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82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针器,包括外盖、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条弹簧、转盘、托盘、底盘、连杆和硬针,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盖内,外盖和壳体均呈下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外盖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按钮安装孔和开关滑动槽,按钮安装孔内可活动地设置有按钮,开关滑动槽内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拨动开关;壳体上开设有按钮穿孔,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弹簧安装圆槽;硬针的上端设置在硬针安装孔内,硬针的下端穿过所述硬针插孔;外盖的内壁面的底端设置有底盘限位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助针器,零件结构简单,通过一个发条弹簧和转盘的配合即可实现助针过程,而且具有拨动开关以避免用户误碰按钮开启,更安全与实用。更安全与实用。更安全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针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助针器。

技术介绍

[0002]血糖的监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血糖值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情况。目前,血糖的检测可以分为采血后体外检测和和植入性血糖传感器实时检测。用采血后体外检测这种方法对血糖进行控制时,必须每天多次采血,对患者的精神和肉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用植入性血糖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
[0003]目前能够用于临床的血糖连续监测产品,技术上得到一定程度验证的只有皮下组织内植入的微型传感器,为此,本领域需要将细小、柔软的生物传感器柔性检测部分植入皮下,穿刺管以极快的速度穿入皮下,让痛疼感降到极低,并将传感器电极部分留在皮下,实现连续监测,而传感器皮上部分需要与皮肤固定。
[0004]血糖连续监测产品一般包括助针器、传感器和发射器,助针器、传感器和发射器作为一套设备成套出售,助针器、传感器和发射器为一次性产品,成本较高。助针器是用作将传感器的柔性检测部分植入皮下,现有技术中的助针器零件结构复杂,一般需要两个弹簧实现整个助针过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误碰助针器的启动按钮会直接启动助针器工作,进而导致整套血糖连续监测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助针器,零件结构简单,通过一个发条弹簧和转盘的配合即可实现助针过程,而且具有拨动开关以避免用户误碰按钮开启,更安全与实用。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针器,包括外盖、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条弹簧、转盘、托盘、底盘、连杆和硬针,其中:
[0007]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盖内,所述外盖和壳体均呈下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
[0008]所述外盖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按钮安装孔和开关滑动槽,所述按钮安装孔内可活动地设置有按钮,所述开关滑动槽内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拨动开关;在初始状态,所述拨动开关对所述按钮限位;
[0009]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按钮穿孔,所述按钮的内端设置有转盘限位槽,所述转盘限位槽穿过所述按钮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0010]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弹簧安装圆槽,所述弹簧安装圆槽的轴向与所述壳体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弹簧安装圆槽内同轴设置有固定轴;
[0011]所述发条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圆槽内,并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发条弹簧的内端与所述固定轴相连;
[0012]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与所述转盘相连;
[0013]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转盘限位台,在初始状态所述转盘限位台与所述转盘限位槽的槽壁相抵触;
[0014]所述托盘和底盘一上一下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且所述托盘和底盘分别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
[0015]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相连;
[0016]所述托盘的中部开设有硬针安装孔,所述底盘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硬针插孔;
[0017]所述硬针的上端设置在所述硬针安装孔内,所述硬针的下端穿过所述硬针插孔;
[0018]所述外盖的内壁面的底端设置有底盘限位台。
[0019]上述的一种助针器,其中,所述按钮的侧壁上开设有按钮卡槽,在初始状态,所述拨动开关的一端卡入在所述按钮卡槽内。
[0020]上述的一种助针器,其中,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连杆销轴;所述第一连杆销轴的轴向与所述转盘的轴向相互平行;
[0021]所述托盘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杆穿孔,所述连杆穿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杆销轴,所述第二连杆销轴的轴向与所述托盘的轴向相互垂直;
[0022]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销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销轴相连。
[0023]上述的一种助针器,其中,所述壳体的下部延伸出所述外盖的下端开口,且所述壳体的下部盖合有底盖。
[0024]上述的一种助针器,其中,所述托盘和底盘均呈上端开口的槽状结构,初始状态,所述托盘套在所述底盘内。
[0025]本技术的助针器,零件结构简单,通过一个发条弹簧和转盘的配合即可实现助针过程,而且具有拨动开关以避免用户误碰按钮开启,更安全与实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助针器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助针器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助针器的剖面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助针器的发条弹簧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助针器的连杆的安装示意图;
[0031]图6为按钮与转盘的限位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的助针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4]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助针器,包括外盖1、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的发条弹簧3、转盘4、托盘5、底盘6、连杆7和硬针8。
[0035]壳体2同轴设置在外盖1内,外盖1和壳体2均呈下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外盖1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按钮安装孔和开关滑动槽,按钮安装孔内可活动地设置有按钮11,开关
滑动槽内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拨动开关12;在初始状态,拨动开关12对按钮11限位,防止用户误触发按钮11;具体地,按钮11的侧壁上开设有按钮卡槽,在初始状态,拨动开关12的一端卡入在按钮卡槽内,这样,就可以限制按钮11的移动,将按钮锁定。在本实施例中,拨动开关12和按钮11一上一下地设置,按钮11的顶端开设有按钮卡槽,拨动开关12的底端卡入在按钮卡槽中。
[0036]壳体2上开设有按钮穿孔21,按钮11的内端设置有转盘限位槽13,转盘限位槽13穿过按钮穿孔21延伸至壳体2内。
[0037]壳体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弹簧安装圆槽23,弹簧安装圆槽23的轴向与壳体2的轴向相互垂直,弹簧安装圆槽23内同轴设置有固定轴24。
[0038]发条弹簧3安装在弹簧安装圆槽23内,并套在固定轴24上,发条弹簧3的内端与固定轴24相连。
[0039]转盘4设置在弹簧安装圆槽23的开口处,并可转动地套在固定轴24上,发条弹簧3的外端与转盘4相连。
[0040]转盘4上设置有转盘限位台41和第一连杆销轴42,在初始状态转盘限位台41与转盘限位槽13的槽壁相抵触,转盘4无法转动;当移动拨动开关12,使得拨动开关12与按钮11脱离,向内压按钮11,转盘限位槽13向内移动,转盘限位台41可以穿过转盘限位槽13,此时,转盘4在发条弹簧3的预压势能驱动下旋转。第一连杆销轴42的轴向与转盘4的轴向相互平行。
[0041]托盘5和底盘6一上一下地设置在壳体2,且托盘和5底盘6分别与壳体2同轴设置;托盘5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杆穿孔51,连杆穿孔5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杆销轴52,第二连杆销轴52的轴向与托盘5的轴向相互垂直。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条弹簧、转盘、托盘、底盘、连杆和硬针,其中: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盖内,所述外盖和壳体均呈下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所述外盖上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按钮安装孔和开关滑动槽,所述按钮安装孔内可活动地设置有按钮,所述开关滑动槽内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拨动开关;在初始状态,所述拨动开关对所述按钮限位;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按钮穿孔,所述按钮的内端设置有转盘限位槽,所述转盘限位槽穿过所述按钮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弹簧安装圆槽,所述弹簧安装圆槽的轴向与所述壳体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弹簧安装圆槽内同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发条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圆槽内,并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发条弹簧的内端与所述固定轴相连;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与所述转盘相连;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转盘限位台,在初始状态所述转盘限位台与所述转盘限位槽的槽壁相抵触;所述托盘和底盘一上一下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且所述托盘和底盘分别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所述连杆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毛建唐荣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糖简生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