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和矿用宽体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158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包括:举升泵,其进油口与液压油箱流体连接;举升阀,举升泵的出油口与举升阀的进油口流体连接;和举升油缸,举升阀的出油口与举升油缸流体连接,系统还包括:先导油源阀,其进油口与举升泵的出油口流体连接,其包括被配置用于将来自举升泵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为先导压力的减压阀,减压阀的进油口与先导油源阀的进油口流体连接,减压阀的出油口与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流体连接;和先导手柄,其进油口与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流体连接,其第一出油口与举升阀第一端的第一先导控制腔流体连接,第二出油口与举升阀第二端的第二先导控制腔流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该液控举升系统的矿用宽体车。系统的矿用宽体车。系统的矿用宽体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和矿用宽体车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以及一种包括该液控举升系统的矿用宽体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山开采的大规模发展,价格低、承载能力强、又能适应矿区作业的矿用宽体车应运而生。举升系统是关乎矿用宽体车作业效率的一个关键系统,目前的举升系统多采用气控先导,控制方式为开关式,无法根据举升载荷进行调节,且矿用宽体车作业工况恶劣,超载严重,导致传统的气控举升系统故障率高。
[000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气控举升系统,该举升系统包括举升泵1、举升阀4、举升油缸5、气控阀12和限位阀13。举升泵1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6流体连接,举升泵1的出油口与举升阀4的进油口P流体连接,举升阀4的出油口A与举升油缸5流体连接,举升阀4的回油口T与液压油箱6流体连接。
[0004]当进行举升操作时,司机控制气控阀12,使其处于TIP工作位,气源提供的气体通过气控阀12、限位阀13作用于举升阀4的a口,气压作用于举升阀4内的活塞,推动阀芯左移,使举升阀4处于上升工作位(图1中的右位);同时举升泵1从液压油箱6吸油,并输出压力油,通过举升阀4进入举升油缸5,使得举升油缸5进行举升操作。当举升油缸5举升到一定高度时,限位阀13接触限位块,气路被切断,司机将气控阀12切换至中位,完成举升操作。待卸料完成后,司机控制气控阀12进入LOW工作位,气源提供的气体通过气控阀12作用于举升阀4的b口,气压作用于举升阀4内的活塞,推动阀芯右移,使举升阀4处于下降工作位(图1中的左位),在货箱自重作用下,使举升油缸5内的液压油经举升阀4流回液压油箱6,完成卸料操作。
[0005]然而,由于气控阀12只能进行开关操作,因此司机无法通过气控阀12控制举升阀4的阀芯的位移量,导致在货箱载荷可变的情况下,货箱举升时间不可控;且矿用宽体车作业工况恶劣,超载严重,导致传统的气控举升系统故障率高。
[0006]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所述液控举升系统包括:
[0008]举升泵,所述举升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流体连接;
[0009]举升阀,所述举升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举升阀的进油口流体连接;和
[0010]举升油缸,所述举升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举升油缸流体连接;
[001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举升系统还包括:
[0012]先导油源阀,所述先导油源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举升泵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先导油源阀包括被配置用于将来自所述举升泵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为先导压力的减压阀,所
述减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进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流体连接;和
[0013]先导手柄,所述先导手柄的进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举升阀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先导控制腔流体连接,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举升阀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先导控制腔流体连接。
[0014]有利地,所述先导油源阀还包括:
[0015]经由单向阀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流体连接的第二出油口,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二出油口与蓄能器流体连接,所述单向阀仅允许从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到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二出油口的流体流动;和
[0016]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二出油口之间的油路流体连接,第二端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回油口流体连接,第三端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流体连接,其中,
[0017]当所述电磁阀断电时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流体连通,第一端口截止;
[0018]当所述电磁阀通电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流体连通,第二端口截止。
[0019]有利地,所述先导油源阀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之间。
[0020]有利地,所述先导油源阀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回油口流体连接。
[0021]有利地,所述电磁阀、减压阀、过滤器、溢流阀和单向阀集成在一个阀块中。
[0022]有利地,所述先导油源阀的回油口、所述先导手柄的回油口和所述举升阀的回油口分别与液压油箱流体连接。
[0023]有利地,所述先导手柄构造成能够通过手动控制先导手柄的阀芯的开度来控制经由先导手柄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输出的先导油的压力。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矿用宽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宽体车包括根据本技术的液控举升系统。
[0025]根据本技术的液控举升系统将现有技术中的举升系统使用的气控先导改为液控先导,通过控制举升阀的阀芯的位移量,进而控制阀芯的开口面积,最终控制进出举升油缸的油液流量,以控制举升油缸的举升和下降速度,提高整机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参照示意性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附图及相应的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其中:
[0027]图1示意性地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气控举升系统。
[0028]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
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和实现本技术。但是,对所属
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技术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所述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技术,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0030]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100。下文以矿用宽体车为例对本技术的举升系统进行描述,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相同的专利技术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任何适用的工程机械。
[0031]如图2所示,举升系统100包括举升泵1、举升阀4和举升油缸5。举升泵1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6流体连接,举升泵1的出油口与举升阀4的进油口P流体连接,举升阀4的出油口A与举升油缸5流体连接,举升阀4的回油口T与液压油箱6流体连接。
[003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举升阀4是液压控制的三位四通阀,其包括中位、上升工作位(图2中的右位)和下降工作位(图2中的左位)。举升阀4的第一端(例如图2中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先导控制腔41,相对的第二端(例如图2中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先导控制腔42。通过供给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用宽体车的液控举升系统,所述液控举升系统包括:举升泵(1),所述举升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6)流体连接;举升阀(4),所述举升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举升阀的进油口流体连接;和举升油缸(5),所述举升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举升油缸流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举升系统还包括:先导油源阀(2),所述先导油源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举升泵的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先导油源阀包括被配置用于将来自所述举升泵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为先导压力的减压阀(23),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进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A)流体连接;和先导手柄(3),所述先导手柄的进油口与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一出油口流体连接,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一出油口(31)与所述举升阀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先导控制腔(41)流体连接,所述先导手柄的第二出油口(32)与所述举升阀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先导控制腔(42)流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油源阀还包括:经由单向阀(26)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流体连接的第二出油口(B),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二出油口与蓄能器(22)流体连接,所述单向阀仅允许从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到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二出油口的流体流动;和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具有第一端口(27)、第二端口(28)和第三端口(29),第一端口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先导油源阀的第二出油口之间的油路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王庆坤管佩刚冯凯
申请(专利权)人:卡特彼勒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