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08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外管、位于外管内的内管,以及连接内管和外管且形成冷却腔两个环板,所述外管上开设有浸取液换热器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缓冲罐连通的出水口,内管内为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沿内管轴向排布的若干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扇带动空气从通风腔内流动,从而增大了冷却腔内冷却水换热的面积,由于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增大了换热速率,从而加快冷却水的冷却,相比自然降温来说,加快了冷凝水的冷却速度,保证循环水的使用,从而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通过驱动驱动装置带动搅拌杆在冷却腔内转动,从而使水流动起来,加快冷却水的散热。加快冷却水的散热。加快冷却水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酸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到碳酸锂循环水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酸锂,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2CO3,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密度2.11g/cm3。熔点723℃(1.013*10^5Pa)。溶于稀酸。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较热水下大。不溶于醇及丙酮。可用于制陶瓷、药物、催化剂等。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原料。
[0003]由于生产碳酸锂的主要原料是盐湖卤水(矿石法由于成本高在全球产能很小),因此规模化生产碳酸锂的企业必须拥有锂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的盐湖资源开采权,这使得该行业具备较高的资源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盐湖绝大多数资源都是高镁低锂型,而从高镁低锂老卤中提纯分离碳酸锂的工艺技术难度很大,之前这些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手中,这使得碳酸锂行业又具备了技术壁垒。因此,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
[0004]目前全球碳酸锂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在我国的几个大型项目投产前,全球主要产能集中在SQM、FMC、和Chemetall三家手中;资料显示,碳酸锂产品虽然存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壁垒,但我国具备可开采价值的盐湖还是不少,技术除中信国安、西藏矿业外盐湖集团也面临突破,行业的壁垒正逐渐削弱,行业目前的高毛利率必然会吸引更多资金介入。
[0005]在生产碳酸锂的工艺中,循环水依次进入到调浆工段、碳酸锂蒸发工段,从碳酸锂蒸发工段产生的蒸汽冷凝后进入到二次冷凝水罐中,二次冷凝水罐中的水进入到浸取液换热器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凝水温度仍然较高,需要引入到静置罐内进行自然降温,之后再次进入到调浆工段中。
[0006]同时,有许多大型设备,如:空压机、MVR压缩机等,换热后的循环水也需要输送至静置罐内进行冷却降温。
[0007]但是自然降温的时间较长,且调浆工段的用水温度较高时,会影响调浆工段的正常使用,因此急需一种用于降温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及时将循环水进行冷却,满足生产需求。
[0009]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外管、位于外管内的内管,以及连接内管和外管且形成冷却腔两个环板,所述外管上开设有浸取液换热器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缓冲罐连通的出水口,内管内为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沿内管轴向排布的若干风扇。
[0010]本技术在使用时,风扇带动空气从通风腔内流动,从而增大了冷却腔内冷却水换热的面积,由于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增大了换热速率,从而加快冷却水的冷却,相比自然降温来说,加快了冷凝水的冷却速度,保证循环水的使用,从而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管沿竖向延伸,外管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接有关于外管轴线对称设置且插入冷却腔内的搅拌杆,支架上还设有与外管轴线共线且驱动固定板转动的驱动装置,位于上方的环板上开设有供搅拌杆转动的环形穿孔。
[0012]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驱动驱动装置带动搅拌杆在冷却腔内转动,从而使水流动起来,加快冷却水的散热。
[0013]作为优选,两个搅拌杆上固接有位于穿孔正上方遮挡穿孔的环形遮板。
[0014]本优选方案通过遮板的设置,遮挡环形穿孔,减少杂物从穿孔中落入到冷却腔内。
[0015]作为优选,所述外管下方设有底座,底座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过滤网。
[0016]本优选方案通过过滤网的设置,减少空气中的杂物或灰尘等进入到通风腔内,起到保护风扇的作用。
[0017]作为优选,浸取液换热器的上方设有换热箱,浸取液换热器的换热管密封延伸出浸取液换热器且延伸至换热箱内,换热箱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与通风腔的顶端连通,冷凝水位于浸取液换热器的管程内。
[0018]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风扇带动气流顺着进气管进入到换热箱内,气流与换热管进行第一次换热,从而带走一部分热量,提前降低冷凝水进入到冷凝腔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0019]作为优选,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若干沿内管轴线延伸且位于通风腔内的凹槽。
[0020]本优选方案通过凹槽的设置,增大了通风腔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风扇带动空气从通风腔内流动,从而增大了冷却腔内冷却水换热的面积,由于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增大了换热速率,从而加快冷却水的冷却,相比自然降温来说,加快了冷凝水的冷却速度,保证循环水的使用,从而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通过驱动驱动装置带动搅拌杆在冷却腔内转动,从而使水流动起来,加快冷却水的散热;通过风扇带动气流顺着进气管进入到换热箱内,气流与换热管进行第一次换热,从而带走一部分热量,提前降低冷凝水进入到冷凝腔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冷却效率;通过凹槽的设置,增大了通风腔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部分主视示意图;
[0023]图2为内管和外管处部分俯视示意图;
[0024]图中所示:
[0025]1、内管,2、外管,3、风扇,4、搅拌杆,5、遮板,6、固定板,7、驱动装置,8、换热箱,9、换热管,10、浸取液换热器,11、凹槽,12、缓冲罐,13、底座,1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7]参照附图1

2,本技术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竖向延伸的外管2、位于外管2内且与外管2共轴线设置的内管1,以及连接内管1和外管2且形成
冷却腔两个环板,两个环板沿竖向排布,且两个环板分别位于内管1和外管2的顶端和底端,内管1内形成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沿内管1轴向排布的若干风扇3,内管1上开设有若干沿内管1轴线延伸且位于通风腔内的凹槽11。
[0028]所述外管2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与缓冲罐12连通,外管2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固接有关于外管2轴线对称设置且插入冷却腔内的两个搅拌杆4,支架上还设有与外管2轴线共线且驱动固定板6转动的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位于上方的环板上开设有供搅拌杆4转动的环形穿孔,两个搅拌杆4上固接有位于穿孔正上方遮挡穿孔的环形遮板5。
[0029]所述外管2下方设有底座13,底座13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过滤网14。
[0030]浸取液换热器10的上方设有换热箱8,浸取液换热器10的换热管9密封延伸出浸取液换热器10且延伸至换热箱8内,换热箱8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与通风腔的顶端连通,冷凝水位于浸取液换热器10的管程内,换热管9在换热箱8中也成蛇形排布,换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2)、位于外管(2)内的内管(1),以及连接内管(1)和外管(2)且形成冷却腔两个环板,所述外管(2)上开设有浸取液换热器(10)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缓冲罐(12)连通的出水口,内管(1)内为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沿内管(1)轴向排布的若干风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沿竖向延伸,外管(2)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固接有关于外管(2)轴线对称设置且插入冷却腔内的搅拌杆(4),支架上还设有与外管(2)轴线共线且驱动固定板(6)转动的驱动装置(7),位于上方的环板上开设有供搅拌杆(4)转动的环形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用于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彬亓亮王占前颜廷利张华康如金吕延鹏李勇孙绪彬肖莉莉武亮亮杨仕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