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90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针织布,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包括底层面料,底层面料上表面缝制有表层面料,底层面料包括多条纵向编织的冗余编织线,冗余编织线为横向弯曲排列,冗余编织线包括橡胶纤维,橡胶纤维表面揉捻缠绕有多条棉纤维,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在缝制时均为连续的波浪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的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利用底层面料中的有橡胶纤维和棉纤维结合而成的冗余编织线进行冗余编织,能够获得可恢复形强的底层面料,并利用弹性线材将固定线材进行缠绕结合,在不会破坏固定线材形状的状态下弹性线材可以进行自由的可恢复变形,从而保证在长久的使用中不会让面料发生不可逆的形变,确保布料的使用寿命。确保布料的使用寿命。确保布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具体为一种弹性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人们的喜爱。
[0003]目前的针织布料由于其制造方法的独特性,从而会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传统的弹性针织布依靠的是针织时线材编制过程中的冗余和变形量,在经过长时间多次的变形时会存在不可逆的变形效果,影响针织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针织布,包括底层面料,所述底层面料上表面缝制有表层面料,所述底层面料包括多条纵向编织的冗余编织线,所述冗余编织线为横向弯曲排列,所述冗余编织线包括橡胶纤维,橡胶纤维表面揉捻缠绕有多条棉纤维。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表层面料包括上下等距交叉排列的固定线材和弹性线材,所述弹性线材位于两个固定线材之间,固定线材之间不发生交织,位于两个固定线材之间的所述弹性线材同时与两个固定线材相交织缠绕。
[0007]更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固定线材之间通过弹性线材相结合,固定线材的直径为1.5

2mm,弹性线材的直径为2

.2.5mm。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在缝制时均为连续的波浪形结构。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冗余编织线的延伸方向与底层面料波浪形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层面料与表层面料之间通过等距设置的结合线进行缝制,结合线直径在1.5

2mm之间。
[0011]更进一步地,底层面料波浪形结构的波谷与表层面料波浪形的波峰依次接触,结合线固定在二者接触区域。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弹性针织布,通过设置双层的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利用底层面料中的有橡胶纤维和棉纤维结合而成的冗余编织线进行冗余编织,能够获得可恢复形强的底层面料,并利用弹性线材将固定线材进行缠绕结合,在不会破坏固定线材形状的状态下弹性线材可以进行自由的可恢复变形,从而保证在长久的使用中不会让面料发生不可逆的形变,确保布料的使用寿命。
[0014]同时,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在结合是二者都为波浪形结构,并使用结合线进行连接,波浪形的结构,能够让针织布在进行形变时获得更大的形变量,从而增加针织布的弹性伸缩范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表层面料针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底层面料针织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冗余编织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层面料;101、冗余编织线;102、橡胶纤维;103、棉纤维;2、表层面料;201、固定线材;202、弹性线材;3、结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4]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实施例
[0025]在进行弹性针织布的选择时,需要使用到弹性较大且在长久形变后任然能够进行恢复的可恢复性的针织布,传统的纯棉针织布弹性尚可但是极易发生形变且存在较严重的缩水现象,为此使用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针织布来应对长久形变下针织布料任然能够进行恢复,并能够确保针织布的长久使用。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针织布,包括底层面料1,底层面料1上表面缝制有表层面料2,底层面料1包括多条纵向编织的冗余编织线101,冗余编织线101为横向弯曲排列,冗余编织线101包括橡胶纤维102,橡胶纤维102表面揉捻缠绕有多条棉纤维103,底层面料1和表层面料2在缝制时均为连续的波浪形结构,冗余编织线101的延伸方向与底层面料1波浪形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底层面料1与表层面料2之间通过
等距设置的结合线3进行缝制,结合线3直径在1.5

2mm之间,底层面料1波浪形结构的波谷与表层面料2波浪形的波峰依次接触,结合线3固定在二者接触区域。
[0027]表层面料2包括上下等距交叉排列的固定线材201和弹性线材202,弹性线材202位于两个固定线材201之间,固定线材201之间不发生交织,位于两个固定线材201之间的弹性线材202同时与两个固定线材201相交织缠绕,相邻的固定线材201之间通过弹性线材202相结合,固定线材201的直径为1.5

2mm,弹性线材202的直径为2

2.5mm。
[0028]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双层的底层面料1和表层面料2,二者都能够发生较大的幅度的形变,底层面料1依靠弹性的橡胶纤维102,表层面料2利用了弹性线材202,弹性线材202使用了棉和腈纶混纺制成,拥有较大的弹性,利用底层面料1中的有橡胶纤维102和棉纤维103结合而成的冗余编织线101进行冗余编织,能够获得可恢复形强的底层面料1,并利用弹性线材202将固定线材201进行缠绕结合,固定线材201作为本针织布的主体制成结构,弹性线材202作为本针织布的主体弹性结构,在不会破坏固定线材201形状的状态下弹性线材202可以进行自由的可恢复变形,形变时,相邻的两个固定线材201将会分离,弹性线材20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在长久的使用中不会让面料发生不可逆的形变,确保布料的使用寿命。
[0029]需要注意的是,底层面料1和表层面料2在结合是二者都为波浪形结构,并使用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针织布,包括底层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面料(1)上表面缝制有表层面料(2),所述底层面料(1)包括多条纵向编织的冗余编织线(101),所述冗余编织线(101)为横向弯曲排列,所述冗余编织线(101)包括橡胶纤维(102),橡胶纤维(102)表面揉捻缠绕有多条棉纤维(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面料(2)包括上下等距交叉排列的固定线材(201)和弹性线材(202),所述弹性线材(202)位于两个固定线材(201)之间,固定线材(201)之间不发生交织,位于两个固定线材(201)之间的所述弹性线材(202)同时与两个固定线材(201)相交织缠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针织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固定线材(201)之间通过弹性线材(202)相结合,固定线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铃刘德攀黄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新梭成龙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