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74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包括固定矩形壳、伸缩弹簧、受力座、橡胶护片、随动限位板、限位撑杆以及缓冲块,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固定矩形壳,固定矩形壳内部嵌装有随动限位板,随动限位板前端面连接有受力座,受力座前端面粘接有橡胶护片,随动限位板后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撑杆,限位撑杆后端面粘接有缓冲块,固定矩形壳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卡装有伸缩弹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机器人小车中避障雷达没有相应防撞保护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机器人小车前后端面进行保护,避免避障雷达轻易直接受到磕碰导致损坏。受到磕碰导致损坏。受到磕碰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


[0001]本技术是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属于机器人小车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小车作为现代的新专利技术,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
[0003]中国专利号CN209682172U提出了一种智能避障的机器人小车,虽然通过将避障雷达与主板两端进行结合,从而使机器人小车在遇到一些障碍物时,可提前做出反应,促使机器人小车更换路线,避免小车与障碍物进行相撞,导致其容易损坏的现象发生,但该避障雷达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撞结构对其进行保护,一旦避障雷达出现故障不工作,避障雷达则会直接与外界物体相碰撞导致损坏,从而给使用人员造成不必要损失,现在急需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机器人小车前后端面进行保护,避免避障雷达轻易直接受到磕碰导致损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包括小车本体、避障雷达以及防撞缓冲组件,所述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避障雷达,所述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撞缓冲组件,所述防撞缓冲组件包括固定矩形壳、伸缩弹簧、受力座、橡胶护片、随动限位板、限位撑杆以及缓冲块,所述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固定矩形壳,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嵌装有随动限位板,所述随动限位板前端面连接有受力座,所述受力座前端面粘接有橡胶护片,所述随动限位板后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撑杆,所述限位撑杆后端面粘接有缓冲块,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卡装有伸缩弹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矩形壳等规格安装有两组,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开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与随动限位板相匹配,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后侧安装有十字槽固定螺丝。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槽固定螺丝等规格安装有八组。
[0008]进一步地,所述随动限位板等规格嵌装有两组,所述随动限位板前端面与受力座后端面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撑杆等规格安装有四组,所述缓冲块等规格粘接有四组,所述缓冲块由乳胶海绵制成,所述限位撑杆为可拆装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等规格卡装有四组,所述受力座等规格连接有两组,所述橡胶护片等规格粘接有两组,所述橡胶护片由缓冲胶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本体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避障雷达等规格安装有两组,两组所述避障雷达均通过信号线与微处理器进行信号连接,所述避障雷达由防撞雷达制
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因本技术添加了伸缩弹簧、受力座、橡胶护片、随动限位板、限位撑杆以及缓冲块,当小车本体前后端面与周围物体发生磕碰时,橡胶护片会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缓冲,而受力座会对随动限位板施加向内侧挤压力,此时伸缩弹簧会做收缩缓冲动作,紧接着伸缩弹簧会产生弹性势能对随动限位板进行挤压,使随动限位板对受力座向外侧挤压,以此对大部分拼装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抵消,同时也避免避障雷达直接与周围物体产生磕碰导致损坏,通过我们的改进,使避障雷达直接受到磕碰的几率降低了70%。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中防撞缓冲组件的左视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中防撞缓冲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0017]图中:1

小车本体、2

避障雷达、3

防撞缓冲组件、31

固定矩形壳、32

伸缩弹簧、33

受力座、34

橡胶护片、35

随动限位板、36

限位撑杆、37

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避障雷达2以及防撞缓冲组件3,小车本体1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避障雷达2,小车本体1前后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撞缓冲组件3。
[0020]防撞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矩形壳31、伸缩弹簧32、受力座33、橡胶护片34、随动限位板35、限位撑杆36以及缓冲块37,小车本体1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固定矩形壳31,固定矩形壳31内部嵌装有随动限位板35,随动限位板35前端面连接有受力座33,受力座33前端面粘接有橡胶护片34,随动限位板35后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撑杆36,限位撑杆36后端面粘接有缓冲块37,固定矩形壳3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卡装有伸缩弹簧3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机器人小车中避障雷达没有相应防撞保护结构的问题。
[0021]小车本体1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避障雷达2等规格安装有两组,两组避障雷达2均通过信号线与微处理器进行信号连接,避障雷达2由防撞雷达制成,微处理器方便控制小车本体1和避障雷达2按照预设程序进行工作。
[0022]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固定矩形壳31等规格安装有两组,固定矩形壳31内部开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与随动限位板35相匹配,固定矩形壳31内部后侧安装有十字槽固定螺丝,十字槽固定螺丝等规格安装有八组,缓冲腔方便随动限位板35在固定矩形壳31内部做前后缓冲动作,而八组十字槽固定螺丝方便对两组固定矩形壳31进行安装固定
或拆卸。
[0023]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随动限位板35等规格嵌装有两组,随动限位板35前端面与受力座33后端面通过焊接方式相连,两组随动限位板35避免两组受力座3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移或滑脱情况,限位撑杆36等规格安装有四组,缓冲块37等规格粘接有四组,缓冲块37由乳胶海绵制成,限位撑杆36为可拆装结构,四组限位撑杆36会对两组随动限位板35向内侧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避免四组伸缩弹簧32产生大幅度形变导致损坏,而四组由乳胶海绵制成的缓冲块37避免四组限位撑杆36与小车本体1之间产生硬接触,伸缩弹簧32等规格卡装有四组,受力座33等规格连接有两组,橡胶护片34等规格粘接有两组,橡胶护片34由缓冲胶制成,四组伸缩弹簧32使两组随动限位板35具备缓冲防撞能力,两组受力座33会对两组避障雷达2进行防撞保护,而由缓冲胶制成的橡胶护片34使受力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包括小车本体、避障雷达以及防撞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避障雷达,所述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设置有防撞缓冲组件;所述防撞缓冲组件包括固定矩形壳、伸缩弹簧、受力座、橡胶护片、随动限位板、限位撑杆以及缓冲块,所述小车本体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固定矩形壳,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嵌装有随动限位板,所述随动限位板前端面连接有受力座,所述受力座前端面粘接有橡胶护片,所述随动限位板后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撑杆,所述限位撑杆后端面粘接有缓冲块,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卡装有伸缩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撞避障的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矩形壳等规格安装有两组,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开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与随动限位板相匹配,所述固定矩形壳内部后侧安装有十字槽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西肖华邵旭黄彬彬桑丛权任晓燕张利王进飞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拉斯智能工程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