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2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包括进水控制半体、排水控制半体和控温主体,所述双排过水框架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道,且双排过水框架下方设置有第一纵向阀体,所述第一纵向阀体内部顶端固定有镂空架,且镂空架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纵向阀体内部固定有密封环,且密封环上安装有锥体,所述双排过水框架顶面设置有调节框架,且调节框架上开设有凹槽。该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通过拉杆上的限位珠配合调节框架来实现锥体与密封环之间的分离和密封,同时调节框架上的凹槽环形阵列四组,且深度依次变深,这种方式使得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同时能够实现流量的调节功能,使得装置更加的实用。得装置更加的实用。得装置更加的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


[0001]本技术涉及调温水排
,具体为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备和电子元件被大量使用,在这些零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拥有良好的温控系统成为目前很多设备运作效能以及可靠度的一大关键因素,为了降低发热的元件的工作温度,现在市场上一般使用水排装置来对其进行温度调控。但是,目前使用的水排大多直接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不具有调控装置,没法对流量进行调控,管路不利于清洗,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水排大多直接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不具有调控装置,没法对流量进行调控,管路不利于清洗,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包括进水控制半体、排水控制半体和控温主体,所述进水控制半体包括双排过水框架、进水管道、第一纵向阀体、第一排水阀、单向阀、连接管道、镂空架、弹簧、密封环、锥体、拉杆、限位珠、拉把、位移传感器、调节框架、凹槽和橡胶密封圈,所述双排过水框架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道,且双排过水框架下方设置有第一纵向阀体,所述第一纵向阀体上安装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下方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纵向阀体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道,且连接管道末端连接有控温主体输入端,所述第一纵向阀体内部顶端固定有镂空架,且镂空架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纵向阀体内部固定有密封环,且密封环上安装有锥体,所述锥体上连接有拉杆,且拉杆顶端固定有拉把,所述拉杆上开设有限位珠,且拉杆贯穿于镂空架的中心,所述拉杆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双排过水框架顶面设置有调节框架,且调节框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双排过水框架内部顶面一体硫化有橡胶密封圈;
[0005]所述排水控制半体包括双排过水框架、排水管道、流量计、第二纵向阀体、第二排水阀、清洁阀门、连接管道、镂空架、弹簧、密封环、锥体和限位杆,所述双排过水框架上连接有排水管道,且双排过水框架上嵌入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双排过水框架下方设置有第二纵向阀体,所述第二纵向阀体上安装有第二排水阀,所述第二纵向阀体上设置有清洁阀门,所述第二纵向阀体下方连接有连接管道,且连接管道另一端连接有控温主体输出端,所述第二纵向阀体顶面固定有镂空架,且镂空架下方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二纵向阀体内部固定有密封环,且密封环上安装有锥体,所述锥体上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于镂空架的中心。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阀的位置位于密封环的上方,且单向阀位于密封环的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阀的位置位于密封环的上方,且清洁阀门位于密封环的下
方。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与第一纵向阀体和第二纵向阀体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锥体通过弹簧与密封环构成涨紧结构,且锥体与密封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密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拉杆与调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拉杆与锥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且锥体的直径尺寸均小于第一纵向阀体和第二纵向阀体两者的内部直径尺寸。
[0012]优选的,所述凹槽围绕调节框架的中轴线环形阵列有四组,且凹槽的深度尺寸依次变深。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
[0014](1)通过拉杆上的限位珠配合调节框架来实现锥体与密封环之间的分离和密封,同时调节框架上的凹槽环形阵列四组,且深度依次变深,这种方式使得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同时能够实现流量的调节功能,使得装置更加的实用;
[0015](2)设置有第一排水阀、单向阀、第二排水阀和清洁阀门,通过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配合能够实现对双排过水框架内的残留进行清理,并且位于密封环下方的残留污渍则可通过将带压气体从单向阀加注至装置内部,并且通过清洁阀门处排出,从而实现清洁功能,使得装置更加的实用;
[0016](3)流量计和位移传感器,在双排过水框架上安装有流量计来实现对内部流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在进行调节拉杆的时候通过位移传感器来实现拉杆位置的检测,以达到实现感应锥体与密封环的分离间隙。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双排过水框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拉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第二纵向阀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调节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双排过水框架;2、进水管道;3、排水管道;4、流量计;5、第一纵向阀体;6、第一排水阀;7、单向阀;8、第二纵向阀体;9、第二排水阀;10、清洁阀门;11、连接管道;12、控温主体;13、镂空架;14、弹簧;15、密封环;16、锥体;17、限位杆;18、拉杆;1801、限位珠;19、拉把;20、位移传感器;21、调节框架;2101、凹槽;22、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包括进水控制半体、排水控制半体和控温主体12,进水控制半体包括双排过水框架1、进水管道2、第一纵向阀体5、第一排水阀6、单向阀7、连接管道11、镂空架13、弹簧14、密封环15、锥体16、拉杆18、限位珠1801、拉把19、位移传感器20、调节框架21、凹槽2101和橡胶密封圈22,双排过水框架1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道2,且双排过水框架1下方设置有第一纵向阀体5,第一纵向阀体5上安装有第一排水阀6,第一排水阀6下方设置有单向阀7,第一纵向阀体5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道11,且连接管道11末端连接有控温主体12输入端,第一纵向阀体5内部顶端固定有镂空架13,且镂空架13下方设置有弹簧14,第一纵向阀体5内部固定有密封环15,且密封环15上安装有锥体16,锥体16上连接有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用直拉控制式水排,包括进水控制半体、排水控制半体和控温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控制半体包括双排过水框架(1)、进水管道(2)、第一纵向阀体(5)、第一排水阀(6)、单向阀(7)、连接管道(11)、镂空架(13)、弹簧(14)、密封环(15)、锥体(16)、拉杆(18)、限位珠(1801)、拉把(19)、位移传感器(20)、调节框架(21)、凹槽(2101)和橡胶密封圈(22),所述双排过水框架(1)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道(2),且双排过水框架(1)下方设置有第一纵向阀体(5),所述第一纵向阀体(5)上安装有第一排水阀(6),所述第一排水阀(6)下方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第一纵向阀体(5)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道(11),且连接管道(11)末端连接有控温主体(12)输入端,所述第一纵向阀体(5)内部顶端固定有镂空架(13),且镂空架(13)下方设置有弹簧(14),所述第一纵向阀体(5)内部固定有密封环(15),且密封环(15)上安装有锥体(16),所述锥体(16)上连接有拉杆(18),且拉杆(18)顶端固定有拉把(19),所述拉杆(18)上开设有限位珠(1801),且拉杆(18)贯穿于镂空架(13)的中心,所述拉杆(18)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20),所述双排过水框架(1)顶面设置有调节框架(21),且调节框架(21)上开设有凹槽(2101),所述双排过水框架(1)内部顶面一体硫化有橡胶密封圈(22);所述排水控制半体包括双排过水框架(1)、排水管道(3)、流量计(4)、第二纵向阀体(8)、第二排水阀(9)、清洁阀门(10)、连接管道(11)、镂空架(13)、弹簧(14)、密封环(15)、锥体(16)和限位杆(17),所述双排过水框架(1)上连接有排水管道(3),且双排过水框架(1)上嵌入安装有流量计(4),所述双排过水框架(1)下方设置有第二纵向阀体(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桦林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