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209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该混凝土搅拌装置中,搅拌仓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搅拌轴能转动地设于搅拌仓内且沿着搅拌仓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搅拌仓上设置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可以对混凝土原材进行初步处理,经由搅拌轴的搅拌之后,不同的原材混合形成成品混凝土,由于布料仓直接设置在搅拌仓的下游且与搅拌仓流体连通,成品混凝土不需要单独的运输就能直接输送至布料仓内进行深度混合,从而实现直接布料,相比于传统的分布的工序流程,这样将混凝土的搅拌和布料集成处理,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还能应对不同特殊种类混凝土对于输送时间的严苛要求,通配性大大增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施工领域,混凝土的搅拌和布料是常规的工序,前者是用于合成混凝土成品,而后者则是对混凝土成品的输出。混凝土的原材料在调整了一定的配比之后,经过搅拌装置的搅拌操作形成成品混凝土,保存并输送至布料设备内,并最终经由布料设备输出,实现混凝土设施的浇灌或摊铺。这样分步进行混合和布料的操作,一方面会因为盛装容器的改变,造成了原材料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殊地混凝土,凝固速度非常快,分装运输随后布料的形式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从而无法达到施工标准。
[0003]为此专利号为CN202110416074.3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就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移动式布料方法》,其中的布料设备就集成了对混凝土原料的搅拌合成以及对混凝土成品的布料这两个步骤,但是上述的设备仅仅对两个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整合,即虽然该设备中,借助于在布料机的一侧布置可移动式供料设备;在使用布料机布料时,使可移动式供料设备与布料机同向且同步移动并由可移动式供料设备向布料机进行供料。但是可移动设备并不属于装置本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场地的限制也往往不允许单独的设备进行移动,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实现混凝土搅拌和布料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
[0006]搅拌仓,具有供液体原料输入的第一进料口以及供固体原料输入的第二进料口;
[0007]搅拌轴,能转动地设于所述搅拌仓内且沿着搅拌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8]布料仓,邻近搅拌仓布置,且沿着混凝土的输出方向布置在所述搅拌仓的下游,其进口端与所述搅拌仓的出口端流体连通,所述布料仓内能转动地设置有布料绞龙。
[0009]为了方便集中供料,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布置在搅拌仓的第一端,所述搅拌仓的第二端设置有供混合后混凝土输出的第一导流口。
[0010]为了方便的借助于重力进行混凝土的输送,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口开设在搅拌仓的底壁上,对应所述布料仓布置在所述搅拌仓的下方,且其顶部开设有供搅拌仓内混凝土输入的第二导流口。
[0011]为了避免搅拌时对布料产生干涉,所述搅拌仓与布料仓上下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导流口开设在布料仓的第一端。
[0012]为了确保搅拌轴的动力供应,所述混凝土搅拌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布置在搅拌仓两端中的其中一端,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轴驱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联轴器,所述搅拌仓的侧部具有安装腔,所述
联轴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搅拌轴同轴。
[0014]为了确保输送难度较高的固体原料顺利的输送至搅拌仓内,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安装腔的上方,且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用来将第二进料口的处的原料输送至搅拌仓的传送机构。
[0015]具体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依次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从动轮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轮联动。
[0016]为了确保混凝土混合时搅拌均匀,所述搅拌轴有两个且在搅拌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两个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搅拌仓的底壁在搅拌轴之间的位置向上凸起设置。
[0017]具体地,每个搅拌轴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叶轮,各所述搅拌叶轮沿着对应搅拌轴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混凝土搅拌装置中,通过搅拌仓上设置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可以对混凝土原材进行初步处理,经由搅拌轴的搅拌之后,不同的原材混合形成成品混凝土,由于布料仓直接设置在搅拌仓的下游且与搅拌仓流体连通,成品混凝土不需要单独的运输就能直接输送至布料仓内进行深度混合,从而实现直接布料,相比于传统的分布的工序流程,这样将混凝土的搅拌和布料集成处理,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还能应对不同特殊种类混凝土对于输送时间的严苛要求,通配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布料仓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4]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仓10、搅拌轴15和布料仓20。上述的搅拌仓10具有第一进料口11和第二进料口1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进料口11和第二进料口12均布置在搅拌仓10的第一端,搅拌仓10的侧部具有安装腔30,其中第一进料口11供液体原料输入,而第二进料口12则是供固体原料输入,由于固体输入相对较为困难,需要专门的输送,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进料口12设置在安装腔30的上方,且安装腔30内还设置有用来将第二进料口12的处的原料输送至搅拌仓10的传送机构4。当然传送机构4可以是不同的实现形式,本实施例中的传送机构4包括主动轮41、从动轮42和传送带43,传送带43依次绕设在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上,从动轮42通过传送带43与主动轮41联动。
[0025]在固液两种原料输送至搅拌仓10内之后,需要通过搅拌来使两种原料混合,上述的搅拌轴15能转动地设于搅拌仓10内且沿着搅拌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搅拌轴15的动力来源是专门的驱动机构3,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搅拌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机构3,该驱动机构3布置在搅拌仓10两端中的其中一端,且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轴15驱动连接。这里的驱动机构3具体包括驱动器31和联轴器32,联轴器32设于安装腔30内,且驱动器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
32与搅拌轴15同轴。当然仅凭单一的搅拌轴15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混合作用,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功效,上述的搅拌轴15有两个且在搅拌仓1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两个搅拌轴15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搅拌仓10的底壁在搅拌轴15之间的位置向上凸起16设置。且每个搅拌轴15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叶轮17,各搅拌叶轮17沿着对应搅拌轴15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0026]当搅拌完成后,搅拌仓10内完全变成了成品的混凝土,搅拌仓10的第二端设置有供混合后混凝土输出的第一导流口13。此时随着搅拌动作的进行,逐渐成型的混凝土被搅拌轴15挤压,并输送至第一导流口13处,随后通过与第一导流口13对应的第二导流口14输送至布料仓20内,为了使上述的过程更加顺畅,本实施例中的布料仓20邻近搅拌仓10布置,且沿着混凝土的输出方向布置在搅拌仓10的下游,其进口端与搅拌仓10的出口端流体连通,布料仓20内能转动地设置有布料绞龙21。上述的第一导流口13开设在搅拌仓10的底壁上,对应布料仓20布置在搅拌仓10的下方,且其顶部开设有供搅拌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仓(10),具有供液体原料输入的第一进料口(11)以及供固体原料输入的第二进料口(12);搅拌轴(15),能转动地设于所述搅拌仓(10)内且沿着搅拌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布料仓(20),邻近搅拌仓(10)布置,且沿着混凝土的输出方向布置在所述搅拌仓(10)的下游,其进口端与所述搅拌仓(10)的出口端流体连通,所述布料仓(20)内能转动地设置有布料绞龙(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11)和第二进料口(12)均布置在搅拌仓(10)的第一端,所述搅拌仓(10)的第二端设置有供混合后混凝土输出的第一导流口(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口(13)开设在搅拌仓(10)的底壁上,对应所述布料仓(20)布置在所述搅拌仓(10)的下方,且其顶部开设有供搅拌仓(10)内混凝土输入的第二导流口(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10)与布料仓(20)上下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导流口(14)开设在布料仓(20)的第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机构(3),该驱动机构(3)布置在搅拌仓(10)两端中的其中一端,且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徐速尤其王翼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