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61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包括四组角部模板、四组中部模板和一组柱箍,角部模板呈L型,其两侧竖板垂直固定并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柱的阳角两侧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中部模板呈L型,其横板水平设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部作为混凝土梁底封堵模板,其竖板垂直固定于其横板内侧端部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且其横板和竖板均与两侧角部模板的竖板密封拼合,柱箍围设于中部模板的横板下方将四组角部模板和四组中部模板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模板体系采用定型化模块设计,有效保证了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截面尺寸和成型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各模块可重复周转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

技术介绍

[0002]框架结构混凝土梁柱节点一直是一个施工难点,极易出现质量通病。现有框架结构混凝土梁柱节点模板安装是现场采用普通木模板进行散拼,并通过方木及钢管进行加固。这种拼装方式不仅安拆繁琐,而且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较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垂直度较差的问题,最终导致混凝土外观成型质量差、涨模、错台等诸多质量问题,修补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包括四组角部模板、四组中部模板和一组柱箍,所述角部模板呈L型,其两侧竖板垂直固定并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柱的阳角两侧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所述中部模板呈L型,其横板水平设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部作为混凝土梁底封堵模板,其竖板垂直固定于其横板内侧端部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且其横板和竖板均与两侧角部模板的竖板密封拼合,所述柱箍围设于中部模板的横板下方,其四根抱箍首尾相接并通过销片卡固,卡固后的抱箍将四组角部模板和四组中部模板连为一体。
[0006]优选地,所述角部模板和中部模板均包括内侧的覆塑模板和外侧的支撑背楞,若干根支撑背楞间隔固定于覆塑模板外侧并沿覆塑模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部模板的覆塑模板超出最外侧的支撑背楞形成压槽,设置于中部模板最外侧的支撑背楞超出中部模板的覆塑模板边缘,且其超出长度与压槽尺寸相匹配,安装完成后,中部模板外伸的支撑背楞压在角部模板边缘压槽位置的覆塑模板上,既保证了拼缝两侧覆塑模板位于同一平面内,又防止了拼缝位置漏浆。
[0007]优选地,为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所述角部模板和中部模板的外侧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托底背楞,所述托底背楞垂直于支撑背楞设置,其顶端抵靠在支撑背楞底端,其底端与覆塑模板的底端平齐,且其两侧端部均与最外侧设置的支撑背楞的外侧端部平齐。
[0008]优选地,为防止角部模板胀模,所述角部模板的外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封顶背楞,所述封顶背楞垂直于支撑背楞设置,其两侧端部均与最外侧设置的支撑背楞的外侧端部平齐,且其顶端与覆塑模板的顶端平齐。
[0009]优选地,为防止角部模板因胀模变形,所述角部模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定型背楞,所述定型背楞呈L型,且其两侧楞体分别固定贴设在角部模板两侧竖板的支撑背楞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模板体系采用定型化模块设计,预制加工的角部模板和中部模板可直接进行作业面组拼安装,梁下柱头采用定型柱箍加固,梁柱交接处通过压槽相连,有效保证了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截面尺寸和成型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各模块可重复周转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2]图1为本技术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拆除部分梁侧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角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角部模板、2

中部模板、3

梁侧模板、4

梁端模板、5

覆塑模板、6

支撑背楞、7

封顶背楞、8

托底背楞、9

定型背楞、10

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

4,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包括四组角部模板1、四组中部模板2和一组柱箍10,如图3所示,所述角部模板1呈L型,其两侧竖板垂直固定并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柱的阳角两侧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如图4所示,所述中部模板2呈L型,其横板水平设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部作为混凝土梁底封堵模板,其竖板垂直固定于其横板内侧端部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且其横板和竖板均与两侧角部模板1的竖板密封拼合,所述柱箍11围设于中部模板2的横板下方,并将四组角部模板1和四组
中部模板2连为一体;
[0022]所述角部模板1和中部模板2均包括内侧的覆塑模板5和外侧的支撑背楞6,若干根支撑背楞6间隔固定于覆塑模板5外侧并沿覆塑模板5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部模板1的覆塑模板5超出最外侧的支撑背楞6形成压槽,且角部模板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封顶背楞7和定型背楞9,所述封顶背楞7和定型背楞9均呈L型,二者两侧楞体分别固定贴设在角部模板1两侧竖板的支撑背楞6上,且二者两侧楞体均垂直于其设置位置的支撑背楞6,二者两侧端部均与最外侧设置的支撑背楞6的外侧端部平齐,且封顶背楞7的顶端与覆塑模板5的顶端平齐;
[0023]设置于中部模板2最外侧的支撑背楞6超出中部模板2的覆塑模板5边缘,且其超出长度与压槽尺寸相匹配,安装完成后,中部模板2外伸的支撑背楞6压在角部模板1边缘压槽位置的覆塑模板5上,既保证了拼缝两侧覆塑模板5位于同一平面内,又防止了拼缝位置漏浆;
[0024]为防止模板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角部模板(1)、四组中部模板(2)和一组柱箍(10),所述角部模板(1)呈L型,其两侧竖板垂直固定并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柱的阳角两侧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所述中部模板(2)呈L型,其横板水平设置于混凝土梁的底部作为混凝土梁底封堵模板,其竖板垂直固定于其横板内侧端部作为混凝土柱身封堵模板,且其横板和竖板均与两侧角部模板(1)的竖板密封拼合,所述柱箍(10)围设于中部模板(2)的横板下方,并将四组角部模板(1)和四组中部模板(2)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式模板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模板(1)和中部模板(2)均包括内侧的覆塑模板(5)和外侧的支撑背楞(6),若干根支撑背楞(6)间隔固定于覆塑模板(5)外侧并沿覆塑模板(5)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角部模板(1)的覆塑模板(5)超出最外侧的支撑背楞(6)形成压槽,设置于中部模板(2)最外侧的支撑背楞(6)超出中部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均浩郭小勇孟浩赢陈爽蔺亚男张志帅孙硕张朋博王会亮涂瑞君窦景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