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035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缸体和净化箱,所述缸体内壁左表面固定连接有探测器,所述缸体左侧安装有净化箱,且净化箱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口,且吸口下方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净化箱内开设有净化腔,且净化腔左侧嵌合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右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且过滤框下方设置有消毒框,所述消毒框下方设置有净化框,所述封板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净化箱后方设置有加氧组件,所述加压组件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使得在对鱼缸水进行循环处理时,可以先将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净化,再送回鱼缸,避免杂质对装置造成堵塞。避免杂质对装置造成堵塞。避免杂质对装置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循环控制
,具体为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系统是一种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后重复使用的装置,以此来达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大型的循环水系统大多使用于工业方面,而小型水循环系统多用于养殖业,人们在使用鱼缸时通常都会配备水循环系统,以对鱼缸水进行清洁循环。
[0003]现有的水循环系统大多是将净化装置放置在排水口,使得水中的杂质可能进入水泵,造成水泵堵塞或腐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缸体和净化箱,所述缸体内壁左表面固定连接有探测器,所述缸体左侧安装有净化箱,且净化箱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口,且吸口下方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净化箱内开设有净化腔,且净化腔左侧嵌合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右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且过滤框下方设置有消毒框,所述消毒框下方设置有净化框,所述封板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净化箱后方设置有加氧组件,且加氧组件后方设置有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上方设置有出水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腔、卡孔、卡槽、卡簧、卡板和卡块,所述卡腔内侧开设有卡孔,且卡腔左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腔内固定连接有卡簧,且卡簧靠近卡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卡板通过卡槽与封板卡合连接,且卡板通过卡簧与卡腔弹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氧组件包括底框、通道、进气口、弹簧、密封塞和滑竿,所述底框内开设有通道,且通道上方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弹簧内侧贴合设置有滑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与进气口嵌合连接,且滑竿通过密封塞与底框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壳、进水口、止回板、加压轮、电机和出水口,所述加压壳前方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后方固定连接有止回板,所述加压壳内设置有加压轮,且加压轮后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加压壳上方开设有出水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轮通过电机与加压壳转动连接,且电机与缸体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净化箱的设置,使得在对鱼缸水进行循环处理时,进水管可以通过吸口将水吸入净化箱内,筛网可以避免鱼进入吸口,水进入净化箱后,先后被过滤框、消毒框和净化框进行杂质滤除、灭菌和除味,固定组件可以通过封板对过滤框、消毒框和净
化框进行固定,并对净化腔进行封闭,避免水从净化腔内渗出;
[0014]2、本技术通过加氧组件的设置,使得鱼缸水在通道内流动时,压力差可以将密封塞下拉,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通道,并与鱼缸水混合,从而对其进行加氧,而当水流进入进气口下端后,压力差减小,弹簧带动密封塞回弹,将进气口堵塞,避免水从进气口流出,滑竿可以对密封塞进行限制,避免密封塞偏斜导致无法将进气口密封;
[0015]3、本技术通过加压组件的设置,使得当探测器探测到水质变差后,可以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加压轮转动,从而将鱼缸水抽入加压壳内,加压轮加速空气融入水中并对水进行加压,再从出水管排入鱼缸,完成水循环,且止回板可以避免出现水流倒流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封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缸体;2、探测器;3、净化箱;4、进水管;5、吸口;6、筛网;7、净化腔;8、封板;9、过滤框;10、消毒框;11、净化框;12、固定组件;1201、卡腔;1202、卡孔;1203、卡槽;1204、卡簧;1205、卡板;1206、卡块;13、加氧组件;1301、底框;1302、通道;1303、进气口;1304、弹簧;1305、密封塞;1306、滑竿;14、加压组件;4101、加压壳;1402、进水口;1403、止回板;1404、加压轮;1405、电机;1406、出水口;1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图5所示,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缸体1和净化箱3,缸体1内壁左表面固定连接有探测器2,缸体1左侧安装有净化箱3,且净化箱3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右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口5,且吸口5下方固定连接有筛网6,净化箱3内开设有净化腔7,且净化腔7左侧嵌合连接有封板8,封板8右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9,且过滤框9下方设置有消毒框10,消毒框10下方设置有净化框11,封板8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组件12,净化箱3后方设置有加氧组件13,且加氧组件13后方设置有加压组件14,加压组件14上方设置有出水管15,固定组件12包括卡腔1201、卡孔1202、卡槽1203、卡簧1204、卡板1205和卡块1206,卡腔1201内侧开设有卡孔1202,且卡腔1201左方开设有卡槽1203,卡腔1201内固定连接有卡簧1204,且卡簧1204靠近卡孔1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205,卡板1205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206,卡板1205通过卡槽1203与封板8卡合连接,且卡板1205通过卡簧1204与卡腔1201弹性连接,通过净化箱3的设置,使得在对鱼缸水进行循环处理时,进水管4可以通过吸口5将水吸入净化箱3内,筛网6可以避免鱼进入吸口5,水进入净化箱3后,先后被过滤框9、消毒框10和净化框11进行杂质滤除、灭菌和除味,固定组件12可以通过封板8对过滤框9、消毒框10和净化框11进行固定,并对净化腔7进行封闭,避免水从净化腔7内渗出。
[0023]如图2和图4所示,加氧组件13包括底框1301、通道1302、进气口1303、弹簧1304、密封塞1305和滑竿1306,底框1301内开设有通道1302,且通道1302上方开设有进气口1303,进气口1303内固定连接有弹簧1304,且弹簧1304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305,弹簧1304内侧
贴合设置有滑竿1306,密封塞1305与进气口1303嵌合连接,且滑竿1306通过密封塞1305与底框1301滑动连接,通过加氧组件13的设置,使得鱼缸水在通道1302内流动时,压力差可以将密封塞1305下拉,空气从进气口1303进入通道1302,并与鱼缸水混合,从而对其进行加氧,而当水流进入进气口1303下端后,压力差减小,弹簧1304带动密封塞1305回弹,将进气口1303堵塞,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缸体(1)和净化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壁左表面固定连接有探测器(2),所述缸体(1)左侧安装有净化箱(3),且净化箱(3)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右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吸口(5),且吸口(5)下方固定连接有筛网(6),所述净化箱(3)内开设有净化腔(7),且净化腔(7)左侧嵌合连接有封板(8),所述封板(8)右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9),且过滤框(9)下方设置有消毒框(10),所述消毒框(10)下方设置有净化框(11),所述封板(8)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组件(12),所述净化箱(3)后方设置有加氧组件(13),且加氧组件(13)后方设置有加压组件(14),所述加压组件(14)上方设置有出水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2)包括卡腔(1201)、卡孔(1202)、卡槽(1203)、卡簧(1204)、卡板(1205)和卡块(1206),所述卡腔(1201)内侧开设有卡孔(1202),且卡腔(1201)左方开设有卡槽(1203),所述卡腔(1201)内固定连接有卡簧(1204),且卡簧(1204)靠近卡孔(1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205),所述卡板(1205)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205)通过卡槽(1203)与封板(8)卡合连接,且卡板(1205)通过卡簧(120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婕张高峰杨洪涛梁广勋崔梦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茂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