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
,具体说是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合直流兼具基于电流源换流器(Line Commuted Converter,LCC)的常规直流和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的技术优势,既可降低换相失败风险,又可实现大容量、低成本、远距离输电和组网运行,我国已率先开展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研究与建设。
[0003]作为新兴技术,混合直流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为保障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了部分研究,主要涉及拓扑结构设计、控制策略优化、故障电流解析及线路保护测距,而有关线路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技术研究还相对欠缺。
[0004]架空线路作为高压大容量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电能的主要传输通道,发生瞬时性故障概率较高。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功率快速恢复,需要深入分析混合直流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与永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线路发生故障后,送端LCC清除故障电流,受端MMC隔离故障线路;步骤2,向故障线路注入电压信号;步骤3,基于步骤2向故障线路注入的电压信号,估算传播至LCC侧的反行波;计算上述估算的反行波与实际反行波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步骤4,基于步骤3得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判断故障是否消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送端LCC通过调节触发角清除故障电流,受端MMC通过直流断路器故障线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步骤2
‑
1,故障点去游离后,调节触发角;步骤2
‑
2,向故障电路注入电压信号,调节触发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故障包括单级接地故障和双击短路故障;对于单级接地故障,步骤2
‑
2为向故障级注入电压信号;对于双击短路故障,步骤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张大海,和敬涵,梁晨光,倪平浩,刘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