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35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涉及电解液应用技术领域。该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包括阴极板面、吊耳和导电棒,吊耳的下端从两侧卡接阴极板面的上侧,吊耳和阴极板面的连接处铆接有铆钉,吊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铆耳,导电棒穿于铆耳中,阴极板面的材质包括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钢材质,阴极板面表面光滑平整,导电棒的材质包括铜包钢,吊耳材质为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该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节省了叉车倒运黑铜板(废阴极板)的过程;节省了黑铜板回炉过程及成本;节省了始极片生产及制作过程及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液应用
,具体为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

技术介绍

[0002]铜电解精炼过程一般采用粗铜作阳极,不锈钢或始极片作阴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铜电化学溶解,并在阴极上沉积析出,杂质则进入阳极泥和电解液中,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电解铜。在电解过程中,杂质在电解液中不断的积累,铜离子浓度也不断上升,需要抽取部分电解液到净液工段净化除杂。
[0003]电解液净化分为真空蒸发结晶脱铜、电积脱杂(As、Sb、Bi)、冷冻结晶脱镍三部分,目前在电积脱杂方面,采用的方式是用不溶铅阳极做阳极板,铜始极片做阴极板,电解液是硫酸铜滤液,电流密度在200~260A/

。采用的铅阳极使用周期在1

2年左右,铜始极片的周期在7天,相当于一次性使用。使用铜始极片做阴极的弊端有:
[0004]1)成本较高,铜始极片的成本在7.5万元/周期;
[0005]2)劳动强度较大,不易实现自动化,每次出装槽需要吊出废始极片,重新装入新的始极片;
[0006]3)硫酸铜滤液酸浓度高,铜始极片不能重复使用,时间久了会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包括阴极板面、吊耳和导电棒,所述吊耳的下端从两侧卡接阴极板面的上侧,所述吊耳和阴极板面的连接处铆接有铆钉,所述吊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铆耳,所述导电棒穿于铆耳中。
[0009]优选的,所述阴极板面的材质包括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钢材质,所述阴极板面长度为1020
±
100mm,宽度为1000
±
100mm,厚度为1
±
0.4mm,所述阴极板面表面光滑平整。
[0010]优选的,所述导电棒的材质包括铜包钢,所述导电棒的尺寸为长度为1300
±
20mm,宽度为31
±
10mm,高度为31
±
10mm。
[0011]优选的,所述吊耳材质为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所述吊耳的尺寸为长度为327
±
20mm,宽度为100
±
10mm,厚度为1
±
0.4mm。
[0012]优选的,所述阴极板面的外侧套接有套壳,所述套壳的下端口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贴合阴极板面表面,所述套壳依次排列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套壳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前表面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
[0013]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前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轴承
等距均匀的活动套接有转臂,所述转臂的下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导电棒的中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电解一个周期结束后,只需启动电机,通过转臂和套杆的连接,将阴极板面拉入套壳中,套壳的下端口固定安装有刮板,通过阴极板面在套壳内移动被刮板将表面的黑铜泥挂蹭出,不需要行车吊出进行人工刮板。
[0016](2)、该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不用重新吊装新的阴极,取代了原有铜始极片只能使用一个周期的情况,省去了出装槽过程行车的作业;节省了叉车倒运黑铜板(废阴极板)的过程;节省了黑铜板回炉过程及成本;节省了始极片生产及制作过程及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阴极板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套壳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阴极板面;2、吊耳;3、铆钉;4、铆耳;5、导电棒;6、套壳;7、后板;8、电机;9、转盘;10、连接杆;11、转臂;12、套杆;13、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包括阴极板面1、吊耳2和导电棒5,吊耳2的下端从两侧卡接阴极板面1的上侧,吊耳2和阴极板面1的连接处铆接有铆钉3,吊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铆耳4,导电棒5穿于铆耳4中。
[0024]阴极板面1的材质包括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钢材质,阴极板面1长度为1020
±
100mm,宽度为1000
±
100mm,厚度为1
±
0.4mm,阴极板面1表面光滑平整。
[0025]导电棒5的材质包括铜包钢,导电棒5的尺寸为长度为1300
±
20mm,宽度为31
±
10mm,高度为31
±
10mm。
[0026]吊耳2材质为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吊耳2的尺寸为长度为327
±
20mm,宽度为100
±
10mm,厚度为1
±
0.4mm。
[0027]阴极板面1的外侧套接有套壳6,套壳6依次排列且相互固定连接,套壳6的下端口固定安装有刮板,刮板贴合阴极板面1表面,套壳6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后板7,后板7的前表面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前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9。
[0028]转盘9的前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前端通过轴承等距均匀的
活动套接有转臂11,转臂11的下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套杆12,套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3,套环13套接在导电棒5的中部。
[0029]工作原理:
[0030]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在使用过程中,由行车挂住内耳,吊入电解槽中,人工分好间距。等电解一个周期结束后,只需启动电机8,通过转臂11和套杆12的连接,将阴极板面1拉入套壳6中,套壳6的下端口固定安装有刮板,通过阴极板面1在套壳6内移动被刮板将表面的黑铜泥挂蹭出,不需要行车吊出进行人工刮板。也无需重新加入电解液,将通过启动电机8,使得阴极板面1复位到电解槽中通电即可。
[0031]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第一次吊入电解槽,后面可以重复循环使用,不用人工刮板,不用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包括阴极板面(1)、吊耳(2)和导电棒(5),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的下端从两侧卡接阴极板面(1)的上侧,所述吊耳(2)和阴极板面(1)的连接处铆接有铆钉(3),所述吊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铆耳(4),所述导电棒(5)穿于铆耳(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面(1)的材质包括耐电解液腐蚀不锈钢钢材质,所述阴极板面(1)长度为1020
±
100mm,宽度为1000
±
100mm,厚度为1
±
0.4mm,所述阴极板面(1)表面光滑平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中可重复使用阴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5)的材质包括铜包钢,所述导电棒(5)的尺寸为长度为1300
±
20mm,宽度为31
±
10mm,高度为31
±
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净化电积脱杂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娟奇李志明徐洋胡建辉黄伟邓成虎邹晓斌汪超勤聂超群王桂东李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