,如果不富集的话,收集到的微滴会伴随过量的油,对于后续处理麻烦,影响扩增效果,而通常的单独设置富集结构的话,芯片的尺寸会变大,影响其他结构,因此需要设计出具有富集功能的旋转阀,来进行通路的同时,对微滴进行富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旋转阀保证微流控芯片的通路的同时,实现对微滴进行富集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
[0008]一种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包括芯片基座,还包括:
[0009]转子,设置在芯片基座的表面并且和芯片基座贴合,所述转子以自身轴线为转动轴在芯片基座上转动;
[0010]固定件,适用于保证转子(2)转动的同时,对转子压紧并密封;
[0011]所述转子朝向芯片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沟槽,所述沟槽连通,当所述转子转动,所述沟槽和芯片基座上的流道口对应时,微滴在转子内流通;
[0012]所述转子内还设置有富集腔,所述富集腔和沟槽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富集腔底部设置为圆柱状,所述富集腔顶部侧壁往富集腔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形成圆锥状,所述富集腔位于其中一个沟槽的上方,所述富集腔和另一个所述沟槽之间设置有富集通道,所述富集通道一端位于富集腔的最顶部并且和富集腔连通,另一端和沟槽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富集通道倾斜设置在所述转子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转子压紧件,所述第一转子压紧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外沿边,所述外沿边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转子压紧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转子位于第一容纳槽内并且和第一容纳槽槽底抵触,所述芯片基座位于转子处设置有和外沿边相配的抵紧边,所述第一转子压紧件位于多个抵紧边之间,第一转子压紧件在芯片基座上转动,直至外沿边位于抵紧边下方和抵紧边抵触。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抵紧边和外沿边抵紧的一侧倾斜设置,多个所述抵紧边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外沿边和抵紧边适配倾斜。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抵紧边朝向芯片基座的侧壁的最高处设置有第一凸起。
[00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芯片基座上的抵紧块和第二转子压紧件,所述抵紧块开设有抵紧槽,所述抵紧槽一端往抵紧块顶壁延伸并且突出抵紧块顶壁,所述第二转子压紧件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侧壁上设置有和抵紧槽适配的抵紧柱,当抵紧柱伸入到所述抵紧槽内和抵紧槽侧壁抵紧时,所述转子和第二容纳槽的槽底抵触。
[0019]进一步的,所述抵紧槽倾斜设置,所述抵紧槽的最高处和抵紧块顶壁连通,适于抵紧进入到抵紧槽内。
[00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三转子压紧件,所述第三转子压紧件上开设有第三容纳槽,适于容纳转子,所述第三转子压紧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L型抵紧架,所述芯片基座上环绕转子开设有圆弧孔,所述圆弧孔和L型抵紧架对应设置,所述L型抵紧架伸入圆弧孔内并且L型抵紧架的顶壁和芯片基座的底壁抵紧。
[0021]进一步的,所述芯片基座位于圆弧孔处还设置有和圆弧孔连通的进入孔,所述进入孔和圆弧孔连通,所述L型抵紧架从进入孔和圆弧孔的连通处穿入,所述芯片基座底部还设置有和L型抵紧架对应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L型抵紧架和凸块的抵紧壁设置成和凸块对应的倾斜状,当所述第三转子压紧件转动使L型抵紧块和凸块抵紧时,所述转子和第三容纳槽的槽底抵紧。
[002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包括芯片基座,还包括:转子,设置在芯片基座的表面并且和芯片基座贴合,所述转子以自身轴线为转动轴在芯片基座上转动;固定件,适用于保证转子(2)转动的同时,对转子压紧并密封;所述转子朝向芯片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沟槽,所述沟槽连通,当所述转子转动,所述沟槽和芯片基座上的流道口对应时,微滴在转子内流通;所述转子内还设置有富集腔,所述富集腔和沟槽连通,当微流
控芯片进行工作时,此时在芯片基座上转动转子,从而使转子上的两个沟槽分别和芯片基座上的两个流道口对应连通,使微流控芯片内的流道连通,将生成的微滴通入到PCR管内,当微滴生成好之后,再次转动转子,将沟槽和流道口错位,从而实现液体的断流,在微滴生成的过程中,当通过转子的沟槽来实现微滴的流动时,此时微滴与油混合从流道口进入到沟槽内时,微滴和油的混合物会进入到富集腔内,由于微滴的密度是小于水的,此时在微滴和油的混合物进入到富集腔内时,微滴会在富集腔内产生富集效应,也就是进入到富集腔内的微滴首先会浮在富集腔的上方,当富集腔内灌满微滴和油的混合物后,此时微滴会率先流出,且排列紧密的从另一个沟槽内通入到另外的流道口内,顺着流道以密集的形式流入到PCR管中,而多余的油相会残留在富集腔内,从而来保证PCR管内获得更高的微滴体积分数,此时的旋转阀在微滴生成时实现微滴和油相混合流体的通断的同时,还实现对微滴的富集,从而来保证PCR管内的微滴体积分数高,避免收集到的微滴内伴随过量的油相,影响扩增效果,同时实现在旋转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包括芯片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2),设置在芯片基座(1)的表面并且和芯片基座(1)贴合,所述转子(2)以自身轴线为转动轴在芯片基座(1)上转动;固定件(3),适用于保证转子(2)转动的同时,对转子(2)压紧并密封;所述转子(2)朝向芯片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沟槽(4),所述沟槽(4)连通,当所述转子(2)转动,所述沟槽(4)和芯片基座(1)上的流道口对应时,微滴在转子(2)内流通;所述转子(2)内还设置有富集腔(5),所述富集腔(5)和沟槽(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腔(5)底部设置为圆柱状,所述富集腔(5)顶部侧壁往富集腔(5)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形成圆锥状,所述富集腔(5)位于其中一个沟槽(4)的上方,所述富集腔(5)和另一个所述沟槽(4)之间设置有富集通道(6),所述富集通道(6)一端位于富集腔(5)的最顶部并且和富集腔(5)连通,另一端和沟槽(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通道(6)倾斜设置在所述转子(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第一转子压紧件(31),所述第一转子压紧件(3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沿边(32),所述外沿边(32)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转子压紧件(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3),所述转子(2)位于第一容纳槽(33)内并且和第一容纳槽(33)槽底抵触,所述芯片基座(1)位于转子(2)处设置有和外沿边(32)相配的抵紧边(34),所述第一转子压紧件(31)位于多个抵紧边(34)之间,第一转子压紧件(31)在芯片基座(1)上转动,直至外沿边(32)位于抵紧边(34)下方和抵紧边(34)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边(34)和外沿边(32)抵紧的一侧倾斜设置,多个所述抵紧边(34)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外沿边(32)和抵紧边(34)适配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微流控系统集成的旋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边(34)朝向芯片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航王进贤罗刚银汪舜吕鑫张晓亮王弼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