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0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能够防止由于在管路的开口部设置盖构件而引起在管路与盖构件之间产生凹凸、台阶。盖部(3)的配置于管路(1)的内部侧的面(3a)的形状形成为曲面。优选的是,在从管路(1)的内部观察时,该面(3a)的靠管路(1)侧的形状能够设为凹陷的弯曲形状。进一步优选的是,盖部(3)的靠管路(1)侧的面(3a)的形状能够设为具有与管路(1)的内部的圆周相同或近似的曲率半径的曲面形状。如此,在盖部(3)、开口部(1a)的间隙(1b)周边不易产生聚合物,能够比以往降低清扫的频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进行(甲基)丙烯酸等易聚合性物质的制造、纯化等的反应器、蒸馏塔以及附属于这些设备的热交换器、槽等中,出于内部状态的确认、样品的抽取等目的,通常设有人孔、手孔等。特别是,在对易聚合性物质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在人孔、手孔等发生聚合,而提案有各种各样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处理装置,其将管状构件朝向装置内部并向下倾斜地配置,该管状构件用于相对于装置内导入或取出作为气体、液体、固体或它们的混合相的流体。
[0004]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在人孔喷嘴与氧化反应器主体之间设置分隔板,从而消除自反应器主体内表面凹陷的凹处,并稳定地进行反应器主体内的氧化反应。
[0005]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在蒸馏塔的人孔放入芯体,从而消除无用空间。
[0006]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一种技术,以将喷嘴的中途阻断的方式配置铝箔,从而抑制易聚合性物质向喷嘴内进入。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81050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230827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

39403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

1495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4]在上述各文献所记载的装置中,设有用于将装置主体的管路内壁与人孔开口之间分隔的盖构件。但是,对于由于配置盖构件而在装置主体的管路内壁与盖构件之间产生的凹凸、台阶即在沿着与管路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会产生的凹凸、台阶的消除方法,并未特别提及。
[0015]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分隔板与止挡件抵接地配置,在装置主体与分隔板之间形成有带棱角的凹处。在该凹处中,气体或液体会滞留以及冷凝,由此形成聚合物。
[0016]若聚合物固着于人孔等管状构件与装置主体之间、或管状构件的固定治具,则不仅使它们的装卸非常困难,而且该聚合物还可能引起装置自身的闭塞、制造效率的下降等。因此,需要以较短的周期进行清扫装置主体等维护。
[0017]上述各文献所记载的盖构件或分隔构件能够减少人孔开口的无用空间,而抑制聚合。但是,特别是,若人孔口径等较大,则由于上述盖构件或分隔构件的配置而产生的凹凸
部分、台阶部分增大,其聚合抑制效果不充分。另外,即使在口径较小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对聚合性较高的单体进行处理的情况、装置内的温度较高等容易聚合的条件下,在微小的凹凸部分、台阶部分也会产生聚合物。因此,需要用于抑制上述凹凸部分、台阶部分的新的办法。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通过在向管路的开口部配置盖构件时减少管路与盖构件之间的凹凸、台阶,从而能够抑制、防止在管路产生聚合物。
[001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0]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具有:管路,其能够供易聚合性物质含有物流通;管状构件,其自所述管路突出设置,借助形成于所述管路的开口部而与所述管路的内部连通;以及盖部,其将所述管路的内部与所述管状构件分隔,所述盖部的配置于所述管路的内部侧的面的形状是曲面,并且,该盖部以封堵所述开口部的至少局部的方式在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之间隔开间隙地配置。
[002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盖部的配置于管路的内部侧的面的形状是曲面,因此在管路与盖部之间不易产生凹凸、台阶。因此,在盖部、开口部或者两者之间的间隙周边不易产生聚合物,能够比以往降低清扫等维护的频率。其结果,能够达成伴随连续运行时间的增加而产生的生产性的提高、维护费用的削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处理装置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剖视图。
[0024]图2是处理装置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3A是用于说明盖部的曲面形状的x

y剖视图。
[0026]图3B是用于说明盖部的曲面形状的y

z剖视图。
[0027]图4是覆盖开口部的盖部的主视图。
[0028]图5是变形例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6是变形例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0030]图7是变形例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管路;1a、开口部;1b、间隙;1c、管路的内部;2、管状构件;2a、凸缘部;2b、支承构件;2c、外侧开口部;3、盖部;3a、盖部的靠管路侧的面;4、外盖;5、气体供给部;5a、5b、5c、孔部;6、连接部;7、固定构件;8、固定构件;10、温度调整部;100、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S、投影面积;z、管路的延伸方向;y、与z正交且自管路的中心朝向管状构件的方向;x、与yz平面正交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易聚合性物质”是指,能够利用温度、压力、混合接触、光等进行聚合的自由基聚合性的单体。作为这样的易聚合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
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等不饱和羧酸以及它们的酯体。
[0035]作为能够构成上述不饱和羧酸和酯体的含羟基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碳数为1以上且12以下的脂肪族醇或脂环式醇,作为这样的含羟基化合物,可列举出: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1

戊醇、2

戊醇、3

戊醇、环戊醇、1

己醇、2

己醇、3

己醇、环己醇、1

庚醇、2

庚醇、3

庚醇、1

辛醇、异辛醇、2

乙基己醇、异壬醇、月桂醇等一元醇;乙二醇、1,2

丙二醇等多元醇;等,它们既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具有分支。
[0036]优选的易聚合性物质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

乙基己酯、丙烯酸2

羟基乙酯、丙烯酸2

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丙酯,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0037]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处理”是指,反应、蒸馏、提取、吸收、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中,该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具有:管路,其能够供易聚合性物质含有物流通;管状构件,其自所述管路突出设置,借助形成于所述管路的开口部而与所述管路的内部连通;以及盖部,其将所述管路的内部与所述管状构件分隔,所述盖部的配置于所述管路的内部侧的面的形状是曲面,并且,该盖部以封堵所述开口部的至少局部的方式配置,在该盖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中,在从所述管路的内部侧观察时,所述盖部的配置于所述管路的内部侧的面呈凹状地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管路的与所述管路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是圆形,在下述式(1)中,满足X≤0.5,D:管路的半径,d:管状构件的半径,L:以所述盖部的靠所述管路内侧的面与所述管路的内壁面在同一半径的圆上相一致的情况下的位置为基准点,所述盖部比基准点向管路的内侧或外侧偏移而凹陷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管状构件的内径为80m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易聚合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开口部的主视时,所述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冈慎悟野本耕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