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61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包括依次设置的隔帘布本体层、第一阻燃层、分隔层以及第二阻燃层;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由经线棉丝与纬线棉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线棉丝与所述纬线棉丝编织之前均采用隔热涂层涂覆;所述第一阻燃层为阻燃聚酯纤维布料,所述第一阻燃层的边缘将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的边缘包覆;所述分隔层为玻璃纤维布料;所述第二阻燃层为芳纶阻燃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双层阻燃结构的阻燃性隔帘布,有效地提高隔帘布的阻燃性能,而分隔层将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分隔,能够有效地将热量隔绝,避免隔帘布本体层受热过多,进一步增强隔帘布的阻燃性,以满足医院的使用需求。使用需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隔帘布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

技术介绍

[0002]隔帘布,即窗帘布,是日常家居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应用极为广泛,现有的隔帘布,尤其是医用隔帘布,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医用隔帘布在实际使用中具备较好地阻燃性能,而现有的医用隔帘布阻燃性较差,一旦出现火情,极容易成为火势蔓延的媒介,无法达到阻燃目的,影响医院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包括依次设置的隔帘布本体层、第一阻燃层、分隔层以及第二阻燃层;
[0005]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由经线棉丝与纬线棉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线棉丝与所述纬线棉丝编织之前均采用隔热涂层涂覆;
[0006]所述第一阻燃层为阻燃聚酯纤维布料,所述第一阻燃层与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热粘合连接,所述第一阻燃层的边缘将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的边缘包覆;
[0007]所述分隔层为玻璃纤维布料,所述分隔层在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之间进行隔热;
[0008]所述第二阻燃层为芳纶阻燃布料,所述第二阻燃层表面设置有阻燃涂层。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燃层通过不锈钢金属纤维与所述分隔层编织连接。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燃层通过银离子金属纤维与所述分隔层编织连接。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燃涂层采用复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涂覆在第二阻燃层表面。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燃层的厚度为0.02mm

0.04mm。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厚度为0.03mm

0.06mm。
[0014]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采用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双层阻燃结构的阻燃性隔帘布,有效地提高隔帘布的阻燃性能,而分隔层将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分隔,能够有效地将热量隔绝,避免隔帘布本体层受热过多,进一步增强隔帘布的阻燃性,以满足医院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第一阻燃层与分隔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第二阻燃层与分隔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隔帘布本体层;200、第一阻燃层;300、分隔层;400、第二阻燃层;500、阻燃涂层;600、不锈钢金属纤维;700、银离子金属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如图1所示,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包括依次设置的隔帘布本体层100、第一阻燃层200、分隔层300以及第二阻燃层400,第一阻燃层200与第二阻燃层400相结合,形成双层结构的隔帘布,能够有效提升隔帘布的阻燃性能,而分隔层300的存在,对第一阻燃层200与第二阻燃层400进行分隔,当出现火情时,能够有效地将热量隔绝,避免第一阻燃层200与第二阻燃层400之间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强隔帘布的阻燃性。
[0024]在本实施例中,隔帘布本体层100由经线棉丝与纬线棉丝交错编织而成,经线棉丝与纬线棉丝编织之前均采用隔热涂层涂覆,采用隔热涂层涂覆后的经线棉丝及纬线棉丝,能够具备较强的抗热性能,因此形成的隔帘布本体层100也同样具备较强的抗热性能,提升了隔帘布本体层100的阻燃性能。
[0025]具体地,第一阻燃层200为阻燃聚酯纤维布料,第一阻燃层200与隔帘布本体层100热粘合连接,第一阻燃层200的边缘将隔帘布本体层100的边缘包覆,进一步提升对隔帘布本体层100的保护。
[0026]结合图2与图3所示,分隔层300为玻璃纤维布料,分隔层300在第一阻燃层200与第二阻燃层400之间进行隔热,第一阻燃层200通过不锈钢金属纤维600与分隔层300编织连接,第二阻燃层400通过银离子金属纤维与分隔层300编织连接,采用编织连接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隔帘布的紧密性。
[002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阻燃层400为芳纶阻燃布料,第二阻燃层400表面设置有阻燃涂层500,阻燃涂层500能够进一步提升隔帘布的阻燃性能。
[0028]具体地,阻燃涂层500采用复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涂覆在第二阻燃层400表面,复
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安全性好,高温绝热性能稳定。
[00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燃层200的厚度为0.02mm

0.04mm。
[00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阻燃层400的厚度为0.03mm

0.06mm。
[0031]总而言之,本技术采用第一阻燃层200与第二阻燃层400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双层阻燃结构的阻燃性隔帘布,有效地提高隔帘布的阻燃性能,而分隔层300将第一阻燃层200与第二阻燃层400分隔,能够有效地将热量隔绝,避免隔帘布本体层100受热过多,进一步增强隔帘布的阻燃性,以满足医院的使用需求。
[0032]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型医用隔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隔帘布本体层、第一阻燃层、分隔层以及第二阻燃层;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由经线棉丝与纬线棉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线棉丝与所述纬线棉丝编织之前均采用隔热涂层涂覆;所述第一阻燃层为阻燃聚酯纤维布料,所述第一阻燃层与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热粘合连接,所述第一阻燃层的边缘将所述隔帘布本体层的边缘包覆;所述分隔层为玻璃纤维布料,所述分隔层在第一阻燃层与第二阻燃层之间进行隔热;所述第二阻燃层为芳纶阻燃布料,所述第二阻燃层表面设置有阻燃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型医用隔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锋陈德阳陈妤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