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49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S1、建立BIM,在模型上确定主、副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S2、根据副定位装置的位置留设相应的凹槽;S3、埋设好主定位装置;S4、安装水平运输通道,建筑主体结构内部留设垂直运输通道;S5、将副定位装置安装在装配式构件留设的凹槽内;S6、安装吊装支架和吊装行车,通过水平、垂直运输通道将装配式构件调转至安装作业面;S7、通过主、副定位装置相对坐标位置关系,采用BIM终端控制装置计算行车路线以控制吊装行车,快速将装配式构件吊装至设计安装位置,施工人员通过BIM终端控制装置校正装配式构件位置后将装配式构件安装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升吊装效率和质量。升吊装效率和质量。升吊装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同时时代的发展将促进劳动力逐渐转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劳动力逐渐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建筑施工领域需要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施工方法,来缓解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解决目前施工过程中施工效能低下、施工质量等问题,适应建筑工程劳动力转型。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施工前根据建筑设计文件建立相应高精度BIM,在模型上确定主定位装置和副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主定位装置安装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或者附近固定点,副定位装置安装在每个装配式构件上,配置一台BIM终端控制装置,录入建筑信息模型,用于识别现场构件尺寸、位置信息;S2、生产装配式构件时,根据副定位装置的位置留设相应的凹槽;S3、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或者附近固定点位置埋设好主定位装置,主定位装置设置坐标为(0,0,0,);S4、安装装配式构件的水平运输通道,建筑主体结构内部留设垂直运输通道,通道尺寸保证所有装配式构件能正常通过;S5、装配式构件进场后,将副定位装置安装在装配式构件留设的凹槽内;S6、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安装吊装支架,吊装支架上安装吊装行车,通过水平、垂直运输通道将装配式构件调转至安装作业面;S7、通过主、副定位装置相对坐标位置关系,采用BIM终端控制装置计算行车路线以控制吊装行车,快速将装配式构件吊装至设计安装位置,施工人员通过BIM终端控制装置校正装配式构件位置后将装配式构件安装完成。
[0005]优选地,所述主定位装置为主定位芯片。
[0006]优选地,所述副定位装置为副定位芯片。
[0007]优选地,S2中,凹槽的尺寸为长
×

×
高=5cm
×
5cm
×
3cm。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前完成建筑信息模型和主、副定位装置配合吊装装配式构件,可提升吊装效率和质量。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部吊装,可将建筑顶层全方位封闭,降低对外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本专利技术施工不受一般天气影响,形成建筑“施工小车间”,改善了作业人员工作环境,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建筑主体结构;2、水平运输通道;3、垂直运输通道;4、主定位装置;5、吊装支架;6、吊装行车;7、装配式构件;8、副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下述步骤:S1、施工前根据建筑设计文件建立相应高精度BIM,在模型上确定主定位装置4和副定位装置8的安装位置,主定位装置4和副定位装置8均可采用定位芯片,主定位装置4安装在建筑主体结构1上或者附近固定点,副定位装置8安装在每个装配式构件7上,同时配置一台BIM终端控制装置,录入建筑信息模型,用于识别现场构件尺寸、位置信息;S2、生产装配式构件7时,根据副定位装置8的位置留设相应的凹槽,凹槽的尺寸为长
×

×
高=5cm
×
5cm
×
3cm,凹槽设置便于副定位装置8的安拆;S3、在建筑主体结构1上或者附近固定点位置(BIM已确定)埋设好主定位装置4,主定位装置4设置坐标为(0,0,0,);S4、安装装配式构件7的水平运输通道2,建筑主体结构1内部留设垂直运输通道3,通道尺寸要保证所有装配式构件7能正常通过;S5、装配式构件7进场后,将副定位装置8安装在装配式构件7留设的凹槽内;S6、在建筑主体结构1上安装吊装支架5(与安全外防护架共用),吊装支架5上安装吊装行车6,通过水平、垂直运输通道(2、3)将装配式构件7调转至安装作业面;S7、通过主、副定位装置(4、8)相对坐标位置关系,采用BIM终端控制装置计算行车路线以控制吊装行车6,快速将装配式构件7吊装至设计安装位置,施工人员通过BIM终端控制装置校正装配式构件7位置后将装配式构件7安装完成。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前完成建筑信息模型和主、副定位装置配合吊装装配式构件,可提升吊装效率和质量。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部吊装,可将建筑顶层全方位封闭,降低对外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本专利技术施工不受一般天气影响,形成建筑“施工小车间”,改善了作业人员工作环境,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0015]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施工前根据建筑设计文件建立相应高精度BIM,在模型上确定主定位装置和副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主定位装置安装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或者附近固定点,副定位装置安装在每个装配式构件上,配置一台BIM终端控制装置,录入建筑信息模型,用于识别现场构件尺寸、位置信息;S2、生产装配式构件时,根据副定位装置的位置留设相应的凹槽;S3、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或者附近固定点位置埋设好主定位装置,主定位装置设置坐标为(0,0,0,);S4、安装装配式构件的水平运输通道,建筑主体结构内部留设垂直运输通道,通道尺寸保证所有装配式构件能正常通过;S5、装配式构件进场后,将副定位装置安装在装配式构件留设的凹槽内;S6、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安装吊装支架,吊装支架上安装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梦马磊刘春雨蒋文勇郭阗徐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