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355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包括步骤1、立钢支撑;步骤2、安装稳定架;步骤3、安装铝合金梁;步骤4、吊装叠合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采用独立支撑系统,形成多个支撑点,保证楼承板吊装稳定性,设计构思巧妙,安装和施工简单,有效地提高了施工安装的效率,并且稳定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应用环境友好,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施工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主力推广的结构形式之一,而叠合楼板则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楼板体系在整个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传统的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稳定性高、施工方便、结构安全的装配式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包括步骤1、立钢支撑;步骤2、安装稳定架;步骤3、安装铝合金梁;步骤4、吊装叠合楼板;其中,在前期准备工作时,确定主龙骨的间距为1200mm~1500mm,龙骨使用工字梁,支撑立杆离墙500mm~800mm;独立钢支撑、铝合金梁分别按照平面布置方案放置,调到相应标高进行安装就位;根据叠合楼板规格下设置相应个数的支承点,间距为1500mm,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在叠合板起吊时采用预制构件吊装梁进行吊装,至少设置4个或8个吊点冰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减小力矩对构建的影响;先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20cm处临停,由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钢筋打架,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5级风以上时应停止吊装。
[0005]调整楼板位置时,垫以小木块,不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要保证搁置长度,其允许偏差不大于5毫米;楼板安装完后进行标高校核,调节板下的可调支撑;
叠合楼板安装时: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在墙模板上安装墙顶标高定位方钢,宽度25mm,浇筑混凝土前调整好标高位置,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抄平放线,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对支撑板的剪力墙或梁顶面标高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整,剪力墙顶面超高部分必须凿去,过低的地方用砂浆填平,剪力墙上留出的搭接钢筋不正不直时,要进行修整,以免影响薄板就位;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在墙体和楼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派专人对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及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查,对缝隙过大的部位进行支模封堵处理;塞缝选用干硬性砂浆并掺入水泥用量5%的防水粉。
[0006]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楼板构建安装过程中应辅助实施以下步骤:1、装前应对叠合板安装的位置准确放样,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2、安装前必须检查并核对构件的质量与型号及方向,安装时严格控制安装构件的位置和标高,安装误差尺寸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3、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需在墙模板上采取墙顶标高定位措施或浇筑混凝土后人工剔凿对应于叠合板与墙体搭接部位的宽度,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
[0007]4、对支撑板的剪力墙或梁顶面标高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整,剪力墙顶面超高部分必须凿去,过低的地方用砂浆填平,剪力墙上留出的搭接钢筋不正不直时,要进行修整,以免影响薄板就位。
[0008]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采用独立支撑系统,形成多个支撑点,保证楼承板吊装稳定性,设计构思巧妙,安装和施工简单,有效地提高了施工安装的效率,并且稳定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应用环境友好,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建造方法中的支撑体系安装组成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建造方法中的安装工具支撑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建造方法中的安装铝合金梁示意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建造方法中的叠合楼板吊装到位示意图。
[0013]图5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建造方法中的预制叠合板吊装工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5]如图1~图5所示,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包括步骤1、立钢支撑;步骤2、安装稳定架;
步骤3、安装铝合金梁;步骤4、吊装叠合楼板;其中,在前期准备工作时,确定主龙骨的间距为1200mm~1500mm,龙骨使用工字梁,支撑立杆离墙500mm~800mm;独立钢支撑、铝合金梁分别按照平面布置方案放置,调到相应标高进行安装就位;根据叠合楼板规格下设置相应个数的支承点,间距为1500mm,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在叠合板起吊时采用预制构件吊装梁进行吊装,至少设置4个或8个吊点冰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减小力矩对构建的影响;先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20cm处临停,由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钢筋打架,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5级风以上时应停止吊装。
[0016]调整楼板位置时,垫以小木块,不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要保证搁置长度,其允许偏差不大于5毫米;楼板安装完后进行标高校核,调节板下的可调支撑;叠合楼板安装时: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在墙模板上安装墙顶标高定位方钢,宽度25mm,浇筑混凝土前调整好标高位置,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抄平放线,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对支撑板的剪力墙或梁顶面标高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整,剪力墙顶面超高部分必须凿去,过低的地方用砂浆填平,剪力墙上留出的搭接钢筋不正不直时,要进行修整,以免影响薄板就位;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在墙体和楼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派专人对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及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查,对缝隙过大的部位进行支模封堵处理;塞缝选用干硬性砂浆并掺入水泥用量5%的防水粉。
[0017]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楼板构建安装过程中应辅助实施以下步骤:1、装前应对叠合板安装的位置准确放样,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2、安装前必须检查并核对构件的质量与型号及方向,安装时严格控制安装构件的位置和标高,安装误差尺寸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3、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需在墙模板上采取墙顶标高定位措施或浇筑混凝土后人工剔凿对应于叠合板与墙体搭接部位的宽度,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
[0018]4、对支撑板的剪力墙或梁顶面标高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立钢支撑;步骤2、安装稳定架;步骤3、安装铝合金梁;步骤4、吊装叠合楼板;其中,在前期准备工作时,确定主龙骨的间距为1200mm~1500mm,龙骨使用工字梁,支撑立杆离墙500mm~800mm;独立钢支撑、铝合金梁分别按照平面布置方案放置,调到相应标高进行安装就位;根据叠合楼板规格下设置相应个数的支承点,间距为1500mm,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在叠合板起吊时采用预制构件吊装梁进行吊装,至少设置4个或8个吊点冰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减小力矩对构建的影响;先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20cm处临停,由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钢筋打架,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5级风以上时应停止吊装;调整楼板位置时,垫以小木块,不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要保证搁置长度,其允许偏差不大于5毫米;楼板安装完后进行标高校核,调节板下的可调支撑;叠合楼板安装时: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在墙模板上安装墙顶标高定位方钢,宽度25mm,浇筑混凝土前调整好标高位置,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海清路立勇文庆卫宋天帅咸庆吉马同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