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70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车架组件包括后轮罩和后备箱框架,后备箱框架设于后轮罩的后方,后备箱框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后轮罩相连;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下侧与第二连接板的下侧相连,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从下至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通过利用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后备箱框架与后轮罩,以增加后备箱框架与后轮罩的连接强度,提高后备箱框架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提高后备箱框架衰减振动的能力,便于提高车辆的舒适度。舒适度。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架组件的后备箱框架适于连接在后轮罩上,其后备箱框架的结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车辆后部结构的强弱。
[0003]但是,现有的后备箱框架由于与后轮罩的连接强度较差,导致后备箱框架的位置稳定性较差,这样在受到路面激励、动力总成激励时易引起后部侧围、后背门大板件的振动,从而产生鼓噪、路噪的问题,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无法保证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架组件,所述车架组件能够有效支撑后备箱框架,以提高后备箱框架的位置稳定性,从而提升车辆的舒适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架组件,包括:后轮罩;后备箱框架,所述后备箱框架设于所述后轮罩的后方,所述后备箱框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后轮罩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从下至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通过设置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组合而成的第一连接组件,这样在利用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后备箱框架与后轮罩时,即可增加后备箱框架与后轮罩的连接强度,从而实现提升整个车架组件的结构稳定性,也就是实现提升后备箱框架的位置稳定性,以此提高后备箱框架衰减振动的能力,便于提高车辆的舒适度。
[0008]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架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备箱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后轮罩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后轮罩的内侧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凸部;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第一拱形;所述第一加强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第二拱形。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拱形的高宽比与所述第二拱形的高宽比不同。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凸部;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三角形;所述第二加强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第三拱形。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三拱形的高宽比与所述第一拱形的高宽比、所述第二拱形的高宽比均不同。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第四拱形,所述第四拱形的高宽比与所述第二拱形的高宽比差值以及与所述第三拱形的高宽比差值均大于0.05。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和D柱,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备箱框架还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后轮罩、所述D柱相连。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纵向加强板,所述纵向加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后备箱框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D柱;竖向加强板,所述竖向加强板与所述纵向加强板交叉相连,所述竖向加强板连接所述后轮罩。
[001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00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9]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车架组件。
[00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前述的车架组件,可有效降低受到路面激励、动力总成激励时车辆的后部侧围、后背门大板件的振动能量,从而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实现为驾乘人员打造安静舒适的驾驶空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架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省去后备箱框架后的主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右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组件的主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左视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000、车架组件;
[0030]100、后轮罩;
[0031]200、后备箱框架;
[0032]300、第一连接组件;
[0033]310、第一连接板;
[0034]311、第一加强凸部;3111、第一拱形;3112、第二拱形;
[0035]320、第二连接板;
[0036]321、第二加强凸部;3211、第三拱形;
[0037]400、第二连接组件;410、纵向加强板;420、竖向加强板;
[0038]500、D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下面将参考图1

图6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1000包括:后轮罩100和后备箱框架200。
[0042]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后备箱框架200设于后轮罩100的后方,后备箱框架20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00与后轮罩100相连。以实现后备箱框架200与后轮罩100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利用后轮罩100支撑后备箱框架200,提高后备箱框架200的结构稳定性。
[0043]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后方”为指向车辆车尾的方向;相应地,下文中所提及到的“前”为指向车辆车头的方向,“上”为指向车辆车顶的方向,“下”为指向车辆车底的方向,“左”为车辆靠近主驾驶的方向,“右”为车辆靠近副驾驶的方向。
[0044]如图1

图3所示,第一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310的下侧与第二连接板320的下侧相连,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从下至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0045]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组件1000,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00以实现后备箱框架200与后轮罩100的连接,从而实现利用后轮罩100固定后备箱框架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100);后备箱框架(200),所述后备箱框架(200)设于所述后轮罩(100)的后方,所述后备箱框架(20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00)与所述后轮罩(100)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所述第一连接板(310)的下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20)的下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3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0)从下至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0)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0)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备箱框架(2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10)的前端与所述后轮罩(100)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20)的前端与所述后轮罩(100)的内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0)上形成有朝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32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凸部(311);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凸部(311)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第一拱形(3111);所述第一加强凸部(311)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为第二拱形(3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3111)的高宽比与所述第二拱形(3112)的高宽比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0)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31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