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71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腕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包括弧形底盖,弧形底盖一侧设置有发条盒机构、齿轮组、擒纵轮机构、擒纵叉机构和摆轮组件,齿轮组包括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和支撑三个等级齿轮的定轴框,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三级齿轮的结构均是大齿轮中部一侧设置小齿轮,且大齿轮和小齿轮中部贯穿同一个齿轮轴,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三级齿轮的齿轮轴均分布在定轴框上开设的通孔中,一级齿轮上的齿轮轴和定轴框之间连接有润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齿轮传动摒弃了传统机芯的平面传动结构,齿轮与齿轮之间配合不再是平面,而是带有一定的夹角,角度大小对应了表壳的弧度,齿轮之间的角度配合形成一座拱桥型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腕表,具体为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腕表机芯的齿轮传动大部分为平面齿轮传动,用于两平行轴之间的传动,表壳呈现一定弧度的情况下,平面齿轮传动就显得突兀不美观,大部分机芯都为平面齿轮传动,结构过于普遍,很难吸引到高端客户,齿轮平面传动不匹配表壳的弧型设计,机芯齿轮平面传动不够新颖,此外腕表是由发条弹簧驱动,一旦发条弹簧压力释放结束,齿轮组就会停止传动,齿轮组中的齿轮中轴停止转动一定时间,可能出现锈蚀的情况,或是腕表佩戴的环境影响齿轮中轴转动,例如外界环境温度高导致的热胀现象,齿轮中轴和支撑架的配合过于紧密,都会导致齿轮中轴转动困难,而腕表的时间精准度受齿轮组的传动速度影响,任何一个单一齿轮中轴转动困难,均会影响到时间的精准性,进而降低了腕表的质量,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包括弧形底盖,所述弧形底盖一侧设置有发条盒机构、齿轮组、擒纵轮机构、擒纵叉机构和摆轮组件,所述齿轮组包括一级齿轮、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和支撑三个等级齿轮的定轴框,所述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三级齿轮的结构均是大齿轮中部一侧设置小齿轮,且大齿轮和小齿轮中部贯穿同一个齿轮轴,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三级齿轮的齿轮轴均分布在定轴框上开设的通孔中,所述一级齿轮上的齿轮轴和定轴框之间连接有润滑机构,且二级齿轮、三级齿轮的齿轮轴分别与定轴框之间连接相同的结构,所述发条盒机构、齿轮组、擒纵轮机构、擒纵叉机构和摆轮组件位置分布上分别与弧形底盖上的多个局部平行,发条盒机构、齿轮组、擒纵轮机构、擒纵叉机构和摆轮组件之间的配合都带有角度,且角度对应弧形底盖上的弧度。

3、优选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油盒、推油压力部、转向部、检测部、油道和工字盘体,所述油盒内置在定轴框上开设的板槽中,油盒的一侧连接有推油压力部,转向部的一端和推油压力部传动连接,转向部的另一端和检测部一端传动连接,工字盘体中部贯穿一级齿轮的齿轮轴,油道一端和存储润滑脂的油盒连通,油道另一端对工字盘体的外侧壁供给润滑脂,检测部另一端接触检测工字盘体外侧壁的干燥度,工字盘体套接在定轴框上的通孔中,且通孔一侧的定轴框上开设用于检测和涂抹润滑脂的扇形空腔。

4、优选的,所述油盒包括盒壳、阻板和u型柱,所述盒壳中存储润滑脂,盒壳为一端开口的方盒,且方盒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阻板,u型柱一端固定在阻板上,u型柱另一端和推油压力部传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推油压力部包括第一长杆、拉力弹片、副板、蜗杆、l型块、长支轴和蓄力部,所述l型块固定在盒壳外壁上,u型柱一端为直齿条结构,且u型柱的直齿条滑动穿过l型块上开设的板孔,蜗杆和l型块啮合连接,长支轴套接在l型块上开设的通孔中,长支轴一端固定在蜗杆上,且另一端和蓄力部传动连接,l型块一侧固定有副板,副板支撑蓄力部,第一长杆滑动穿过副板上开设的棱孔,拉力弹片一端固定在第一长杆上,且另一端固定在副板上,第一长杆一端接触卡位蓄力部,且另一端和转向部传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检测部包括控制头、z型柱和直板架,所述控制头分布在定轴框上的扇形空腔中,z型柱、直板架和油道均从定轴框上开设的方孔中穿过,z型柱的一端和转向部传动连接,z型柱的另一端和控制头接触传动,直板架上通过设置弧柱固定在定轴框上。

7、优选的,所述油道包括扁管和扁管一端固定的用于均匀排油的扁嘴,油道的扁管贯穿直板架一侧固定的凸板,且z型柱滑动穿过直板架另一侧固定的方筒内孔。

8、优选的,所述控制头包括弧形滑柱、弧形贴板和顶撑弹片,所述弧形贴板的内弧面滑动贴在工字盘体的外侧壁上,弧形贴板的外弧面上开设有弧板槽,弧形滑柱一端固定在直板架端部,弧形滑柱另一端滑动插入弧形贴板的弧板槽中,顶撑弹片一端固定在弧形贴板上,顶撑弹片另一端固定在直板架端部,z型柱的一端为v型尖端,且z型柱的v型尖端外侧壁和弧形贴板一端边缘接触。

9、优选的,所述转向部包括输出齿条、中动体、外接板和输入齿条,所述中动体包括弧形齿条和弧形齿条中部一侧固定的直板,中动体的直板一端和外接板铰接,外接板一端固定在直板架上,中动体一侧和输入齿条啮合传动连接,且另一侧和输出齿条啮合传动连接,输入齿条固定在z型柱上,且输出齿条固定在第一长杆上。

10、优选的,所述蓄力部包括抓体、棘轮、短支轴、惯性摆体、棘爪块和推弹片,所述惯性摆体包括直板、直板一端固定的筒体和直板另一端固定的弧板,第一长杆和惯性摆体弧板接触,惯性摆体的筒体中分布有棘轮,短支轴一端固定在棘轮上,短支轴另一端和长支轴垂直传动,短支轴套接在副板上设置的凸板通孔中,所述抓体固定在副板上,抓体支撑惯性摆体,棘爪块滑动穿过惯性摆体筒体上开设的方孔,棘爪块一端单向卡位棘轮,棘爪块另一端接触有推弹片,推弹片一端固定在惯性摆体上。

11、优选的,所述副板形状为长板,且长板腰部一侧开设凹槽,所述惯性摆体的筒体外侧壁上开设弧形板槽,抓体包括弧板和弧板一侧固定的l型柱,抓体的弧板滑动套在惯性摆体的弧形板槽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专利技术齿轮传动摒弃了传统机芯的平面传动结构,齿轮与齿轮之间配合不再是平面,而是带有一定的夹角,角度大小对应了表壳的弧度,齿轮之间的角度配合形成一座拱桥型的结构,与表壳的弧形设计相对应,使手表看起来更加美观。

14、2.本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的机械腕表具有更加长久的寿命,通过自动润滑的机制,使主要的传动齿轮得以实时润滑,且驱动润滑机制运行的动力来自于佩戴手表的人手臂摆动中产生的震动,这样与带表人的日常生活相契合,人佩戴腕表后,腕表在人不知不觉间完成内部传动的自动润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包括弧形底盖(1),所述弧形底盖(1)一侧设置有发条盒机构(2)、齿轮组(3)、擒纵轮机构(4)、擒纵叉机构(5)和摆轮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3)包括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和支撑三个等级齿轮的定轴框(10),所述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和三级齿轮(9)的结构均是大齿轮中部一侧设置小齿轮,且大齿轮和小齿轮中部贯穿同一个齿轮轴,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和三级齿轮(9)的齿轮轴均分布在定轴框(10)上开设的通孔中,所述一级齿轮(7)上的齿轮轴和定轴框(10)之间连接有润滑机构(11),且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的齿轮轴分别与定轴框(10)之间连接相同的结构,所述发条盒机构(2)、齿轮组(3)、擒纵轮机构(4)、擒纵叉机构(5)和摆轮组件(6)位置分布上分别与弧形底盖(1)上的多个局部平行,发条盒机构(2)、齿轮组(3)、擒纵轮机构(4)、擒纵叉机构(5)和摆轮组件(6)之间的配合都带有角度,且角度对应弧形底盖(1)上的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11)包括油盒(12)、推油压力部(13)、转向部(14)、检测部(15)、油道(16)和工字盘体(17),所述油盒(12)内置在定轴框(10)上开设的板槽中,油盒(12)的一侧连接有推油压力部(13),转向部(14)的一端和推油压力部(13)传动连接,转向部(14)的另一端和检测部(15)一端传动连接,工字盘体(17)中部贯穿一级齿轮(7)的齿轮轴,油道(16)一端和存储润滑脂的油盒(12)连通,油道(16)另一端对工字盘体(17)的外侧壁供给润滑脂,检测部(15)另一端接触检测工字盘体(17)外侧壁的干燥度,工字盘体(17)套接在定轴框(10)上的通孔中,且通孔一侧的定轴框(10)上开设用于检测和涂抹润滑脂的扇形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盒(12)包括盒壳(18)、阻板(19)和U型柱(20),所述盒壳(18)中存储润滑脂,盒壳(18)为一端开口的方盒,且方盒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阻板(19),U型柱(20)一端固定在阻板(19)上,U型柱(20)另一端和推油压力部(1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油压力部(13)包括第一长杆(21)、拉力弹片(22)、副板(23)、蜗杆(24)、L型块(25)、长支轴(26)和蓄力部(27),所述L型块(25)固定在盒壳(18)外壁上,U型柱(20)一端为直齿条结构,且U型柱(20)的直齿条滑动穿过L型块(25)上开设的板孔,蜗杆(24)和L型块(25)啮合连接,长支轴(26)套接在L型块(25)上开设的通孔中,长支轴(26)一端固定在蜗杆(24)上,且另一端和蓄力部(27)传动连接,L型块(25)一侧固定有副板(23),副板(23)支撑蓄力部(27),第一长杆(21)滑动穿过副板(23)上开设的棱孔,拉力弹片(22)一端固定在第一长杆(2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副板(23)上,第一长杆(21)一端接触卡位蓄力部(27),且另一端和转向部(14)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15)包括控制头(28)、Z型柱(29)和直板架(30),所述控制头(28)分布在定轴框(10)上的扇形空腔中,Z型柱(29)、直板架(30)和油道(16)均从定轴框(10)上开设的方孔中穿过,Z型柱(29)的一端和转向部(14)传动连接,Z型柱(29)的另一端和控制头(28)接触传动,直板架(30)上通过设置弧柱固定在定轴框(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16)包括扁管和扁管一端固定的用于均匀排油的扁嘴,油道(16)的扁管贯穿直板架(30)一侧固定的凸板,且Z型柱(29)滑动穿过直板架(30)另一侧固定的方筒内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头(28)包括弧形滑柱(31)、弧形贴板(32)和顶撑弹片(33),所述弧形贴板(32)的内弧面滑动贴在工字盘体(17)的外侧壁上,弧形贴板(32)的外弧面上开设有弧板槽,弧形滑柱(31)一端固定在直板架(30)端部,弧形滑柱(31)另一端滑动插入弧形贴板(32)的弧板槽中,顶撑弹片(33)一端固定在弧形贴板(32)上,顶撑弹片(33)另一端固定在直板架(30)端部,Z型柱(29)的一端为V型尖端,且Z型柱(29)的V型尖端外侧壁和弧形贴板(32)一端边缘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包括弧形底盖(1),所述弧形底盖(1)一侧设置有发条盒机构(2)、齿轮组(3)、擒纵轮机构(4)、擒纵叉机构(5)和摆轮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3)包括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和支撑三个等级齿轮的定轴框(10),所述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和三级齿轮(9)的结构均是大齿轮中部一侧设置小齿轮,且大齿轮和小齿轮中部贯穿同一个齿轮轴,一级齿轮(7)、二级齿轮(8)和三级齿轮(9)的齿轮轴均分布在定轴框(10)上开设的通孔中,所述一级齿轮(7)上的齿轮轴和定轴框(10)之间连接有润滑机构(11),且二级齿轮(8)、三级齿轮(9)的齿轮轴分别与定轴框(10)之间连接相同的结构,所述发条盒机构(2)、齿轮组(3)、擒纵轮机构(4)、擒纵叉机构(5)和摆轮组件(6)位置分布上分别与弧形底盖(1)上的多个局部平行,发条盒机构(2)、齿轮组(3)、擒纵轮机构(4)、擒纵叉机构(5)和摆轮组件(6)之间的配合都带有角度,且角度对应弧形底盖(1)上的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11)包括油盒(12)、推油压力部(13)、转向部(14)、检测部(15)、油道(16)和工字盘体(17),所述油盒(12)内置在定轴框(10)上开设的板槽中,油盒(12)的一侧连接有推油压力部(13),转向部(14)的一端和推油压力部(13)传动连接,转向部(14)的另一端和检测部(15)一端传动连接,工字盘体(17)中部贯穿一级齿轮(7)的齿轮轴,油道(16)一端和存储润滑脂的油盒(12)连通,油道(16)另一端对工字盘体(17)的外侧壁供给润滑脂,检测部(15)另一端接触检测工字盘体(17)外侧壁的干燥度,工字盘体(17)套接在定轴框(10)上的通孔中,且通孔一侧的定轴框(10)上开设用于检测和涂抹润滑脂的扇形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盒(12)包括盒壳(18)、阻板(19)和u型柱(20),所述盒壳(18)中存储润滑脂,盒壳(18)为一端开口的方盒,且方盒开口处滑动设置有阻板(19),u型柱(20)一端固定在阻板(19)上,u型柱(20)另一端和推油压力部(1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油压力部(13)包括第一长杆(21)、拉力弹片(22)、副板(23)、蜗杆(24)、l型块(25)、长支轴(26)和蓄力部(27),所述l型块(25)固定在盒壳(18)外壁上,u型柱(20)一端为直齿条结构,且u型柱(20)的直齿条滑动穿过l型块(25)上开设的板孔,蜗杆(24)和l型块(25)啮合连接,长支轴(26)套接在l型块(25)上开设的通孔中,长支轴(26)一端固定在蜗杆(24)上,且另一端和蓄力部(27)传动连接,l型块(25)一侧固定有副板(23),副板(23)支撑蓄力部(27),第一长杆(21)滑动穿过副板(23)上开设的棱孔,拉力弹片(22)一端固定在第一长杆(2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副板(23)上,第一长杆(21)一端接触卡位蓄力部(27),且另一端和转向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秉强陈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伦斯智能穿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