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32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主管道;主管道的一端设有连接器;主管道上还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中部设有槽口;所述连接器上还设有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第一充气口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通;第二充气口与第三气囊连通;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气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连接处嵌顿于后鼻孔,起到预防鼻腔分泌物后流的后鼻孔密封隔离作用;第二气囊的一端与腺样体贴合,随着气源的不断进入,第二气囊促使腺像体向鼻咽部处移动,将腺像体暴露在手术视野中,以便于医生对腺像体进行手术;利用第三气囊胀气时联合卡扣的牵拉作用,在保护悬雍垂及软腭鼻咽面的同时扩大手术视野。扩大手术视野。扩大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鼻腔、鼻咽部及腺像体手术中,目前较为常见的术野暴露方法是采用导尿管从一侧鼻孔塞入,从口腔引出,然后将两端用血管钳闭合形成一个环,将软腭牵拉暴露鼻咽部;虽然上述方式可以辅助鼻腔及腺像体手术,但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例如做鼻腔手术时术中血液及分泌物易从后鼻孔处流入鼻咽部导致呛咳误吸现象频发;较大的腺像体突向后鼻孔处,难以暴露,导致手术视野较差,易损伤到鼻咽部、咽喉部,引起并发症;导尿管在手术中位置不稳定,牵拉的导尿管易压迫损伤鼻腔和悬雍垂及软腭鼻咽面,导致黏膜受损水肿,带来术后不必要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彼此相通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的中部设有槽口;其中,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气膨胀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连接处嵌顿于后鼻孔;所述第二气囊的与腺像体贴合,随着气源的不断进入,所述第二气囊促使腺像体向鼻咽部处移动。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用于抵触在悬雍垂及软腭鼻咽面的第三气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连接器,且所述连接器上还设有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卡扣,且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卡扣。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囊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还设有抗热涂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气口给所述第一气囊供气,且所述第二充气口给所述第三气囊供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气口与所述第二充气口上均通过设有的单向阀,以阻止气源向外泄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道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或硅橡胶或聚氯乙烯,且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所述第三气囊的材质相同,均为天然橡胶或硅橡胶或聚氯乙烯。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主管道从一侧鼻孔塞入,从口腔出,然后将主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调节闭合以使其形成一个环,将软腭牵拉暴露鼻咽部,此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在做鼻腔手术时可以防止术中血液及分泌物流入鼻咽部,导致呛咳误吸现象的发生;
[0013]2.利用槽口卡入后鼻孔,用于加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固定的同时当第二气囊充气后,可有效的将腺样体推向鼻咽部,便于术中陪腺样体的暴露防止腺样体手术中后鼻孔的损伤;
[0014]3.由于该设备在气囊充气后可以提升该设备在鼻腔内部的稳定性,故而有效避免该设备晃动,进而减少机械损伤鼻腔、悬雍垂及软腭鼻咽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手术中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管道;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第一卡扣;6、第一充气口;7、第二卡扣;8、第二充气口;9、连接器;10、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正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还设有彼此相通的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2和所述第二气囊3的中部设有槽口10;其中,所述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进气膨胀时,所述槽口10与后鼻孔贴合;所述第二气囊3与腺像体贴合,随着气源的不断进入,所述第二气囊促3使腺像体向鼻咽部处移动。
[0020]综上所述,主管道1从一侧鼻孔塞入,从口腔出,然后将主管道1的另一端闭合以使其形成一个环,将软腭牵拉暴露鼻咽部,当第二气囊3充气时,在做鼻腔手术时可以防止术中血液及分泌物流入鼻咽部,导致呛咳误吸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利用槽口10卡入后鼻孔,用于加强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固定的同时当第二气囊3充气后,可有效的将腺样体推向鼻咽部,便于术中腺样体的暴露防止腺样体手术中后鼻孔的损伤。
[0021]有基于此,由于该设备在气囊充气后可以提升该设备在鼻腔内部的稳定性,故而
有效避免该设备晃动,进而减少机械损伤鼻腔、悬雍垂及软腭鼻咽面。
[002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由于所述主管道1上还设有用于抵触在悬雍垂处的第三气囊4,利用第三气囊4对悬雍垂及软腭鼻咽面进行保护,故而可以进一步的解决了导尿管对软腭及悬雍垂的磨损,导致软腭及悬雍垂出现水肿的情况。
[0023]进一步的,由于所述主管道1上还设有连接器9,且所述连接器9上还设有第一充气口6和第二充气口8;由于连接器9的设置,使得连接器9可以与主管道1可拆卸,进而便于对连接器9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对主管道1的内部进行清洗;其中,连接器9为圆柱状,利用胶水粘接在主管道1上或者直接将连接器9插入到主管道1的一端或者利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将连接器9安装至主管道1上。
[0024]为了便于主管道1位于外部的两端相互闭合,所述主管道1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卡扣5,且所述主管道1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卡扣7,利用第一卡扣5和第二卡扣7连接,故而便于将主管道1位于外部的两端进行闭合;另外,为了增强主管道1的牵拉能力,当第一卡扣5穿过第二卡扣7后,拉紧第一卡扣5,故而又使得主管道1在鼻腔和口腔内的内径变小,以增强主管道1的牵拉能力;其中,第一卡扣5与第二卡扣7的连接方式还可以参照扎带的连接方式,例如:第一卡扣5设置成圆珠,第二卡扣7设置成圆孔;利用圆珠穿过圆孔实现主管道1内径的调节或者在第一卡扣5上设置齿槽,在第二卡扣7上设置棘轮,利用棘轮与齿槽连接,实现主管道1内径的调节。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还设有彼此相通的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2)和所述第二气囊(3)的中部设有槽口(10);其中,所述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进气膨胀时,所述槽口(10)嵌顿于后鼻孔;所述第二气囊(3)的与腺像体贴合,随着气源的不断进入,所述第二气囊促(3)使腺像体向鼻咽部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上还设有用于抵触在软腭鼻咽面近悬雍垂处的第三气囊(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上还设有连接器(9),且所述连接器(9)上还设有第一充气口(6)和第二充气口(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及腺样体手术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思文方建静纪委平刘凡理项松洁倪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