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51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导电辊、电解槽单元和刷洗单元;其中:导电辊,为金属制成并与电解电源一极电连接,并与不锈钢丝构成电接触;电解槽单元,包括水密扣合在一起的上槽板和下槽板,两者的扣合面对应开设有数道过线槽,在过线槽的端部和槽间对应嵌设有隔离垫和支撑垫,隔离垫和支撑垫为绝缘材料成型,并能将经过的不锈钢丝支撑悬空在过线槽间;所述上、下槽板由不锈钢制成,并与电解电源的另一极电连接;刷洗单元,由电机驱动的钢丝刷片对经过的不锈钢丝进行刷洗。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流程设计合理、设备结构紧凑、连续作业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尤其是电解去除氧化皮的方案。

技术介绍

[0002]CN202021649813.0,公开了一种高效合金不锈钢丝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包括风干腔、浸泡腔、化学抛光腔和去氧化物腔,处理箱左端设置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处理箱右端设置有送丝筒,处理箱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设置有抛光液桶,所述抛光液桶右侧设置有石英砂桶,所述去氧化物腔顶部设置有喷砂头,所述化学抛光腔顶部设置有喷淋头,化学抛光腔和所述浸泡腔之间设置有清洁棉,所述风干腔顶部设置有热风机。该设置提供物理和化学组合方法去除不锈钢丝表面氧化皮,但化学只是采用喷淋的方案,很难实现高效率溶解。
[0003]而CN201810470582.8,又公开有一种不锈钢拉丝面板用无毒钝化剂及其使用方法,该钝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硫酸亚钛、氟化物、植酸、单宁酸、二氧化钛、氧化锌、硝酸钠、水溶性成膜剂、柠檬酸、乙二酸、硫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光亮剂、去离子水。该不锈钢拉丝面板用无毒钝化剂,具有可快速清除顽固氧化皮,且其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钝化作用。
[0004]如何提供一种连续高效的不锈钢丝表面清洗方案,即成为本技术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合电解连续去除氧化皮和刷洗的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导电辊、电解槽单元和刷洗单元,不锈钢丝从导电辊引入和导出,引入的不锈钢丝经电解槽单元电解去除氧化皮,导出的不锈钢丝经刷洗单元清洁;其特征在于:
[0008]导电辊,为金属制成并与电解电源一极电连接,滚动引入和导出并与不锈钢丝构成电接触;
[0009]电解槽单元,包括水密扣合在一起的上槽板和下槽板,两者的扣合面对应开设有数道过线槽,过线槽间为互通结构,在过线槽的端部和槽间对应嵌设有隔离垫和支撑垫,隔离垫和支撑垫为绝缘材料成型,并能将经过的不锈钢丝支撑悬空在过线槽间;所述上槽板上设置有溢水管和排气管,排气管的管口位置高于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低位的回收桶连通;所述下槽板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高位设置的供液桶连通,并形成落差供液;在下槽板两端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下部连接有回流管,由回流管接入回收桶;所述回收桶中的电解液经水泵抽送至供液桶内;所述上、下槽板由不锈钢制成,并与电解电源的另一极电连接;
[0010]刷洗单元,包括有电机、旋转轴和钢丝刷片;所述钢丝刷片安装在旋转轴两端,旋转轴在电机驱动下带动钢丝刷片一同旋转,并对穿过旋转轴的不锈钢丝进行刷洗。
[0011]所述导电辊为一对布置在等高度上,导电辊的辊面加工有螺旋形槽道,一条不锈钢丝经两导电辊迂回数次;在两导电辊之间,设置有同样结构的上层电解槽单元和下层电解槽单元,上层电解槽单元与导电辊上表面等高、下层电解槽单元与导电辊下表面等高,迂回于导电辊间的不锈钢丝对应穿过上层和下层电解槽单元。
[0012]所述在两导电辊之间设置有两对以上电解槽单元,形成串联电解结构。
[0013]所述导电辊为一对布置在等高度上,导电辊表面加工有与电解槽单元上过线槽个数相等的环槽,每个环槽搭载一根不锈钢丝;电解槽单元设置在与导电辊上表面齐平的位置,从电解槽单元出来的不锈钢丝经导电辊导出后,每根对应一刷洗单元。
[0014]所述集液槽远离下槽板一侧边沿上设置有一绝缘材料成型的导向垫,该导向垫上开设有与过线槽对应的槽口。
[0015]所述排气管直接连通过线槽,每条过线槽上均布有数根直立的排气管。
[0016]本技术具有流程设计合理、设备结构紧凑、连续作业的特点;尤其可借助上、下槽板作为电解的一极,又利用穿过的不锈钢丝作为另一极,能均匀作用于不锈钢丝表面,实现不锈钢丝快速通过,连续高效去除氧化皮的目的;而且可根据场所和流程灵活设计电解槽的数量,以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示意图
[0019]图2为电解槽单元示意图
[0020]图3为电解槽单元电解液循环示意图
[0021]图4为电解槽单元分解示意图
[0022]图5为刷洗单元分解示意图
[0023]其中
[0024]100—导电辊
ꢀꢀꢀꢀꢀꢀ
101—螺旋形槽道
[0025]200—电解槽单元
[0026]1—上槽板
ꢀꢀꢀꢀꢀꢀꢀꢀ
11—溢水管
ꢀꢀꢀꢀꢀꢀꢀ
12—排气管
[0027]2—下槽板
ꢀꢀꢀꢀꢀꢀꢀꢀ
21—进水管
ꢀꢀꢀꢀꢀꢀꢀ
22—集液槽
ꢀꢀꢀꢀꢀꢀꢀ
23—回流管
[0028]3—过线槽
ꢀꢀꢀꢀꢀꢀꢀꢀ
31—隔离垫
ꢀꢀꢀꢀꢀꢀꢀ
32—支撑垫
ꢀꢀꢀꢀꢀꢀꢀ
33—导向垫
[0029]4—回收桶
ꢀꢀꢀꢀꢀꢀꢀꢀ
5—供液桶
ꢀꢀꢀꢀꢀꢀꢀꢀ
6—不锈钢丝
[0030]300—刷洗单元
[0031]301—电机
ꢀꢀꢀꢀꢀꢀꢀꢀ
302—旋转轴
ꢀꢀꢀꢀꢀꢀ
3021—筒形腔室
ꢀꢀꢀ
2022—端盖
[0032]303—钢丝刷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图1至图5,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导电辊100、电解槽单元200和刷洗单元300,不锈钢丝6从导电辊100引入和导出,引入的不锈钢丝经电解槽单元200电解去除氧
化皮,导出的不锈钢丝经刷洗单元300清洁;其中:
[0034]导电辊100,为金属制成并与电解电源一极电连接,滚动引入和导出并与不锈钢丝6构成电接触;而导电辊100表面有两种结构,一是加工有螺旋形槽道101,二是加式有复数道环槽;一对导电辊100能借助螺旋形槽道101,使一根不锈钢丝6迂回多次,实现重复多次电解去除氧化皮。而后者即可在一对导电辊100间同时引入和导出复数根不锈钢丝,进行电解作业,这里需配合较长或多个电解槽单元来完成。
[0035]电解槽单元200,包括水密扣合在一起的上槽板1和下槽板2,两者的扣合面对应开设有数道过线槽3,过线槽3间为互通结构,在过线槽3的端部和槽间对应嵌设有隔离垫31和支撑垫32,隔离垫31和支撑垫32为绝缘材料成型,并能将经过的不锈钢丝6支撑悬空在过线槽3间,避免与过线槽3接触造成短路。
[0036]上槽板1上设置有溢水管11和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管口位置高于溢水管11,既保证顺畅排气,也避免带出电解液,进一步,排气管12直接连通过线槽3,每条过线槽3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丝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导电辊(100)、电解槽单元(200)和刷洗单元(300),不锈钢丝从导电辊(100)引入和导出,引入的不锈钢丝经电解槽单元(200)电解去除氧化皮,导出的不锈钢丝经刷洗单元(300)清洁;其特征在于:导电辊(100),为金属制成并与电解电源一极电连接,滚动引入和导出并与不锈钢丝(6)构成电接触;电解槽单元(200),包括水密扣合在一起的上槽板(1)和下槽板(2),两者的扣合面对应开设有数道过线槽(3),过线槽(3)间为互通结构,在过线槽(3)的端部和槽间对应嵌设有隔离垫(31)和支撑垫(32),隔离垫(31)和支撑垫(32)为绝缘材料成型,并能将经过的不锈钢丝(6)支撑悬空在过线槽(3)间;所述上槽板(1)上设置有溢水管(11)和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管口位置高于溢水管(11),所述溢水管(11)与低位的回收桶(4)连通;所述下槽板(2)上设置有进水管(21),进水管(21)与高位设置的供液桶(5)连通,并形成落差供液;在下槽板(2)两端设置有集液槽(22),集液槽(22)下部连接有回流管(23),由回流管(23)接入回收桶(4);所述回收桶(4)中的电解液经水泵抽送至供液桶(5)内;所述上槽板(1)、下槽板(2)由不锈钢制成,并与电解电源的另一极电连接;刷洗单元(300),包括有电机(301)、旋转轴(302)和钢丝刷片(303);所述钢丝刷片(303)安装在旋转轴(302)两端,旋转轴(302)在电机(301)驱动下带动钢丝刷片(303)一同旋转,并对穿过旋转轴(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王佳伟戴瑞奇王瑞清林福亨
申请(专利权)人:伊拓福建不锈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