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966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锂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包括控制模块、DAC模块、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电流采集模块、ADC模块、上位机;控制模块分别与DAC模块、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电流采集模块、ADC模块以及上位机连接;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DA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ADC模块的输入端以及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DAC模块的输出端与A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精确测量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下的漏电流。护状态下的漏电流。护状态下的漏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测试设备
,特别指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成品锂电池即电芯与电芯保护板进行封装后的产品,成品锂电池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短路保护便是其中的测试项目。
[0003]传统上,仅测试成品锂电池在触发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时的电流值,没有测试对应的漏电流值,仅是简单的判断触发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时的漏电流值是否超过设定的电流阈值。而漏电流值直接关系着成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过大的漏电流值甚至会使成品锂电池存在损坏的风险,在对成品锂电池的优劣分类更精细的背景下,需要准确地去测量成品锂电池在触发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时对应的漏电流大小。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实现精确测量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下的漏电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实现精确测量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下的漏电流。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包括一控制模块、一DAC模块、一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一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一电流采集模块、一ADC模块以及一上位机;
[0007]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DAC模块、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电流采集模块、ADC模块以及上位机连接;所述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DA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ADC模块的输入端以及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C模块的输出端与A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MCU、一以太网接口以及一外围电路;
[0009]所述MCU分别与以太网接口、外围电路、DAC模块、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电流采集模块以及ADC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与上位机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DAC模块包括一DAC芯片N1、一电阻TR1、一电容TC6、一电容TC7以及一电容TC8;
[0011]所述DAC芯片N1的引脚3、7与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连接,引脚12、13、14分别与MCU的引脚83、84、82连接,引脚15与电阻TR1以及电容TC8连接,引脚9、10、16接地;所述电容TC6和电容TC7并联后,一端与DAC芯片N1的引脚1以及ADC模块连接,另一端接地。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包括一运放U2A、一运放U2B、一运放
U3、一运放U4A、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电阻R7、一电阻R8、一电阻R9、一电阻R10、一电阻R11、一电阻R12、一电阻R13、一电阻R14、一电阻R15、一电阻R16、一电阻R17、一电阻R18、一电阻R19、一电阻R20、一电阻R21、一电阻R22、一电阻R23、一电阻R24、一电阻R25、一电阻R27、一电阻R44、一电阻R62、一电容C1、一电容C2、一电容C3、一电容C4、一电容C5、一电容C6、一MOS管Q1、一MOS管Q2、一MOS管Q3、一MOS管Q4、一MOS管Q5、一MOS管Q6、一MOS管Q8、一二极管D1、一光耦U1以及一栅极驱动芯片U10;
[0013]所述运放U3的引脚1、4与电流采集模块连接,引脚6与电阻R15连接并接地,引脚7与电阻R6、电阻R13以及电容C2连接;
[0014]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DAC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以及运放U2A的引脚3连接;所述运放U2A的引脚2与电阻R6、电容C2以及电阻R11连接,引脚1与电阻R4连接,引脚4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6连接,引脚8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1、8连接;所述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2、4均与MCU的引脚63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电阻R11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4、MOS管Q3的漏极、二极管D1的输出端以及光耦U1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以及MCU的引脚92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3的源极连接并接地;所述光耦U1的引脚2与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并接地,引脚3与电阻R1以及电阻R3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以及电阻R5连接,源极与电阻R5以及电阻R9连接,漏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R3以及电阻R7连接,源极与电阻R7以及电阻R10连接;所述电阻R9与电阻R10以及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连接;
[0015]所述运放U2B的引脚6与电阻R12以及电阻R13连接,引脚7与电阻R12、电阻R44以及电容C5连接;所述运放U4A的引脚1与电阻R16连接,引脚2与电阻R44、电阻R14以及电容C5连接,引脚3与电阻R20以及电容C6连接,引脚4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6连接,引脚8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1、8连接;所述电阻R14与电容C4连接;所述电阻R20与DAC模块连接;
[0016]所述MOS管Q8的栅极与电阻R27以及MCU的引脚91连接,源极与电阻R27连接并接地,漏极与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以及电容C4连接;所述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17以及电阻R21连接,源极与电阻R21以及电阻R62连接,漏极与MOS管Q5的漏极、MOS管Q6的漏极以及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电阻R18以及电阻R22连接,源极与电阻R22以及电阻R24连接;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电阻R19以及电阻R23连接,源极与电阻R23以及电阻R25连接;所述电阻R62与电阻R24以及电阻R25连接;所述电阻R19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5、7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包括一继电器K1、一继电器K2、一继电器K3、一二极管D2、一二极管D3、一二极管D4、一MOS管Q7、一MOS管Q9、一MOS管Q15、一电阻R26、一电阻R31以及一电阻R63;
[0018]所述继电器K1的引脚1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以及MOS管Q15的漏极连接,引脚2、3与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连接,引脚4与继电器K2的引脚3连接,引脚5与二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栅极与电阻R63以及MCU的引脚78连接,源极与电阻R63连接并接地;
[0019]所述继电器K2的引脚1与二极管D3的输入端以及MOS管Q7的漏极连接,引脚4与电流采集模块连接,引脚5与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电阻R26以及MCU的引脚77连接,源极与电阻R26连接并接地;
[0020]所述继电器K3的引脚1与二极管D4的输入端以及MOS管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模块、一DAC模块、一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一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一电流采集模块、一ADC模块以及一上位机;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DAC模块、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电流采集模块、ADC模块以及上位机连接;所述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DA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ADC模块的输入端以及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C模块的输出端与A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MCU、一以太网接口以及一外围电路;所述MCU分别与以太网接口、外围电路、DAC模块、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电流采集模块以及ADC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与上位机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AC模块包括一DAC芯片N1、一电阻TR1、一电容TC6、一电容TC7以及一电容TC8;所述DAC芯片N1的引脚3、7与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连接,引脚12、13、14分别与MCU的引脚83、84、82连接,引脚15与电阻TR1以及电容TC8连接,引脚9、10、16接地;所述电容TC6和电容TC7并联后,一端与DAC芯片N1的引脚1以及ADC模块连接,另一端接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包括一运放U2A、一运放U2B、一运放U3、一运放U4A、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电阻R7、一电阻R8、一电阻R9、一电阻R10、一电阻R11、一电阻R12、一电阻R13、一电阻R14、一电阻R15、一电阻R16、一电阻R17、一电阻R18、一电阻R19、一电阻R20、一电阻R21、一电阻R22、一电阻R23、一电阻R24、一电阻R25、一电阻R27、一电阻R44、一电阻R62、一电容C1、一电容C2、一电容C3、一电容C4、一电容C5、一电容C6、一MOS管Q1、一MOS管Q2、一MOS管Q3、一MOS管Q4、一MOS管Q5、一MOS管Q6、一MOS管Q8、一二极管D1、一光耦U1以及一栅极驱动芯片U10;所述运放U3的引脚1、4与电流采集模块连接,引脚6与电阻R15连接并接地,引脚7与电阻R6、电阻R13以及电容C2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DAC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以及运放U2A的引脚3连接;所述运放U2A的引脚2与电阻R6、电容C2以及电阻R11连接,引脚1与电阻R4连接,引脚4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6连接,引脚8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1、8连接;所述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2、4均与MCU的引脚63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电阻R11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4、MOS管Q3的漏极、二极管D1的输出端以及光耦U1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以及MCU的引脚92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3的源极连接并接地;所述光耦U1的引脚2与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并接地,引脚3与电阻R1以及电阻R3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以及电阻R5连接,源极与电阻R5以及电阻R9连接,漏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R3以及电阻R7连接,源极与电阻R7以及电阻R10连接;所述电阻R9与电阻R10以及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连接;所述运放U2B的引脚6与电阻R12以及电阻R13连接,引脚7与电阻R12、电阻R44以及电容C5连接;所述运放U4A的引脚1与电阻R16连接,引脚2与电阻R44、电阻R14以及电容C5连接,
引脚3与电阻R20以及电容C6连接,引脚4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6连接,引脚8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1、8连接;所述电阻R14与电容C4连接;所述电阻R20与DAC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8的栅极与电阻R27以及MCU的引脚91连接,源极与电阻R27连接并接地,漏极与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以及电容C4连接;所述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17以及电阻R21连接,源极与电阻R21以及电阻R62连接,漏极与MOS管Q5的漏极、MOS管Q6的漏极以及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电阻R18以及电阻R22连接,源极与电阻R22以及电阻R24连接;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电阻R19以及电阻R23连接,源极与电阻R23以及电阻R25连接;所述电阻R62与电阻R24以及电阻R25连接;所述电阻R19与栅极驱动芯片U10的引脚5、7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品锂电池保护状态漏电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通路选择模块包括一继电器K1、一继电器K2、一继电器K3、一二极管D2、一二极管D3、一二极管D4、一MOS管Q7、一MOS管Q9、一MOS管Q15、一电阻R26、一电阻R31以及一电阻R63;所述继电器K1的引脚1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以及MOS管Q15的漏极连接,引脚2、3与充放电恒流源与短路控制模块连接,引脚4与继电器K2的引脚3连接,引脚5与二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栅极与电阻R63以及MCU的引脚78连接,源极与电阻R63连接并接地;所述继电器K2的引脚1与二极管D3的输入端以及MOS管Q7的漏极连接,引脚4与电流采集模块连接,引脚5与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电阻R26以及MCU的引脚77连接,源极与电阻R26连接并接地;所述继电器K3的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言祥李有财邓秉杰吴煌麒朱哲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