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17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涉及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其包括挡土板,挡土板通过构造柱与可拆卸挡土板连接,可拆卸挡土板设置在挡土板两侧,挡土板内设置有扶壁柱,扶壁柱通过第一连梁与防撞柱连接。所述挡土板为斜坡结构,挡土板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可拆卸挡土板上设置有第一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消除泥石流冲击侵蚀下切边坡坡脚及泥石流水位上升渗透边坡土体,降低土体强度,可以防止护坡中部有地下水常年涌出边坡失稳,边坡通透孔可以绿化,是一种生态边坡支挡结构,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属于山区沟道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而我国国土面积约有三分之二是山区地形,因此泥石流在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分布相当广泛,灾害比较严重。泥石流对河道及两岸边坡的冲刷十分严重,尤其对于填方边坡,由于土体松软,尚未固结,更易受到泥石流冲刷作用的影响。泥石流中水分易向坡体中渗透,造成土体强度降低,造成边坡塌方,尤其对湿陷性黄土边坡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一种新型边坡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疏、导、排、堵、拦挡等。对中部常年有地下水涌出的护坡,可沿隔水层面以3%的坡度与透水的绿化护坡排水口用隔水砂浆连通,采用注浆的方式施工,防止水下渗等措施,减轻泥石流对支挡结构的冲击及泥石流水体的入渗使边坡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泥石流冲击侵蚀下切边坡坡脚及泥石流水位上升渗透边坡土体,可以防止护坡中部有地下水常年涌出边坡失稳,边坡通透孔可以绿化的生态边坡支挡结构技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挡土板,挡土板通过构造柱与可拆卸挡土板连接,可拆卸挡土板设置在挡土板两侧,挡土板内设置有扶壁柱,扶壁柱通过第一连梁与防撞柱连接。
[0005]所述挡土板为斜坡结构,挡土板上设置有漏水孔。
[0006]所述可拆卸挡土板上设置有第一漏水孔。
[0007]所述可拆卸挡土板侧边上设置有侧壁挡板,侧壁挡板上设置有钢筋。
[0008]所述构造柱之间通过连梁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挡土板设置在构造柱和连梁围城的框架内。
[0009]所述防撞柱垂直与地面,且防撞柱埋在地面以下。
[0010]本技术采用包括全身透水护坡,抗渗护脚及深埋基础,基础、全身透水的绿化护坡,防渗护脚、护脚以下基础部分采用防渗混凝土,伸缩缝(沉降缝)采用后注浆防水措施可以防止山沟洪流水位上升,泥石流水体对支挡结构地基土的入渗,引起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大,边坡土体自重压力增大,边坡失稳。挡水坎可以防止山沟洪流侵蚀下切沟底,防止侵蚀下切边坡坡脚,消除泥石流对边坡的影响。对中部常年有地下水涌出的护坡,可沿隔水层面以3%的坡度与透水的绿化护坡排水口用隔水砂浆连通,采用注浆的方式施工,防止水下渗灌入护坡后方土体。边坡通透孔可以绿化,是一种生态边坡支挡结构。采用疏、导、排、堵、拦挡等防止山沟洪流侵蚀下切沟底,防止侵蚀下切边坡坡脚,消除泥石流对边坡的影响,使边坡保持稳定,尤其对填土及湿陷性黄土边坡具有明显的支护效果。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可消除泥石流冲击侵蚀下切边坡坡脚及泥石流水位上升渗透边坡土体,降低土体强度,可以防止护坡中部有地下水常年涌出边坡失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传主视图。
[0016]图中:1、漏水孔;2、挡土板;3、可拆卸挡土板;4、连梁;5、第一漏水孔;6、侧壁挡板;7、钢筋;8、扶壁柱;9、防撞柱;10、构造柱,11、第一连梁。
具体实施例
[0017]本技术的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其包括挡土板2,挡土板2通过构造柱10与可拆卸挡土板3连接,可拆卸挡土板3设置在挡土板2两侧,挡土板2内设置有扶壁柱8,扶壁柱8通过第一连梁11与防撞柱9连接。
[0018]所述挡土板2为斜坡结构,挡土板2上设置有漏水孔1。
[0019]所述可拆卸挡土板3上设置有第一漏水孔5。
[0020]所述可拆卸挡土板3侧边上设置有侧壁挡板6,侧壁挡板6上设置有钢筋7。所述构造柱10之间通过连梁4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挡土板3设置在构造柱10 和连梁4围城的框架内。
[0021]所述防撞柱9垂直与地面,且防撞柱9埋在地面以下。
[0022]本技术釆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采用包括全身透水护坡,抗渗护脚及深埋基础,注浆孔、挡水坎、沉降缝及伸缩缝,排水孔,隔水带、土钉等。基础、全身透水的绿化护坡,防渗护脚、护脚以下基础部分采用防渗混凝土,伸缩缝(沉降缝)采用后注浆防水措施可以防止山沟洪流水位上升,泥石流水体对支挡结构地基土的入渗,引起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大,边坡土体自重压力增大,边坡失稳。挡水坎可以防止山沟洪流侵蚀下切沟底,防止侵蚀下切边坡坡脚,消除泥石流对边坡的影响。对中部常年有地下水涌出的护坡,可沿隔水层面以 3%的坡度与透水的绿化护坡排水口用隔水砂浆连通,采用注浆的方式施工,防止水下渗灌入护坡后方土体。边坡通透孔可以绿化,是一种生态边坡支挡结构。采用疏、导、排、堵、拦挡等防止山沟洪流侵蚀下切沟底,防止侵蚀下切边坡坡脚,消除泥石流对边坡的影响,使边坡保持稳定,尤其对填土及湿陷性黄土边坡具有明显的支护效果。使得本技术可消除泥石流冲击侵蚀下切边坡坡脚及泥石流水位上升渗透边坡土体,降低土体强度,可以防止护坡中部有地下水常年涌出边坡失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板(2),挡土板(2)通过构造柱(10)与可拆卸挡土板(3)连接,可拆卸挡土板(3)设置在挡土板(2)两侧,挡土板(2)内设置有扶壁柱(8),扶壁柱(8)通过第一连梁(11)与防撞柱(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为斜坡结构,挡土板(2)上设置有漏水孔(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除泥石流冲击及渗透的生态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挡土板(3)上设置有第一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金满李鸿玮何伟君李国平王红斌李刘安李燕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第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