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61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涉及应急救援领域。该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包括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微控制器MCU、电源和外壳,所述微控制器MCU与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和电源连接。该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可使用蓝牙功能与智能手环连接,获取佩戴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心率或体温),在手环上具有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以编辑或同步报位器发送短报文,在报位器接收到上级指挥中心发送的短报文时,又可同步至手环操作界面上显示,为了确保电量合理使用,在各个模块前端设置控制开关电路,只有在使用该模块功能时才开启该模块部分电源输入。入。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
,具体为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逐步增多。
[0003]在野外搜救和应急救援领域也出现一些相关的产品,但在低功耗和智能性表现上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更高的便携性需要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重量,随之带来的电池容量受限问题与RDSS短报文通信的瞬时大功率发射之间的矛盾,以及小电池电量保证长时间上报救援信息等正常工作的设备功耗处理问题,现有相关设备缺乏对救援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的自动检测,也缺乏指挥救援中心与被救援者之间的互动通信,不便于进一步的了解被救援者的实际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以解决现有的北斗应急报位器低功耗和智能性表现上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相关设备缺乏对救援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的自动检测,也缺乏指挥救援中心与被救援者之间的互动通信,不便于进一步的了解被救援者的实际状况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在常规北斗定位和通信设备产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小产品的体积,方便野外作业时随身佩戴,在应急使用上,能够快速的手动或自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设备配套设备中增加了带有生命体征检测的智能手环,实现自动同步佩戴者的生命体征,且可实现RDSS通信报文的可视化操作,接收和发送求援关键信息,报位器的低功耗管理策略,使得在电池容量小的状况下,能够达到黄金救援所需的72小时正常通信时间。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包括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微控制器MCU、电源和外壳,所述微控制器MCU与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和电源连接;
[0009]所述微控制器MCU上还连接有浸水检测模块、拔销检测模块,SOS检测模块和蓝牙模块;
[0010]所述电源上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上连接有手环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MCU部分包含电源控制单元、定时处理单元、按键处理单元、RNSS定位处理单元、RDSS报文处理单元、蓝牙模块驱动单元和状态显示单元。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所述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固定相连,所述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的内部设有控制板和电池,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微控制器MCU,所述电池的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上盖上安装有按键和指示灯,所述按键和指示灯与控制板相连。
[0014]优选的,所述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的内部设有防水胶条,所述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的侧壁上安装有拔销。
[0015]优选的,所述外壳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背夹和相关紧固件。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该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可使用蓝牙功能与智能手环连接,获取佩戴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手环上具有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以编辑或同步报位器发送短报文,在报位器接收到上级指挥中心发送的短报文时,又可同步至手环操作界面上显示,为了确保电量合理使用,在各个模块前端设置控制开关电路,只有在使用该模块功能时才开启该模块部分电源输入,采用低功耗策略,位置上报计划表,根据应急救援特点,在遇险前期状态变化较快,经过一段时间后位置变化放缓,根据这个特点,制定的上报计划表,将上报频度分为快速、普通、较慢三种状态。
[0018]2、该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将报位器设备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具有佩戴夹具,方便与使用者佩戴和操作,拔销启动功能,为了在极端状态下佩戴者能够轻松的开启报位器,我们设置了简单操作的拔销启动功能,在佩戴者意识降低时也能容易的拔下销子启动报位器,浸水检测功能实现,在报位器下部有两个触点,通过比较器判断端口阻值变化,确认是否报位器入水,自动开启报位器电源,开始自动上报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控制器MCU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任务分配单元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爆炸图。
[0022]图中:1、外壳底座;2、外壳上盖;3、按键;4、指示灯;5、控制板;6、无线充电模块;7、电池;8、防水胶条;9、拔销;10、背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如图1

3所示,包括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微控制器MCU、电源和外壳,微控制器MCU与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和电源连接;
[0025]微控制器MCU上还连接有浸水检测模块、拔销检测模块,SOS检测模块和蓝牙模块;
[0026]电源上设有无线充电模块6,蓝牙模块上连接有手环模块。
[0027]根据附图2所示,微控制器MCU部分包含电源控制单元、定时处理单元、按键处理单元、RNSS定位处理单元、RDSS报文处理单元、蓝牙模块驱动单元和状态显示单元。
[0028]根据附图3所示,外壳包括外壳底座1和外壳上盖2,外壳底座1和外壳上盖2固定相连,外壳底座1和外壳上盖2的内部设有控制板5和电池7,控制板5上设有微控制器MCU,电池7的底部设有无线充电模块6。
[0029]根据附图3所示,外壳上盖2上安装有按键3和指示灯4,按键3和指示灯4与控制板5相连。
[0030]根据附图3所示,外壳底座1和外壳上盖2的内部设有防水胶条8,外壳底座1和外壳上盖2的侧壁上安装有拔销9。
[0031]根据附图3所示,外壳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背夹10和相关紧固件。
[0032]工作原理:
[0033]为实现定位和上报位置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RNSS实现定位,RDSS短报文通信用于上报位置和紧急报文发送等。
[0034]传统的报位器一般包括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微控制器MCU和相关相关电源。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除包含上述模块部分外,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6、浸水检测模块、拔销检测模块,SOS检测模块和手环模块。
[0036]电源控制单元实现设备各个部分模块的供电控制,按照定时需求开启和关闭,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0037]按键处理单元实时检测开关机、SOS、OK各个按键响应,实现开关机延时控制。
[0038]定时处理单元实现设备的定时休眠,定时唤醒,定时控制电源控制单元,定时启动RNSS定位和RDSS报文处理等任务。
[0039]RNSS定位处理单元实现对RNSS定位模块部分电路的控制,定时处理单元开启RNSS定位任务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包括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微控制器MCU、电源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MCU与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模块、北斗IC卡和电源连接;所述微控制器MCU上还连接有浸水检测模块、拔销检测模块,SOS检测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电源上设有无线充电模块(6),所述蓝牙模块上连接有手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MCU部分包含电源控制单元、定时处理单元、按键处理单元、RNSS定位处理单元、RDSS报文处理单元、蓝牙模块驱动单元和状态显示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型北斗应急报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底座(1)和外壳上盖(2),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清红方志贺许泽明陈泳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精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