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369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2
本申请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包括:建立顶管施工范围内的周边地下管线的管线三维模型;确定顶管施工范围内的待施工顶管的最大影响横断面;以待施工顶管的施工线路为轨迹,并以待施工顶管的最大影响横断面为截面,确定待施工顶管的顶管扰动三维模型;在顶管施工范围内,确定顶管扰动三维模型和周边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的碰撞信息。本申请建立了土体影响范围模型(即顶管扰动三维模型),再通过土体影响范围模型去分析顶管施工影响范围与周边地下管线的碰撞关系,能够精确、快速地定位顶管对周边地下管线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和对周边地下管线的保护效果。线的保护效果。线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顶管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是一种较高使用频率的非开挖技术,在城市的给排水施工中被普遍采用。由于顶管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土体和周边地下管线产生扰动,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下管线进行有效保护,是顶管施工顺利实施的关键。
[0003]顶管工程实施前,需要根据相关产权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掌握周边地下管线的性质、埋深及走向,制定出避免顶管施工对周边地下管线产生损伤的具体方案。传统的避免顶管施工对周边地下管线产生损伤的分析方法中,对顶管施工影响周边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和程度难以估计,造成前期工作周期延长,在工程的资源消耗、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劣势愈专利技术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解决了对顶管施工中影响周边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分析不精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顶管施工中对周边地下管线的影响的具体位置和程度的分析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顶管施工范围内的周边地下管线的管线三维模型;确定所述顶管施工范围内的待施工顶管的最大影响横断面;以所述待施工顶管的施工线路为轨迹,并以所述待施工顶管的最大影响横断面为截面,确定所述待施工顶管的顶管扰动三维模型;在所述顶管施工范围内,确定所述顶管扰动三维模型和所述周边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的碰撞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顶管施工范围内的待施工顶管的最大影响横断面,包括: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所述待施工顶管对土体扰动的应力位移图;根据预设的土体应力阈值和土体位移量阈值,在所述应力位移图中确定顶管对土体扰动的最大影响横断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所述待施工顶管对土体扰动的应力位移图,包括:确定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模型,所述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模型包括用于模拟土体的多个网格和模拟的顶管管节;输入土体参数和顶管管节参数,施加荷载;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所述待施工顶管对土体扰动的应力位移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参数包括土体的压缩模量、土体的泊松比、土体的粘聚力、土体的内摩擦角、土体的密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管节参数包括顶管管节的压缩模量、顶管管节的泊松比、顶管管节的密度。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顶管施工的碰撞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土体应力阈值和土体位移量阈值,在所述应力位移图中确定顶管对土体扰动的最大影响横断面,包括: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哲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