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46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大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其包括拱棚本体,拱棚本体内设有首尾相连接的环形水管,环形水管上设有两进水管,还包括一端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的灌溉软管,灌溉软管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连接杆;还包括两个两端均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的连接管,两连接管同一端与环形水管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进水管的两端;连接管的上端部连接有多个雾化管;环形水管以及连接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其内水流流通以及关闭的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环形水管与连接管进行结合,较佳的简化了对于食用菌灌溉的管路结构,使得人们无需单独设置浇灌管以及雾化管,从而较佳的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从而较佳的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从而较佳的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拱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

技术介绍

[0002]拱棚种植的过程中,在食用菌不同的生长周期,需用不同的灌溉的方式对食用菌进行灌溉,例如在胚芽时期,需对其根部进行浇灌,在生长期,多以雾化灌溉的方式对食用菌进行灌溉。目前,现有的雾化灌溉管以及浇灌管通常为两根独立的管道,从而导致在安装雾化灌溉管以及浇灌管道时需耗费较多的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4]一种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其包括拱棚本体,拱棚本体内设有首尾相连接的环形水管,环形水管上设有两进水管,还包括一端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的灌溉软管,灌溉软管上设有灌溉软管出水口,灌溉软管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连接杆;还包括两个两端均与环形水管相连接的连接管,两连接管同一端与环形水管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进水管的两端;连接管的上端部连接有多个雾化管,雾化管上设有雾化管出水口;环形水管以及连接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其内水流流通以及关闭的阀门。
[0005]本技术通过将环形水管与连接管进行结合,较佳的简化了对于食用菌灌溉的管路结构,使得人们无需单独设置浇灌管以及雾化管,从而较佳的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0006]作为优选,灌溉软管的数量为两组,环形水管的内壁上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两进水管之间的连接头,灌溉软管的一端与连接头相连接。
[0007]本技术中,通过连接头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环形水管与灌溉软管之间的连接。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环形水管中心处且沿环形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杆的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放置槽开口。
[0009]本技术中,通过底座以及第一放置槽的设置,能够避免灌溉软管在使用时发生位移,从而较佳的提升了该食用菌双面拱棚在运行时稳定性。
[0010]作为优选,底座上设有垂直于底座设置的支杆,支杆上设有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杆高度方向设置的架杆,架杆的中心处与支杆的上端部相连接。
[0011]本技术中,通过支杆以及架杆的设置,能够通过钢丝等工具将雾化管固定于架杆上。
[0012]作为优选,架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均连接有条形座,条形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杆的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放置槽开口。
[0013]本技术中,通过条形座以及第二放置槽的设置,能够将灌溉软管拉起,避免了
灌溉软管对食用菌的收割造成干扰。
[0014]作为优选,连接杆上设有若干个沿连接杆长度方向设置的方形通孔,方形通孔的一端内壁上设有连接杆通孔,方形通孔中与连接杆通孔所在侧壁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直径小于灌溉软管管径的固定杆。
[0015]本技术中,通过固定杆的设置,能够通过钢丝将灌溉软管的端部固定于固定杆上,从而实现灌溉软管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以及对于灌溉软管的封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的拱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中的环形水管以及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连接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1中智控设备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其包括拱棚本体100,拱棚本体100内设有首尾相连接的环形水管110,环形水管110 上设有两进水管120,还包括一端与环形水管110相连接的灌溉软管130,本实施例中,灌溉软管130的数量为两组,环形水管110的内壁上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两进水管120之间的连接头210,灌溉软管130的一端与连接头210相连接。灌溉软管130上设有灌溉软管出水口,灌溉软管130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连接杆140;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灌溉软管130与连接杆140之间的连接,在连接杆140上设有若干个沿连接杆140长度方向设置的方形通孔410,方形通孔410 的一端内壁上设有连接杆通孔420,方形通孔410中与连接杆通孔420所在侧壁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直径小于灌溉软管130管径的固定杆430。还包括设置于环形水管110中心处且沿环形水管110长度方向设置的底座180,底座180上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杆140的第一放置槽310,第一放置槽3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放置槽开口320。底座180上设有垂直于底座180设置的支杆330,支杆330上设有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杆330高度方向设置的架杆340,架杆340的中心处与支杆330 的上端部相连接。架杆340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均连接有条形座350,条形座350上设有用于放置连接杆140的第二放置槽360,第二放置槽36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放置槽开口370。
[0024]还包括两个两端均与环形水管110相连接的连接管150,两连接管150同一端与环形水管110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进水管120的两端;连接管150的上端部连接有多个雾化管160,雾化管160上设有雾化管出水口;环形水管110以及连接管150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其内水流流通以及关闭的阀门170,本实施例中的阀门170可以为手动阀或电磁阀。
[0025]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拱棚在使用时,拉动连接杆140将灌溉软管130拉直,随后将食用菌种植于灌溉软管出水口处,在食用菌生长的过程中,在胚芽时期,打开环形水管110上
的阀门170并关闭连接管150上的阀门170,将外界水源与进水管120相连接,使得水流从灌溉软管出水口流出对食用菌进行浇灌,当食用菌进入生长期,关闭环形水管110上的阀门170并打开连接管150上的阀门 170,使得水流对能够对食用菌雾化灌溉。
[0026]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拱棚通过将环形水管110与连接管150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实现对于食用菌根部的浇灌,还能够对食用菌进行雾化灌溉;同时通过将环形水管110与连接管150进行结合,较佳的简化了对于食用菌灌溉的管路结构,使得人们无需单独设置浇灌管以及雾化管,从而较佳的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0027]其中,通过连接头210的设置,能够将灌溉软管130的一端套在连接头210 上,随后通过钢丝将灌溉软管130的端部固定于连接头210上,从而可较为方便的实现环形水管110与灌溉软管130之间的连接。
[0028]其中,通过固定杆430的设置,能够将灌溉软管130的一端穿过连接杆通孔420套在固定杆430上,随后通过钢丝将灌溉软管130的端部固定于固定杆 430上,从而实现灌溉软管130与连接杆140之间的连接以及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拱棚本体(100),拱棚本体(100)内设有首尾相连接的环形水管(110),环形水管(110)上设有两进水管(120),还包括一端与环形水管(110)相连接的灌溉软管(130),灌溉软管(130)上设有灌溉软管出水口,灌溉软管(130)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有连接杆(140);还包括两个两端均与环形水管(110)相连接的连接管(150),两连接管(150)同一端与环形水管(110)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进水管(120)的两端;连接管(150)的上端部连接有多个雾化管(160),雾化管(160)上设有雾化管出水口;环形水管(110)以及连接管(150)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其内水流流通以及关闭的阀门(1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其特征在于:灌溉软管(130)的数量为两组,环形水管(110)的内壁上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两进水管(120)之间的连接头(210),灌溉软管(130)的一端与连接头(2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智控设备的食用菌双面拱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环形水管(110)中心处且沿环形水管(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东马聪张建华王琛朱丹冯锐李永梅刘俭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