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47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形板,回形板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穿孔,回形板的后侧内壁上活动接触有第一模板,第一模板的左侧延伸至回形板外,回形板的两侧内壁上滑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模板,回形板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第二模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第二模板的后侧滑动接触有第三模板,第三模板的后侧贯穿矩形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根据实际需要精准调整膜腔的前后宽度和左右宽度大小,使模腔的前后和左右宽度与所需制造的预制件前后和左右宽度相一致,通过调整膜腔大小的方式能够适用多种规格大小的预制件,提高适用范围,满足使用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过程中,会经常性的使用到建筑预制件,预制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各种规格大小不同的模具,目前同一规格模具只能进行单一预制件的生产加工,这样当需要不同大小的预制件的时候,需要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模具来进行匹配加工;其存在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膜腔大小的缺点,适用范围较局限,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形板,回形板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穿孔,回形板的后侧内壁上活动接触有第一模板,第一模板的左侧延伸至回形板外,回形板的两侧内壁上滑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模板,回形板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第二模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第二模板的后侧滑动接触有第三模板,第三模板的后侧贯穿矩形穿孔,第三模板的左侧与第一模板的右侧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模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第三模板上的L形座,所述第二模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导向组件,伸缩导向组件的左端与第三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模板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组件,回形板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第一导向组件的右侧相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第二模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伸缩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模板后侧的外管,外管内滑动套设有内杆,内杆的左端与第三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槽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滑块,滑块的右侧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左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部后侧嵌装固定有第一刻度尺,第一刻度尺位于第三模板的下方并与第三模板相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回形板的顶部右侧粘接固定有第二刻度尺,第二刻度尺位于第二模板的右侧并与第二模板相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回形板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模板外侧滑动连接的矩形通孔,
矩形通孔的底部设置为开口。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的底部、第二模板的底部和第三模板的底部均与底板的顶部滑动接触。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回形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导向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三模板、导向柱、滑块、L形座与第二刻度尺相配合,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准调整膜腔前后宽度大小;
[0014]通过回形板、第一模板、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三模板、导向柱、滑块、L形座、第一刻度尺、外管与内杆相配合,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准调整膜腔左右宽度大小。
[0015]本技术便于根据实际需要精准调整膜腔的前后宽度和左右宽度大小,使模腔的前后和左右宽度与所需制造的预制件前后和左右宽度相一致,通过调整膜腔大小的方式能够适用多种规格大小的预制件,提高适用范围,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的外管和内杆连接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回形板;3、矩形穿孔;4、第一模板;5、第二模板;6、导向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9、三模板;10、矩形槽;11、导向柱;12、滑块;13、L形座;14、第一刻度尺;15、第二刻度尺;16、外管;17、内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形板2,回形板2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穿孔3,回形板2的后侧内壁上活动接触有第一模板4,第一模板4的左侧延伸至回形板2外,回形板2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模板4外侧滑动连接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底部设置为开口,回形板2的两侧内壁上滑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模板5,回形板2的顶部右侧粘接固定有第二刻度尺15,第二刻度尺15位于第二模板5的右侧并与第二模板5相配合,回形板2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6,第二模板5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6上,其中第二模板5的后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孔,且第一导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向杆6的外侧滑动连接,第二模板5通过两个第一导孔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6上,起到对第二模板5前后滑动导向的效果,第二模板5的后侧滑动接触有第三模板9,第三模板9的后侧贯穿矩形穿孔3,底板1的顶部后侧嵌装固定有第一刻度尺14,其中底板1的顶部后侧开设有与第一刻度尺14外侧粘接固定的嵌装槽,第一刻度尺14通过嵌装槽嵌装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后侧,第一刻度尺14位于第三模板9的下方并与第三模板9相配合,第一模板4的底部、第二模板5的底部和第三模板9的底部均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接触,第三模板9的左侧与第一模板4的右侧滑动接触,第一模板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第三模板9上的L形座13,其中L形座13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导
孔,且矩形导孔的内壁与第三模板9的外侧滑动连接,L形座13通过矩形导孔滑动套设在第三模板9上,起到对第三模板9前后滑动导向的效果,第二模板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导向组件,伸缩导向组件的左端与第三模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其中伸缩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模板5后侧的外管16,外管16内滑动套设有内杆17,其中外管16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内杆1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起到对内杆17限位防脱的效果,内杆17的左端与第三模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
[0022]第三模板9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10,矩形槽1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组件,回形板2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伸出端与第一导向组件的右侧相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伸出端与第二模板5的后侧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槽10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两个导向柱11,两个导向柱11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滑块12,其中滑块12的前侧开设有两个第二导孔,且第二导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向柱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形板(2),回形板(2)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穿孔(3),回形板(2)的后侧内壁上活动接触有第一模板(4),第一模板(4)的左侧延伸至回形板(2)外,回形板(2)的两侧内壁上滑动接触有同一个第二模板(5),回形板(2)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6),第二模板(5)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6)上,第二模板(5)的后侧滑动接触有第三模板(9),第三模板(9)的后侧贯穿矩形穿孔(3),第三模板(9)的左侧与第一模板(4)的右侧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模板(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第三模板(9)上的L形座(13),所述第二模板(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导向组件,伸缩导向组件的左端与第三模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模板(9)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10),矩形槽(1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组件,回形板(2)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伸出端与第一导向组件的右侧相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伸出端与第二模板(5)的后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预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田鑫郭栋王海燕张生肖张帅帅栗泽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