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1318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其代用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代用茶所需要的原材料;S2:根据S1中准备的原材料的原材属性进行预处理,其中软性原材不需要进行剪切,硬性原材剪切成1.5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和食品两个
,尤其涉及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在对自己健康意识的加强,从治病到未治病的观点转换,养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医药和养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药食同源目录的不断完善催化了养生从药与食的市场应用。药食同源食品代用茶及中药饮片代用茶逐渐成为日常的健康饮食习惯。
[0003]现有市场的药食同源食品代用茶为混合配方型代用茶,以原生态中药饮片形状混合比例散装而成。
[0004]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因为配方原材的形状不一,在包装上无法形成统一产品形态规格标准,考虑到包装上的问题更会在配方的比重上减少而达成包装的美感。
[0005]②
药食同源食品代用茶为配方原材原生态混出而成,在配方原材料上存在可能的农残、细菌成为市场消费者潜在的顾虑。
[0006]③
药食同源食品代用茶为配方原生态混装而成,代用茶在冲泡过程中让消费者放心的亲眼所见了配方原材的形态,但在冲泡中对配方原材的成分溶释程度较差,限制了代用茶在养生的作用。
[0007]另外中药饮片代用茶多为单品药食同源原材,使得单品的原材在养生的作用单一,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经常要购买多种中药食材代用茶而且又不知道使用克重,对中药饮片代用茶在市场消费场景的不便利制约了普及作用。
[0008]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001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准备好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代用茶所需要的原材料;
[0012]S2:根据S1中准备的原材料的原材属性进行预处理,其中软性原材不需要进行剪切,硬性原材剪切成1.5cm
×
1.5cm范围内的规格;
[0013]S3:将S2中处理后的每种原材料分别利用一个前端输送设备进行输送到对应的称重设备上,称重设备分别对相应的一种原材料进行称重,将称重设备称重后的原材料进行放置到对应的支输送带上,所有支输送带所输送的原料均输送到主输送带上;
[0014]S4:S3中主输送带所汇集的所有原材料进行输送到旋转混合仓内,旋转混合仓在原料投入后,旋转混合仓对其内部的原材料进行高速搅拌混合8

10min;
[0015]S5:S4中的旋转混合仓通过蒸汽雾化仓顶部的投料仓将原料输送到蒸汽雾化仓内;
[0016]S6:蒸汽设备通过蒸汽输送管对蒸汽雾化仓内的原料进行蒸汽雾化软化操作,达到对原料表面可能存在的农残、细菌进行消杀处理和纤维壁软化处理;
[0017]S7:S6中蒸汽雾化仓将经过蒸汽雾化软化操作后的原料通过推力带输送到压制成型设备模具中,压制成型设备模具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成型操作,得到成型的产品,成型的产品在压制成型设备模具进行静置0.3

5s,利用所述原材料中的果胶进行粘合;
[0018]S8:S7中压制成型设备模具利用其出仓口将静置后的成型产品输送到平面容器内;
[0019]S9:S8中盛装有产品的平面容器利用尾部输送设备进行输送到烘干设备中,烘干设备对其内部的产品进行烘干处理4

8h,最终得到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
[0020]优选的,所述成型的产品的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或正方体或三角体或圆锥体。
[0021]优选的,所述S3中,称重设备为多头称重设备。
[0022]优选的,所述S6中,蒸汽设备输出的蒸汽温度设置为110

130℃,且蒸汽雾化仓蒸汽雾化软化操作的时间设置为0.3

5s。
[0023]优选的,所述S7中,压制成型设备模具由液压设备提供成型的驱动力。
[0024]优选的,所述S9中,烘干设备的内部烘干温度设置为40

60℃。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设备,包括多个称重设备、旋转混合仓、蒸汽雾化仓、蒸汽设备、压制成型设备模具、平面容器、尾部输送设备和烘干设备,每个称重设备的左侧匹配有一个前端输送设备,每个称重设备的右侧匹配有一个支输送带,多个支输送带的右侧配合有同一个与旋转混合仓进料口相配合的主输送带,旋转混合仓的出料口连通并固定有一个固定安装在蒸汽雾化仓进料口的投料仓,蒸汽雾化仓的蒸汽进口和蒸汽设备的蒸汽出口连通并固定有一个蒸汽输送管,蒸汽雾化仓的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推力带,蒸汽雾化仓的出料口通过推力带将经过蒸汽雾化软化操作后的原料输送到压制成型设备模具内,压制成型设备模具上安装有一个提供成型驱动力的液压设备,压制成型设备模具的出仓口与平面容器相配合,平面容器通过尾部输送设备输送到烘干设备内。
[002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快速高温蒸汽雾化对原材料进行清杀灭菌,高温蒸汽雾化还可以软化原材纤维壁,再结合压制成型达到原材料的营养成份在冲泡中更有效的溶释,另外被压制成型的原材料可以标准化产品形态及规格,便于市场商业化。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前端输送设备;2、称重设备;3、支输送带;4、主输送带;5、旋转混合仓;6、投料仓;7、蒸汽雾化仓;8、蒸汽设备;9、压制成型设备模具;10、液压设备;11、平面容器;12、尾部输送设备;13、烘干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30]实施例一
[0031]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准备好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代用茶所需要的原材料:人参3克、玛啡2克、黄精3克、枸杞3克、桑葚子3克、红枣3克;
[0033]S2:根据S1中准备的原材料的原材属性进行预处理,其中枸杞和桑葚子属于软性原材,不需再进行剪切,把人参、黄精、玛啡和红枣剪切成1.5cm
×
1.5cm范围内的规格;
[0034]S3:将S2中处理后的每种原材料分别利用一个前端输送设备1进行输送到对应的称重设备2上,其中称重设备2为多头称重设备,称重设备2分别对相应的一种原材料进行称重,将称重设备2称重后的原材料进行放置到对应的支输送带3上,所有支输送带3所输送的原料均输送到主输送带4上;
[0035]S4:S3中主输送带4所汇集的所有原材料进行输送到旋转混合仓5内,旋转混合仓5在原料投入后,旋转混合仓5对其内部的原材料进行高速搅拌混合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代用茶所需要的原材料;S2:根据S1中准备的原材料的原材属性进行预处理,其中软性原材不需要进行剪切,硬性原材剪切成1.5cm
×
1.5cm范围内的规格;S3:将S2中处理后的每种原材料分别利用一个前端输送设备(1)进行输送到对应的称重设备(2)上,称重设备(2)分别对相应的一种原材料进行称重,将称重设备(2)称重后的原材料进行放置到对应的支输送带(3)上,所有支输送带(3)所输送的原料均输送到主输送带(4)上;S4:S3中主输送带(4)所汇集的所有原材料进行输送到旋转混合仓(5)内,旋转混合仓(5)在原料投入后,旋转混合仓(5)对其内部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3

10min;S5:S4中的旋转混合仓(5)通过蒸汽雾化仓(7)顶部的投料仓(6)将原料输送到蒸汽雾化仓(7)内;S6:蒸汽设备(8)通过蒸汽输送管对蒸汽雾化仓(7)内的原料进行蒸汽雾化软化操作,达到对原料表面可能存在的农残、细菌进行消杀处理和纤维壁软化处理;S7:S6中蒸汽雾化仓(7)将经过蒸汽雾化软化操作后的原料通过推力带输送到压制成型设备模具(9)中,压制成型设备模具(9)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成型操作,得到成型的产品,成型的产品在压制成型设备模具(9)进行静置0.3

5s,利用所述原材料中的果胶质进行粘合;S8:S7中压制成型设备模具(9)利用其出仓口将静置后的成型产品输送到平面容器(11)内;S9:S8中盛装有产品的平面容器(11)利用尾部输送设备(12)进行输送到烘干设备(13)中,烘干设备(13)对其内部的产品进行烘干处理4

8h,最终得到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食同源及中药饮片的代用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的产品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本草堂厦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