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母线树脂成形品技术

技术编号:350951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树脂将具有沿径向突出的端子的多个圆弧状的母线和具有能分别收纳多个母线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凹部的保持部密封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母线收纳工序,将多个母线收纳在所述保持部的多个凹部内;保持部配置工序,通过树脂成形用模具的定模支撑在多个所述凹部内收纳有多个所述母线的所述保持部;合模工序,使所述树脂成形用模具的动模相对于所述定模合模,通过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保持多个所述母线中的至少一个母线的向径向突出的所述端子,并形成在所述动模与所述保持部的凹部的开口侧及收纳在所述凹部内的多个所述母线间分别具有间隙的型腔;以及树脂注射工序,向所述型腔内注射树脂。向所述型腔内注射树脂。向所述型腔内注射树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母线树脂成形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母线树脂成形品。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通过用树脂密封母线来形成母线树脂成形品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母线树脂成形品,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知有一种车辆用薄型无刷马达的集中配电部件,其利用树脂密封多个母线和具有能够分别收纳上述多个母线的多个保持槽的绝缘保持架。
[0003]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集中配电部件中,上述多个保持槽分别隔开平行的间隔在绝缘保持架的径向上并列设置。在各保持槽中分别单独地插入有与各相对应的母线。上述绝缘保持架及上述各母线整体被绝缘树脂层覆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34727号
[0005]如上所述,在将母线收纳在作为保持槽的凹部内的状态下利用树脂密封绝缘保持架等保持部的情况下,一般使用树脂成形用模具。在使用上述树脂成形用模具对多个母线及保持部的整体进行树脂密封的情况下,一般是在保持部的凹部开口侧面对定模的状态下进行树脂密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树脂也蔓延到保持部的凹部开口侧,需要在上述凹部开口侧与上述定模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注射树脂。
[0006]若如上所述在上述保持部的凹部开口侧与上述定模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注射树脂,则树脂的注射压力有可能会使母线从上述凹部的内部向外移动而与上述定模接触。这样一来,上述母线的一部分可能不被树脂覆盖。
[0007]另外,一般而言,母线具有向径向突出并与线圈连接的端子。在如上所述使用上述树脂成形用模具对多个母线及保持部的整体进行树脂密封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树脂附着于上述端子,需要利用树脂成形用模具保持上述端子。在该情况下,当在上述保持部的凹部开口侧与上述定模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下注射树脂时,树脂的注射压力也有可能使上述端子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母线被树脂密封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中,防止所述母线从树脂露出,并且抑制所述母线的端子因对所述母线进行树脂密封时的树脂的注射压力而变形。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是利用树脂密封了多个圆弧状的母线和保持部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母线具有沿径向突出的端子,所述保持部具有能够分别收纳多个所述母线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凹部。该制造方法具有:母线收纳工序,其将多个所述母线收纳在所述保持部的多个凹部内;保持部配置工序,其通过树
脂成形用模具的定模支撑在多个所述凹部内收纳有多个所述母线的所述保持部;合模工序,其使所述树脂成形用模具的动模相对于所述定模合模,通过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保持多个所述母线中的至少一个母线的向径向突出的所述端子,并且形成在所述动模与所述保持部的凹部的开口侧以及收纳在所述凹部内的多个所述母线之间分别具有间隙的型腔;以及树脂注射工序,其向所述型腔内注射树脂。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母线树脂成形品是圆环状的母线树脂成形品,其中,具有沿径向突出的端子的多个圆弧状的母线和具有能够分别收纳多个所述母线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凹部的保持部被树脂密封。多个所述母线及所述保持部的凹部被所述树脂覆盖。所述保持部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所述母线树脂成形品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保持部的底部相反一侧的面上具有浇口痕迹。(专利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母线从树脂露出,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对所述母线进行树脂密封时的树脂的注射压力而导致所述母线的端子变形。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从外部连接端子侧观察母线树脂成形品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III

III线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IV

IV线剖视图。图5是从外部连接端子侧观察母线收纳在保持部的凹部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从与外部连接端子相反的一侧观察母线收纳在保持部的凹部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保持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母线收纳在多个凹部内的保持部配置在定模内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相对于定模将动模合模的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另外,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其说明。另外,各图中的构成部件的尺寸并非忠实地示出实际的构成部件的尺寸及各构成部件的尺寸比率等。
[0014]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转子2的中心轴线P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线P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但是,没有通过该方向的定义限定本专利技术的马达1在使用时的朝向的意图。
[0015]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固定”、“连接”以及“安装”等(以下称为固定等)表达不仅包括部件彼此直接固定等的情况,还包括经由其他部件固定等的情况。即,在以下的说明中,固定等表达包括部件彼此的直接及间接的固定等的意思。
[0016](马达的结构)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概略结构。马达1具有转子2、定子3、马达壳体4和母线树脂成形品5。转子2相对于定子3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是转子2能够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旋转地位于筒状的定子3内的所谓内转子型的马达。
[0017]转子2位于定子3的径向内侧,能够相对于定子3旋转。转子2的结构与以往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转子2的结构的说明。
[0018]定子3为筒状。定子3位于与转子2在径向上相对的位置。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31和多个定子线圈32。多个定子线圈32包括多相定子线圈32。各定子铁芯31为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各定子线圈32卷绕在定子铁芯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定子线圈32包括U相、V相及W相的定子线圈32。
[0019]马达壳体4是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树脂制部件。马达壳体4通过借助注塑成型利用树脂对圆筒状的定子3的外周进行模制而构成。马达壳体4相对于定子3在轴向一侧保持母线树脂成形品5。
[0020]图2是从外部连接端子53侧观察母线树脂成形品5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I II

III线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IV

IV线剖视图。图5是从外部连接端子53侧观察母线50收纳在保持部60的凹部61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从与外部连接端子53相反的一侧观察母线50收纳在保持部60的凹部61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保持部60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至图4所示,母线树脂成形品5具有多个母线50、保持部60和树脂包覆部70。
[0021]多个母线50包括多个相的母线50。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母线50包括U相、V相、W相及中性的母线50。如图5及图6所示,各母线50具有圆弧状的母线主体51和从母线主体51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与定子线圈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母线树脂成形品由树脂密封多个圆弧状的母线和保持部而成,所述母线具有沿径向突出的端子,所述保持部具有能够分别收纳多个所述母线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凹部,其中,具有:母线收纳工序,该母线收纳工序在所述保持部的多个凹部内收纳多个所述母线;保持部配置工序,该保持部配置工序通过树脂成形用模具的定模支撑在多个所述凹部内收纳有多个所述母线的所述保持部的底部;合模工序,该合模工序使所述树脂成形用模具的动模相对于所述定模进行合模,利用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保持多个所述母线中的至少一个母线的沿径向突出的所述端子,且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在所述动模与所述保持部的凹部的开口侧及收纳在所述凹部内的多个所述母线之间分别具有间隙;以及树脂注射工序,该树脂注射工序向所述型腔内注射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部配置工序中,通过使所述保持部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定模接触,由所述定模支撑所述保持部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定模有厚壁形成部,该厚壁形成部在母线树脂成形品上形成壁厚比其他部分厚的厚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线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持部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在所述定模中,所述厚壁形成部在由所述定模支撑所述保持部的底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裕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