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10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包括反应器本体、蠕动泵、曝气泵和进水箱,反应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蠕动泵和曝气泵,蠕动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抽取管道,抽取管道远离蠕动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箱,进水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带显示温度控制器,蠕动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输送软管,反应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通过设置带显示温度控制器和保温套,带显示温度控制器便于工作人员直观了解到培养水体的温度,培养水体通过蠕动泵输送至反应器本体内进行生物絮团进行培养时,保温套从反应器本体外侧进行保温,避免水体温度发生改变,对培养生物絮团的质量造成影响。对培养生物絮团的质量造成影响。对培养生物絮团的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絮团
,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所以人们在水产养殖系统内大量培养生物絮团。传统的原位生物絮团培养系统,通过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实现,但是不同季节的养殖水体温度不同,温度直接影响水生动物机体的代谢,工作人员无法直观了解培养水体的温度,无法保证培养的生物絮团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同季节的水体温度不同,温度直接影响水生动物机体的代谢,工作人员无法直观了解培养水体的温度,无法保证培养的生物絮团的质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包括反应器本体、蠕动泵、曝气泵和进水箱,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蠕动泵和曝气泵,所述蠕动泵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抽取管道,所述抽取管道远离蠕动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箱,所述进水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带显示温度控制器,所述蠕动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输送软管,所述反应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道,所述输送软管远离蠕动泵的一端与进水管道相邻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曝气头,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壳,蠕动泵通过抽取管道抽取进水箱内的水分,抽取到的水分通过输送软管输送至反应器本体内,带显示温度控制器对进水箱内水分的温度进行显示。
[0005]优选的,所述曝气泵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有进气管道,所述曝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曝气软管,所述曝气软管远离曝气泵的一端与曝气头的一侧固定连通,曝气泵通过进气管道抽取外环境中的气体,抽取到的气体经过曝气泵内部的设备进行处理后,抽取到气体通过曝气软管输送至滤芯壳内,保证反应器本体内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0006]优选的,所述保温壳包括阻燃套、隔热套、隔热膜和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外侧套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的外侧套设有阻燃套,所述隔热套与阻燃套的连接处铺设有隔热膜,保温套采用泡沫材料制成,保温套从反应器本体的外侧进行保温,避免反应器本体内的水温发生改变,隔热套和隔热膜对热量进行阻隔,避免反应器本体内的热量流失。
[0007]优选的,所述曝气头包括滤芯壳、滤板、两个伸缩杆、软性排气网、两个连接板和两个弹簧,所述滤芯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滤芯壳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滤板上方的软性排气网,所述滤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分别与软性排气网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
接板与滤板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曝气软管输送的气体通过滤板过滤后通过软性排气网排入反应器本体内,当反应器本体内的污泥掉落在软性排气网上时,软性排气网带动连接板向下挤压伸缩杆,连接板与滤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连接板从一侧挤压弹簧,弹簧具有弹性,连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挤压力进行缓冲,将掉落在软性排气网上的污泥抖掉。
[0008]优选的,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泥管道,反应器本体内的污泥自身的重力大,污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反应器本体的底端,工作人员打开排泥管道上的阀门,反应器本体内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排至外界。
[0009]优选的,所述蠕动泵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时间控制器,所述曝气泵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二时间控制器,第一时间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时间控制蠕动泵的电路接通或者断开,蠕动泵的电路接通时,蠕动泵启动,第二时间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时间控制曝气泵的电路接通或者断开,当曝气泵的电路接通时,曝气泵启动。
[0010]优选的,所述反应器本体远离进水管道一侧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若干个排水管道,若干个所述排水管道远离反应器本体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出水软管,若干个所述出水软管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常闭式电磁阀,若干个所述常闭式电磁阀的一侧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三时间控制器,当工作人员需要排出反应器本体内的水分时,第三时间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时间来控制常闭式电磁阀的电路接通,反应器本体内的水分通过排水管道输送至出水软管排放置外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带显示温度控制器和保温套,带显示温度控制器便于工作人员直观了解到培养水体的温度,培养水体通过蠕动泵输送至反应器本体内进行生物絮团进行培养时,保温套从反应器本体外侧进行保温,避免水体温度发生改变,对培养生物絮团的质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曝气头的内部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保温套的侧视图。
[0015]图中:1、进水箱;2、带显示温度控制器;3、抽取管道;4、蠕动泵;5、第一时间控制器;6、输送软管;7、进水管道;8、保温壳;81、阻燃套;82、隔热套;83、保温套;84、隔热膜;9、曝气泵;10、进气管道;11、第二时间控制器;12、曝气软管;13、反应器本体;14、排水管道;15、第三时间控制器;16、排泥管道;17、常闭式电磁阀;18、出水软管;19、曝气头;191、滤芯壳;192、滤板;193、伸缩杆;194、软性排气网;195、连接板;19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包括反应器本体13、蠕动泵4、曝气泵9和进水箱1,反应器本体13的一侧设有蠕动泵4和曝气泵9,蠕动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抽取管道3,抽取管道3远离蠕动泵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箱1,进水箱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带显示温度控制器2,蠕动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输送软管6,反应器本
体13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道7,输送软管6远离蠕动泵4的一端与进水管道7相邻的一端固定连通,反应器本体13的内部安装有曝气头19,反应器本体13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壳8,蠕动泵4通过抽取管道3抽取进水箱1内的水分,抽取到的水分通过输送软管6输送至反应器本体13内,带显示温度控制器2对进水箱1内水分的温度进行显示。
[0018]曝气泵9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有进气管道10,曝气泵9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曝气软管12,曝气软管12远离曝气泵9的一端与曝气头19的一侧固定连通,曝气泵9通过进气管道10抽取外环境中的气体,抽取到的气体经过曝气泵9内部的设备进行处理后,抽取到气体通过曝气软管12输送至滤芯壳191内,保证反应器本体13内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0019]保温壳8包括阻燃套81、隔热套82、隔热膜84和保温套83,保温套83的外侧套设有隔热套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包括反应器本体(13)、蠕动泵(4)、曝气泵(9)和进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3)的一侧设有蠕动泵(4)和曝气泵(9),所述蠕动泵(4)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有抽取管道(3),所述抽取管道(3)远离蠕动泵(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箱(1),所述进水箱(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带显示温度控制器(2),所述蠕动泵(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输送软管(6),所述反应器本体(13)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道(7),所述输送软管(6)远离蠕动泵(4)的一端与进水管道(7)相邻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反应器本体(13)的内部安装有曝气头(19),所述反应器本体(13)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壳(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泵(9)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有进气管道(10),所述曝气泵(9)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曝气软管(12),所述曝气软管(12)远离曝气泵(9)的一端与曝气头(19)的一侧固定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8)包括阻燃套(81)、隔热套(82)、隔热膜(84)和保温套(83),所述保温套(83)的外侧套设有隔热套(82),所述隔热套(82)的外侧套设有阻燃套(81),所述隔热套(82)与阻燃套(81)的连接处铺设有隔热膜(8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生物絮团培养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丽郭坤赵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