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芯及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76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芯及手表。一种机芯,包括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在固定组件上的上条机构、调时机构、传动系统、擒纵机构和动能指示机构;上条机构和调时机构连接,上条机构和擒纵机构连接;传动系统和擒纵机构连接;动能指示机构和上条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直观显示手表原动系统中的能量,防止过上条损坏手表或者因为原动系统能量不足,造成手表停止工作的现象发生;实用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芯及手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芯及手表。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表由机芯和外观部件组成。机芯包括传动系、原动系、上条拨针系、擒纵调速系、指针系,机芯零件是由夹板以螺丝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机芯包括多个齿轮传动机构以及由齿轮传动机构带动的指针,其传动原理是:各齿轮传动机构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通过固定的传动比实现各指针的联动,即利用其中一组齿轮传动机构转动来带动另一组转动。而机械手表机芯内主传动链条的源头

原动系统,它的定义就是其内部存储弹性元件发条,即存储弹性势能,这取决于发条的长度及厚度的弹性势能决定着机械手表走时时间的长短,发条在将其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后为机械手表提供原始能量,当发条储存的弹性势能全部释放出来之后,机械手表便失去能源供应而停止运行。现有技术中的机芯能量无法直观进行观察,往往会造成上条过度或者机芯能量不够,而忘记上发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机芯能量无法直接判断的问题。基于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款机芯,可以随时观察到机芯中原动系统的能量多少。基于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机芯,包括固定组件,连接在固定组件上的上条机构、调时机构、传动系统、擒纵机构和动能指示机构;
[0005]所述上条机构和所述调时机构连接,所述上条机构和所述擒纵机构连接;所述传动系统和所述擒纵机构连接;
[0006]所述动能指示机构和所述上条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动能指示机构包括动能指示刻度盘和动能指示针,所述动能指示刻度盘连接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动能指示针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条机构包括表冠组件,连接在表冠组件上的立轮,所述立轮和第一跨轮啮合,所述第一跨轮和第二跨轮啮合,所述第二跨轮和发条盒同轴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条机构还包括发条盒止逆弹片和发条盒止逆棘轮,发条盒止逆弹片连接在第二跨轮上,发条盒至逆棘轮和第二跨轮同轴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调时机构包括安装在表冠组件上的活动轮、离合轮、拉挡组件,所述拉档组件带动所述活动轮移动,所述离合轮和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设置,且同步运动,第四齿轮和时轮啮合,分轮和时轮同轴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时机构还包括时轮止逆弹片,所述时轮止逆弹片和时轮止逆棘轮配合,所述时轮止逆棘轮和所述时轮同轴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和发条盒啮合的第一中心轮,所述第一中心轮和中
心齿轮同轴设置,所述中心齿轮和和第二中心轮啮合,所述第二中心轮和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中心轮啮合,所述第三中心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第四中心轮啮合,所述第四中心轮和擒纵机构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跨轮和第一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动能指示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和第三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及第四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和发条盒啮合,第四动能指示传动齿轮与第五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五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和第五中心轮同轴设置,第五中心轮和第六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啮合,第六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和第七中心轮同轴设置,第七中心轮带动第七动能指示传动齿轮运动,所述第七动能指示传动齿轮和所述动能指示机构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主夹板、条夹板、副夹板和摆夹板,所述上条机构、调时机构、传动系统、擒纵机构和动能指示机构均连接所主夹板上;所述条夹板、副夹板和摆夹板均连接在所述主夹板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包括上述的机芯。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可以直观显示手表原动系统中的能量,防止过上条损坏手表或者因为原动系统能量不足,造成手表停止工作的现象发生。
[0018](2)上条机构设有止逆装置,防止过度上条,导致发条损坏;调时机构也设有止逆装置,防止回调,止逆装置均采用棘轮止逆方式,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芯的另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芯去掉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芯擒纵机构组装爆炸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动能指示传动轮部分爆炸图;
[0024]图中,1

固定组件,11

主夹板,12

条夹板,13

副夹板,14

摆夹板,2

上条机构,21

表冠组件,22

立轮,23

第一跨轮,24

第二跨轮,25

发条盒,26

发条盒止逆弹片,27

发条盒止逆棘轮,3

调时机构,31

活动轮,32

离合轮,33

拉挡组件,34

第一齿轮,35

第二齿轮,36

第三齿轮,37

第四齿轮,38

时轮,381

时轮止逆弹片,382

时轮止逆棘轮,39

分轮,4

传动系统,41

第一中心轮,42

中心齿轮,47

第二中心轮,43

第一传动齿轮,44

第三中心轮,45

第二传动齿轮,46

第四中心轮,48

动能指示传动齿轮组,481

第一动能指示传动齿轮,482

第二动能指示传动齿轮,483

第三动能指示传动齿轮,484

第四动能指示传动齿轮,485

第五动能指示传动齿轮,486

第五中心轮,487

第六动能指示传动齿轮,488

第七中心轮,5

擒纵机构,6

动能指示机构,61

动能指示刻度盘,62

动能指示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4所示,一种机芯,包括固定组件1,连接在固定组件1上的上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芯,包括固定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固定组件(1)上的上条机构(2)、调时机构(3)、传动系统(4)、擒纵机构(5)和动能指示机构(6);所述上条机构(2)和所述调时机构(3)连接,所述上条机构(2)和所述擒纵机构(5)连接;所述传动系统(4)和所述擒纵机构(5)连接;所述动能指示机构(6)和所述上条机构(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指示机构(6)包括动能指示刻度盘(61)和动能指示针(62),所述动能指示刻度盘(61)连接在所述固定组件(1)上,所述动能指示针(62)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机构(2)包括表冠组件(21),连接在表冠组件(21)上的立轮(22),所述立轮(22)和第一跨轮(23)啮合,所述第一跨轮(23)和第二跨轮(24)啮合,所述第二跨轮(24)和发条盒(25)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机构(2)还包括发条盒止逆弹片(26)和发条盒止逆棘轮(27),发条盒止逆弹片(26)连接在第二跨轮(24)上,发条盒至逆棘轮(27)和第二跨轮(24)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时机构(3)包括安装在表冠组件(21)上的活动轮(31)、离合轮(32)、拉挡组件(33),所述拉档组件(33)带动所述活动轮(31)移动,所述离合轮(32)和第一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4)和第二齿轮(35)啮合,第二齿轮(35)和第三齿轮(36)啮合,第四齿轮(37)和第三齿轮(36)同轴设置,且同步运动,第四齿轮(37)和时轮(38)啮合,分轮(39)和时轮(38)同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时机构(3)还包括时轮止逆弹片(381),所述时轮止逆弹片(381)和时轮止逆棘轮(382)配合,所述时轮止逆棘轮(382)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秉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伦斯智能穿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